我居住的南江紧邻通江,我曾匆匆去过两次通江,然而通江于我来说仍如一位未出阁的少女那么神秘,这次有幸随市文联“幸福美丽新村·通江传统村落行” 巴中文艺家大型釆风创作活动赴通江算是了了心愿,就要撩开她羞羞答答的面纱,我很是激动导致失眠,于是索性连夜百度: 通江县位于四川东北部。地处川陕、楚蜀交界线上。北与陕西省南郑、西乡、镇巴三县毗邻,东接万源,南接平昌县,西与巴中、南江二县相依。历代旧志皆云:"依三巴之旧城,控全蜀之左隅",“后连延于秦陇,则迤逦之荆吴”,北扼“巴梁之冲要”,东扼“蜀楚咽喉”。 通江地形“万山环列,诺宕潆回”。诺水,宕水,一西一东由北至南纵横县境,将山脉切割为东部、中部、西部三列,形成三山夹两谷之势。全县雨量、光照、气温均适合多种动植物生息繁殖。因而资源十分丰富。 通江素有“一府三乡”(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溶洞之乡、红军之乡、银耳之乡)的美称。 通过三天的采风活动我不由得感叹通江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且民风淳厚源远流长。为此我怎能不为它唱一曲赞歌?但鉴于踏入通江地界虽有56个小时,其中休息和睡觉占据22小时,往返多点行车和吃饭又占了约18小时,真正拍摄图片和采访的时间仅有16小时,我就在这短短16小时里用相机和手机拍摄了1600多张图片,这些图片对于一个少有机会踏足这里的人来说倍显弥足珍贵,可以这么说我落地参观的每一分钟都在冲锋,然而仓促的采访和拍摄毕竟浮于表面,根本无法阐述通江博大精深的内涵,但这是我发自内心的歌! 感谢“巴中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给了我这次了解通江的机会! 感谢热情好客的通江人民! 感谢一直邻座的通江县“诗联” 朋友田志先生和市“诗联” 风清云淡先生车上对沿途风土民情详尽的介绍! 感谢所有参加采风活活动的艺术家们,从你们的身上我也长了不少见识和学问,这三天是我人生最为充实和难忘的时光! 下面是我正在整理和即将在网络发贴的目录: 1 从青春靓丽的少男少女看活力四射的通江。 2 泥溪乡梨园村保存最为完好的旧川北民居群。 3 永安镇得汉城历史遗迹与红军文化。 4 通江县民俗博物馆及楼子“八大院” 。 5 千姿百态的牛角嵌双狮洞溶洞 6 诺水河镇梓潼村银耳基地与激情的篝火晚会。 7 板桥乡二郎庙老街浓郁的“旧”民俗文化氛围。 8 通江银耳博物馆腊像和实物还原民国市井生活场景。 9 欣欣向荣的民胜镇鹦哥嘴新村。 10 放歌通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