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淌的川剧情结
——剑阁县元山川剧演员和她们的小戏迷
2015-12-8 15:19:28 来源:广元新闻网
“莫看这些娃儿还小,在他们身上,看到了传统戏剧的明天。”66岁的剑阁县元山川剧团团长王明孝脸上堆满了灿烂的的微笑。
宽敞明亮的剑阁县王河镇政府多功能活动室里,阵阵锣鸣鼓响,唢呐丝弦悠扬,一群活泼可爱的学生娃娃,勾勒眉飞色舞的川剧脸谱,身着新做的小号戏装,在上演优秀传统川剧《孝孙记》,聚精会神围坐在台下看戏的观众不少于八、九百人。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面对多媒体、网络文化的冲击,川剧表演艺术逐步步入低谷。川剧陷入演员青黄不接、人才培养难、演出市场萎缩等重重困境,最担忧的传统戏剧观众流失问题日益凸显。川剧,面临着最终走进博物馆,成为濒临断链的蜀乡文化。二近几年的川剧进校园活动,是剑阁县赋予元山川剧团的历史重托,也成了川剧起死回生的希望
川剧进校园活动,是剑阁县赋予元山川剧团的历史重托。2015年下半年,这项工作在县委、县政府领导和各级各部门的支持协助下,有序进入启动流程。副县长何春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郭子松直接指导、督办该项工作。
每周星期四,元山川剧团演员王明孝、张树成、李彩玲、卜素珍等都如约到元山小学上一节川剧课,学校提前给他们安排好教室、桌凳,组织好参训学员。学员们专心听讲,认真学习唱、念、做、打的基本要领,严格按照老师展示的手、眼、身、法、步进行演练。
一开始,尽管戏做得不尽完美,唱得花样百出,但他们都是孩子,有的名角用尽毕生精力也难修成正果。看到一颗颗稚嫩的心,通过爱心接力与难能可贵的戏剧国粹接近了,年迈的戏剧老人们喜形于色。他们深信,有了执着的坚守,时间一长,会有更多的年轻一代了解川剧、爱上川剧、演唱川剧。
为了让“川剧进校园”活动生根、开花、结果,不流于形式,家住王河镇的元山川剧团旦角演员李彩玲,经常把选定的10多个小学生接送在自己家里教唱川戏,吃住消费一律全免。李彩玲的老公王芝聪是剧团著名琴师,两夫妇有着共同的戏剧文化艺术追求,无论风吹雨打都不离不弃,李彩玲夫妇的儿子王林也学会了打川剧锣鼓。最近赴东宝演出学员与他们一路同行。
2014年2月3日,元山镇《金蛇迎新春》文艺汇演在瑞福文化广场举行,演出之前,李彩玲和丈夫突然得到儿子发生交通车祸的消息,情况十分危急。李彩玲始终沉住气,头戴凤冠、深穿战袍,把一幕《戏剧迎春》唱得字正腔圆、丝丝入扣;王芝聪一声不吭,胡琴依然扯得得心应手,如鱼得水。戏一唱完,两口子行头把子顾不得收拾,就忙着处理事故、救治伤员去了。(何兴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