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赖常委、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及各位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 大家上午好! 根植校园, 雕刻人生, 石显雅韵, 伴你飞翔。 盼望已久的光雾山奇石根艺进校园活动,今天终于在明江畔风光秀美的赶场镇小学隆重举行。此次活动的开展得益于县委宣传部、县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县教育局和赶场镇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我们南江奇石根艺收藏协会同赶场镇小学、赶场镇水车坝青少年课外活动辅导站共同举办,我代表南江县奇石根艺收藏协会对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2015南江县光雾山奇石根艺进校园活动旨在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奇石根艺文化,让民间艺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丰富学生课外活动内涵,开阔学生视野,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和审美情趣,启迪学生智慧,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素质,提高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增强学生热爱家乡山美、水美、根美、石美的热情,助推赶场镇小学校园深层次特色文化建设,打造具有山区特色的素质教育。 根雕艺术是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的艺术,赶场镇小学根艺馆门口显赫的八个大字“根植茁壮 雕刻人生”彰显了具有特色的办学理念,根植茁壮是基础,雕刻人生是目标,从中诠释了教育与根雕的内在联系,不同的个体,通过雕琢,最后形成千姿百态、各具品质。赶场镇小学以“扎实根基,因材施教”为教风,以“寻根究底,立志成才” 为学风,形成了以根雕文化为特色的素质教育,乃南江教育界仅有,大巴山独有。 奇石艺术与根雕艺术同是中华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奇石艺术已于去年成功升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是对中华奇石艺术的高度认可和赞扬。 一方奇石本是一首有情的诗,一曲无言的歌,一副美丽的画,一个动人故事,一块绚丽的宝。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园无石不秀,室无石不雅。品石清心,观石怡神,读石明志,赏石悟道,乐石长寿。” 中华奇石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悠久,可上溯到旧石器时代,千百年来,古人爱石者众,有米芾拜石,陶渊明卧石,牛公好石,白居易爱石,柳宗元论石,苏东坡易石,郑板桥画石,曹雪芹著《石头记》,现代著名作家和石痴贾平凹写《丑石》等。而今人爱石者无计其数,根据马斯洛人的需求理论,人在满足了物质文化需求后,就会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改革开放30年来,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物质生活满足了,广大人民群众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活,使得近年来奇石根艺文化产业在全国各地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文化软实力内涵。 我们南江奇石奇根资源丰富。地处山区,森林覆盖率达66.5%,林茂根广;县域地貌多为喀斯特地貌,河流纵横,水流落差大,且有多处古火山口,大自然造就了南江光雾山奇石特点:一是分布广,气势壮观;二是种类多,各具特色;三是品位高,彰显奇特。燕岩石林、神门石海、小巫峡奇石苑、焦家河、韩溪河、南江河、明江河等奇石资源丰富独特,矿物晶体石、古生物化石、象形石、图纹石、钟乳石、火山熔岩石、蓝纹石、黄蜡石、菊花石、陨石等异彩纷呈。刚谈过古人云:“山无石不奇,水无石不清”上述这么多种奇石,可见山有石则奇,我们南江光雾山则为大奇大美,有这么多种奇石,水有石则清,真可谓“山水南江 古道画廊”,山奇水秀谁有理由不爱我们的南江,我们的家乡?我们的南江,我们的家乡多种资源富集,多元文化,底蕴深厚。谁又有理由不爱《家乡有座光雾山》,爱就时时大声传唱他,处处不忘展示他。我们南江奇石根艺收藏协会正在进行时,展示我们南江,展示我们家乡、展示我们光雾山的根美和石美。协会将以弘扬中华奇石根艺文化为宗旨,以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己任,以助推南江光雾山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为目标。 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及各位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根据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赖常委的安排部署,此次奇石根艺进校园活动开了南江光雾山奇石根艺进校园的先河,也是巴中首创,将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其意义重大而深远,同学们的艺术腾飞梦可能在这里起航,我们赶场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可能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南江光雾山旅游文化产业可能因之“光艳天下添魅力,雾秀古道增神韵”。 最后在此祝各位领导、各位家长、各位老师、各位同学及各位奇石根艺收藏爱好者 根深叶茂,人生精彩;石来运转,石全石美。(南江县奇石根艺收藏协会会长吴开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