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必烈亲自选址重建 白塔寺管理处主任杨曙光向本报介绍,白塔寺始建于辽代寿昌二年(公元1096年),时称“永安寺”,后毁于金元战争。1271年,由忽必烈亲自选址,在废址上重建藏式佛塔。 妙应寺最初称“大圣寿万安寺”,作为元世祖忽必烈的家庙,成为元朝皇族祭祀祈福的活动中心。 白塔由尼泊尔著名工艺家阿尼哥主持设计与施工,历时8年建成,成为元大都最高的建筑,与大都并称为“金城玉塔”。白塔融合了中尼佛塔的技艺精华,是中国现存最早、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一座覆钵式喇嘛塔。 杨曙光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至2010年前后,白塔进行过8次大小修缮,其中以唐山大地震之后的1978年及本次修缮为规模最大、历时较久。 此次大修是因为从2010年开始,白塔覆钵体表面抹灰出现大面积空鼓、裂缝及脱落,威胁到了文物本体及周边居民的安全。 为了妥善保护建筑原貌和周围居民,白塔寺管理处委托相关设计单位自2007年起对白塔进行现状勘查并进行塔体变形监测,并于2010年编制了修缮方案。从2013年6月开始施工维修,至2015年11月正式完工,历时2年7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