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楚天都市报报道,9月4日下午1时许,武汉801路上,一位坐在老年座位上的年轻人因没让座,遭几名老人暴打。事发后,汉阳警方到达现场将其带离公交车。据悉,5名老人都六七十岁,聚会完毕准备回家。目击乘客说,老人们就站在男青年身边,可能是没有站稳碰到了他,男青年骂了几句,老人称不让座也就算了,何必要骂人。争吵拉扯中,一名老人打了几拳。(9月5日 新华网)
我国是一个文明国家,上下几千年有着悠久的文明史。谦虚谨慎、以礼相待、尊老爱幼都是流传了几千年的优良传统。文明行为是一个相互的行为,是要通过自己的行为举止让别人感受到你的端庄与大方,从而感受到你的素质的高尚。我国文明公约于市民公约中明确指出,在公交车上要主动向老人、孕妇等特殊群体让座,体现国人的素质。
昨天发生在武汉公交车上因让座的问题出现了老年人同年轻人发生纠纷的事件,在看到这则报道之初,肯定许多人都会觉得这位年轻人是多么的少年无知、年少轻狂,甚至是不知廉耻,在这样一个文明社会中还出现这种行为,的确是一件丢人的事情,让我们都为他觉得汗颜。
但我觉得这件事情告诉我们的并不是这样简单地一个道理,从事件发展的过程来看,先是小伙坐在了老年座位上没有主动让座,导致站立的老人因公交车颠簸而与年轻人发生了身体接触,进而上升为言语口角,导致老人对年轻人动了粗。从事情的经过来看,如果说起因是年轻人的错的话,结果与老年人的不文明行为难脱干系。
如果说小伙座错了位置而且在面临老人时还不主动让座是小伙子的不文明行为的话,那报道中的老年人通过武力来还以颜色就是更加不文明的行为。对待不文明的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和责任站出谴责和制止,对一些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但这个过程中,不论是谴责还是制止,或者是劝导,他的行为必须是一个文明行为。如果用一个不文明的行为去制止另一个不文明的行为,要想达到正确引导、帮助教育的目的,那只可能是一厢情愿的事情。
尊老爱幼是我国传统社会的文明行为,尊重老年人爱护儿童是因为他们属于社会的特殊群体应该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护。老人曾经为今天付出了青春,儿童是我们祖国的花朵,承载着明天腾飞的希望,都应是我们应该文明对待的对象。但他们在享受这些文明礼仪的对待时,自身也应该表现出一副文明行为,更应该通过展示自己的行为举止来为我们的下一代作出良好的示范。如果这种行为得不到展示,那就只能说明是在居功自伟、自恃清高,那就更不是一种文明行为了。
文明社会是一个全社会都在共同追求的社会,我们在寄希望于别人行为举止中必须做到文明的时候,更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带头做到文明办事,不要手握电筒只照别人不照自己。切莫出现报道中的老者在教育年轻人要遵守文明礼仪时,自己却干出不文明的事,让别人笑话。(胡匆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