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来自《清史稿》“谢万程妻李氏传" 的故事,详细记载了禹木公(讳三异)在南阳府任同知时乐善好施的故事。为了便于阅读,我特意将此文言文,白话再白话。
“谢万程妻李氏传”说的是,清初顺治年间,满人进关后烧杀淫虐,残酷镇压屠杀汉人。随着满人杀戮汉人事件不断升级,关内人民反满情绪也越演越烈。战火在神州大地上不断蔓延,尸横遍野,民不聊生,广大民众苦不堪言。
位于太行山东麓的唐县,现隶属河北保定市。唐县是座古老而历史悠久的县城,据说,当年是唐侯尧之的封地。
故事主人翁,是顺治年间一位姓李的女士,她是唐县李氏人家的女儿。自这位美貌如花的李氏女儿嫁到谢万程后,原本生活拮据的谢家父子,生活就越怕困难了。一味奔仕途的万程是名秀才,苦苦读书的他,执著地向往仕途前程。命中只有八两米,跑遍天下难满升的他,虽然读书勤奋,由于运气不佳,和学业造诣上欠火候。命运不济的他适逢清兵刚入关,官场一时难有空缺,难得援例入围(排队补缺);在科举上他又累考不中。名落孙山的他有股倔劲,执著追求的性格,使他三年一次的秋闱赶考从不放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多年考试下来,人过中年的他仍然一事无成。着了迷的他,除了成天读书外,啥事也不干,李氏知道,他是不愿放下身价(秀才身份)。一家人的生计,全凭糟糠之妻李氏的那双手,起早贪黑帮人缝补浆洗。
屋漏偏遇连阴雨,就在苦苦寻觅仕途无着时,老爹又一命归西,身无分文的他,这下真的傻了眼,入土为安不孝为大。多重压力,让这位山穷水尽的谢秀才束手无策,万般无奈之下,他竟想到卖妻葬父的馊主意。
面对举案齐眉朝夕相处,辛勤劳作养活自己的妻子,这种话哪说得出口哟!亟待安葬的家父,还直挺挺躺在屋里,两头为难的万程,真的不知如何是好?聪慧贤达的李氏,早就看出夫君的心事,在父没后无钱收敛情急之下,她竟自告奋勇挺身而出,叫夫君去卖掉自己......。为此,夫妻两抱头痛哭一夜,直至天明万程才痛下决心。第二天一早,万程以二十四两纹银,将爱妻李氏买给南阳商人王全为妾,万程获得银两葬父不用再提。
李氏自从被卖进了王全家后,成天以泪洗面哭哭啼啼。她除了任劳任怨为王全家人织锦做事报恩外,绝不履行妻妾之事。李氏是位宁可玉碎不求瓦全的烈女子,一女不嫁二夫的信念,让她坚定不移。莫看王全是个商人,自幼熟读孔孟之书的他,深知礼仪廉耻为人之道。自从把李氏买回家,他一直很尊重李氏的人格,从没把她看成买回来的妾室,凡事尊重李氏,从不曾强求,希望时间,情感来解决问题。
哪知一年过后,李氏任然我行我素坚决不从,原本相安无事的王全一家人,偏偏有一个爱管闲事的哥哥,加上兄弟俩因分家有所过结,他总想找弟弟毛病。这回见弟弟带回来的妾,有些不明不白,此事蹊跷有章可循。其兄越想越不对劲,一纸诉讼将王全和李氏告到衙门,诉讼王全藏匿来历不明之女。
当年南阳府城正堂正是同知张三异,接到诉讼后即日开庭审理。素有片言断案之功的张三异,在陕西延长任知县时就政绩卓著。在任期间,审理过不少积年陈案,他凭借敏锐头脑,雷厉风行的作风,以快刀斩乱麻的气魄,将陈年的冤假错案一一捋顺摆平,为此,受到朝廷嘉奖和民众的好评。
张同知接到王全个的诉讼后,立刻派人将王全兄弟和李氏传来,大堂之上三头六面问个清楚。听了王全哥哥的起诉后,问全道:“你为何要藏匿来路不明之女?”王全跪答申诉,将如何买回李氏为妾,而卖身葬父的李氏又如何不从。一年来自己又是如何对待李氏的;李氏如何思夫心切,整日哭泣之事原本道了出来。张同知听后很是惊悚,心想天下竟有卖妻敛父之事!会有李氏这样如此英烈的女子!
为了尽快结清此案,张同知派人速将谢万程传讯到庭,经细问得知,王全所述件件是真,句句属实。对李氏另眼相看的张同知,早就想成全这对罹难夫妻的婚事,当下对谢万程问道:“你愿赎回自己的妻子(李氏)吗?”谢万程跪拜道:“我妻深明大义,关键时刻挺身而出卖身葬父,自到王家后,一年来除纺纱织布劳作报恩外,从未做对不起我的事。我有这守身如玉的妻子,此乃三生有幸。我还要谢谢成全我葬父的王兄,他虽买我妻为妾,一年来他尽君子之意,与我妻一直是宾客相待,此乃柳下惠在世,真君子也。青天大老爷,您说,这样好的贤惠之妻,打着灯笼都难找,我那能割舍让与他人,无奈我囊中羞涩……。”
张同知想,宁破万两银,不拆一门亲,干脆我送些银两,成全这对罹难夫妻。如是,便拿出自己的奉银二十四两,送于谢万程,让其赎回爱妻。此事一时在南阳成为佳话,并记入《清史稿》,让这成人之美的好事千古流芳。(本故事来源于《清史稿》卷五百九列传二百九十六列女二)附《清史稿》全文如下:
《清史稿》谢万程妻李氏传
谢万程妻李,唐县人。万程父仪,顺治间诸生,贫,卒无棺,万程将鬻妻以为敛,不忍言。李知万程意,哭请行。南阳民王全以二十四金鬻李归,将以为妾。
李至全家,日涕泣,但原供织纴,不肯侍全,全亦听,不强。居一年所,全兄大有与全隙,诣南汝道告全匿逃人。事下南阳府同知张三异,三异汉阳人,尝为陕西延长知县,有惠政。诘大有,辞遁。召全,并以李至,问何为匿逃人,全目李妾,因言:“妾至日涕泣,但原供织纴,居一年所,不我从也。”问得自何所,乃复召万程,具得卖妻葬父状。三异惊叹,问万程:“欲复合否?”万程言:“妻故无失德,闻其至王氏日涕泣,但原供织纴,居一年所,艰难以守身。我岂不欲合,而无其赀,则奈何?”三异出俸二十四金偿全,而使吏以金币送万程夫妇还。(《清史稿》卷五百九列传二百九十六列女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