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志愿贡献个人的时间、精力,在不计任何物质报酬的前提下,积极为社会大众服务。因为有他们的存在,爱心得以传递,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得以传承。
昨日,记者采访了走在志愿服务道路上的志愿者们,了解了他们在志愿服务道路上所做的事,也了解了他们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所付出的努力。
http://upload.lzep.cn/2015/1121/1448066970772.jpg
吴元媛做痰盂微循环会议志愿者
吴元媛:
做志愿者成长了自己 服务了社会
吴元媛是四川医科大学口腔专业大二的学生,也是一名青年志愿者。吴元媛说,她从小就被教育要善良、乐于助人,选择学医也是因为以后可以在工作之余去义诊,为一些弱势群体奉献自己的一点力量。一年多的时间里,吴元媛做过“双选会”志愿者,服务于学校应届毕业生;做过泸州市博物馆志愿者,宣传博物馆文化;组织学校志愿者清扫滨江路;做过痰盂微循环会议志愿者;去幼儿园、老年疗养院做志愿者……
做志愿者以来,让吴元媛印象深刻的是去年10月组织的清扫滨江路的志愿活动。吴元媛说,自己和同学去市中心逛街,发现路面很干净,有清洁工在打扫。然而,在滨江路河堤上却特别脏,有很多白色垃圾,当时就想做点事还滨江路河堤一份干净。回到学校后,吴元媛便组织同学去滨江路开展清扫垃圾的志愿者活动。“我们有20多个人,在自己寝室拿好打扫卫生的工具,做了横幅。当日上午9点到达滨江路,分小组行动,两个男同学负责拉横幅,两个女同学负责邀请路人在横幅上签名,其他的同学负责打扫卫生,还用很长的木棍把浮在水面上的塑料垃圾捞起来。”吴元媛回忆说,通过这次活动,滨江路河堤上的垃圾逐渐减少,部分市民也通过签名承诺保护环境,不再往河堤乱扔垃圾。“作为一个志愿者,不仅给自己带来了成长,也给他人、社会带来了好处,这是我坚持做志愿者的动力,能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尽绵薄之力,我非常开心。”
在吴元媛的眼里,每次志愿者的经历都是一种成长。“每次去老年疗养院做志愿者时,老人们特别亲切,他们对我嘘寒问暖,真真切切地温暖了我,我真正地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