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的葡萄酒文化(二)
通过(一)的介绍我们知道了,中国有自己的葡萄酒,有自己的葡萄酒文化,并且古来有之。
那么我们今天继续!
葡萄,在我国古代又名“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的称作“蒲陶酒”。此外,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据《本草纲目》记载:“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用葡萄酿的酒让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叫做葡萄。
写到这里,相必大家也就知道,为什么葡萄叫做葡萄。
中国关于葡萄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凤•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之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根据上边《诗经》的描述,人们在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11世纪,也就是大概在殷商时代,就在食用野葡萄。至今也有3000多年的历史。
在这里,我又不得不感叹,我文明古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
爱酒庄-南方 2015/12/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