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现场。摄影吕甲
12月21日,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在成都颁出。严福昌、阿金、黄虎威、吴凡、叶毓山、康大荃、沈伐、刘时燕、郝淑萍、何开四等在戏剧、音乐、美术、摄影、曲艺、民间文艺、文艺评论领域有着卓越贡献的10位文艺工作者,荣获“终身成就奖。”
作为全省最高规格的综合性文艺类评奖项目,“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每三年评选一次,具有广泛的影响力和权威性。第八届巴蜀文艺奖评奖工作于2015年3月正式启动,历时10个月。组委会共收到参评作品近2000件(个)。最终评选出终身成就奖10名,戏剧类获奖作品9个;电影类获奖作品9个;电视类获奖作品13个;音乐类获奖作品11个;舞蹈类获奖作品9个;美术类获奖作品11个;摄影类获奖作品8个;书法类作品9个;曲艺类获奖作品9个;杂技类获奖作品8个;民间文艺类获奖作品11个;文艺评论类获奖作品7个。此外还颁出戏剧、电影、电视等多个领域内的特殊荣誉奖35个。四川著名诗人梁平的著作《阅读的姿势》,获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文艺评论类金奖。
终身成就奖获得者:
70岁文艺评论家何开四:这是一个新的起点
“我70多岁了,这个奖很高兴,这是对我多年来文艺成果的一次检阅,也是一个激励。”四川著名文艺评论家何开四,对“终身成就奖”的荣誉很是珍视,“这是一个新开始,新起点。我会把这个奖当成鼓励和鞭策,写出更多更好的评论文章。”
长期从事文艺评论工作,何开四对文艺评论深有感触,“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相比较,相对要薄弱一些。所以,加强评论工作,对于文艺事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一个文学的健康发展,需要理论思维。文学是感性的东西,文学又含有理性的东西,这一点在文艺理论中,得到了充分的反映。文艺评论不同于理论,它有感性,有更形象的色彩,也有理论的色彩。文艺评论可以说是感性与理性成功融合的一种独特的文体。”
何开四建言,文艺评论应与文艺理论协调起来,才能促进文艺的长期发展。“搞文艺理论、文艺评论的人,不要人为的封闭自己。我认为搞文艺评论工作的,不妨从事点文艺创作,只有自己切身的体验和感悟,你的理论才能是鲜活的,不至于是空洞的、废话连篇的。第二,搞文艺评论,一定要强调创新,而不是在概念性上做文章,或者是简单的模仿。”
文艺评论类金奖获得者:
写诗与评论兼佳的梁平:因为我一直在诗歌现场
四川著名诗人梁平的著作《阅读的姿势》,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文艺评论类金奖。“这本书获奖,是对四川诗歌批评和四川诗歌的一种认同,也得益于大家对诗歌的关注,尤其是对诗歌批评来说,是一种奖掖,也说明中国诗歌在回暖。”梁平在接受华西都市报记者采访时透露。《阅读的姿势》一书,得益于自己多年从事诗歌创作和诗歌编辑以来,对中国诗歌现场的观察。“有的读者觉得这本书有质感,我觉得是因为我拥有两个优势,一是我本人写诗,而是我从事编辑工作,都在诗歌现场,这对诗歌的观点和判断会更有意义一点。”
梁平说,“现在搞诗歌研究、诗歌批评的有很多人,对中国诗歌现场了解的其实并不多。我作为编辑,一直处在诗歌现场第一线,和诗人是零距离接触的。对这些人非常熟悉,对有些诗歌作品也是有感而发,看到什么说什么。”梁平表示,获奖后,自己还将继续从事诗歌批评和诗歌写作。
沈伐:生命不止艺术不息
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颁奖现场,记者见到了著名偕剧表演艺术家沈伐。尽管已年过7旬,但沈伐依旧神采奕奕,此次荣获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终身成就奖,他告诉华西都市报记者:“获得终身成就奖,对于我来说是莫大的鼓励,也是文艺界、老百姓对我的认可和喜爱。”
作为谐剧第二代掌门人,沈伐在第一届巴蜀笑星擂台赛上荣获“巴蜀笑星称号”,第二届巴蜀笑星擂台赛又获得“特殊贡献奖”。1986年和1988年两次冲上央视春晚,成功的表演了谐剧《零点七》和小品《接妻》。其代表作品有《这孩子像谁》《梁山一百零九将》《王保长歪传》《王保长后传》等。即使已到古稀,沈伐仍“生命不止,艺术不息”,他表示:“虽然我70多岁了,但我会把这次奖作为一个动力,会将偕剧事业进行到底,创作出更多老百姓喜爱的作品。”
川剧《尘埃落定》获戏剧类作品奖
主角扮演者王超:身为川剧中间代,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
根据四川著名作家阿来获得茅盾文学奖的同名作品改编的川剧《尘埃落定》,获得本届巴蜀文艺奖“戏剧类作品”奖。男主角“傻子”由“梅花奖”获得者、川剧名角儿王超饰演,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二度梅”陈巧茹一人分饰卓玛和塔娜两个角色。小说故事曲折动人,以饱含激情的笔墨、超然物外的审视眼光展现浓郁民族风情与土司制度的神秘。
该剧男主角扮演者王超也获得“特殊荣誉奖”。谈及获奖感受,王超直言:“很意外,这个奖对我来说既是一种肯定、鼓励、荣誉,也是一种压力和责任。”17岁入行川剧表演的王超,算是“半路出家”,尽管已经从事川剧表演28个年头,但他表示,“每一次获奖都是一种责任。我们现在40多岁,算是川剧表演的中间一代,肩负着承上启下的责任。感谢我的团队和喜爱川剧的观众,接下来我会为大家呈现更多的川剧表演。”
“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曲艺类作品提名者:
谢娜父亲谢扬功:“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
值得注意的是,谢娜父亲谢扬功,凭借小品《监督站》,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曲艺类作品提名。谢爸爸告诉记者,小品《监督站》讲述从社会综合治理、清洁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创造美丽家园的故事,颇具正能量。作为剧本创作人和主演,谢爸爸还曾将《监督站》搬上了第十届中国艺术节的舞台。
此次获得第八届四川省巴蜀文艺奖曲艺类提名奖,谢爸爸坦言,“这是对我的一种鼓励。”从事曲艺工作40多年的谢爸爸入境还坚持在一线创作,前几天还下乡进行慰问演出。他告诉记者,自己一直在推广四川曲艺,“尤其偕剧,这是我们四川独特的艺术。”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张杰荀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