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119|评论: 58

[文朋诗友] 鹿鸣——长寿之村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5-12-24 17: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鹿鸣村自清嘉庆至民国时期遗留寿匾10多张。
笔者在走访时发现,这些遗存极少被持有者重视,大多用作粮柜的盖板,抑或废弃高阁,蒙尘积灰,不见天日;更有甚者,用作猪圈围栏,毁坏腐朽,面目全非,无从辨认。
高寿年龄,自古多被追捧——上不论帝王隐士,下不论庶民末流。崇尚高寿,并风行其时,可追溯至汉代,但凡到了朝廷界定的年龄时,便能获赠玉杖一根。玉杖做工精细考究,尤其名贵的是手柄为名玉打造,造价成本非常高昂。演绎到清朝时,凡后嗣晚辈给长寿者挂寿匾时,材料均需自出,类似今天的民政官方只负责题字,附赠一衙印。这种说法在鹿鸣村的寿匾上可以佐证,官方认定的寿匾正中上方部位皆被镂一四方小孔,衙印则镶嵌其中。有的寿匾衙印因粘合不牢固,现在显露一空洞。
在明清两代,官方对于民间寿星的年龄界定很明细;七十杖于乡,八十杖于朝,九十杖于国。也就是说,官方赐匾得需九十岁高寿,七十岁、八十岁只能是众亲族戚朝贺。即使演变到今天,农村给长辈挂寿匾最起码得八十岁往上说,否则,会引发非议。
清朝时,鹿鸣村的寿匾制作相对来说比较精良,以程家坡程老爷的匾为例,匾身正面全以朱砂铺就,题字鎏金而成,然后以亮漆罩面。笔者观摩此匾时,程老爷后嗣程尚申介绍说:这块匾很是神奇,院子里不论大人小孩谁感冒发烧了,只要在匾上刮点粉尘,用温开水送服,立马见效果。后来笔者仔细考证推敲,朱砂在堪舆学上多用于辟邪、开光,药理上有清热解毒、镇心安神之效。
到民国时,寿匾的制作较为粗糙,鲜少斧凿雕镂。匾身常用猪血混合滑石粉刮平,阴干后打磨平整,再上面漆题字。庆贺人觅寻题字者多为乡党族体或认识政商中德高望重之辈。尤值一提的是,祝寿词语的使用风格从单一转向多元,从外在连向内因,从被动发现跨越到主动认知,赋予和蕴含了更多老子《道德经》的观点,修心、养性、重德,存心朴实,行走敦厚,更加懂得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如“吟雪长聆”、“以仁存心”、“颂擬昇恒”等。
鹿鸣村山高1300米,植被丰盛,物种多样,雨量充沛,山环水抱,自然风光旖旎,再加上沉淀的千年文化育养,终生勤劳稼穑,想必是长寿的必然。笔者外公年迈九十有余,耳聪目明,健步声响,耕田犁地,栽插收摘,样样不落后。回家探望时,常劝老人该享福了,老人总是报以淡笑:享啥子福哟,鼻子不来风自然就享福了。听到这,自然又联系到300年前鹿鸣山乡贤说的一句话:清操苦志,尽可祥治世之书,砥行砺侍,赴瑶池之诏······




匾额1_修改1.jpg
匾额2_修改2.jpg
匾额3_修改3.jpg
匾额4_修改4.jpg
匾额5_修改5.jpg
匾额6_修改6.jpg
匾额7_修改7.jpg
匾额9_修改9.jpg
匾额10_修改1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11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2-24 18:11
笔者外公乃吾曾祖父,是否?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9:00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17.136.82.x 发表于 2015-12-24 18:11
笔者外公乃吾曾祖父,是否?

哟呵,孺子可教,好好学习!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2-24 19:39
侄儿不才,在表叔面前班门弄斧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17.136.82.x 发表于 2015-12-24 19:39
侄儿不才,在表叔面前班门弄斧了。

好好读书,尧东,这上面尽量少来,免得耽误学业。
书读好了,万事有为,读不好书,万般皆难;古人有云: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这些话绝不迂腐,是有深刻的道理,希望你能悟透!
发表于 2015-12-24 20:26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5-12-2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向往!一定要去看看!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20:41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得意马蹄疾 发表于 2015-12-24 20:26
在哪个乡村社,好去拜访。

问好先生,鹿鸣村欢迎您的光临!
沿通铁公路至瓦室镇长胜街道纪红大桥,东望有一棵大松树,那里就是鹿鸣村。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唇间 发表于 2015-12-24 20:35
非常向往!一定要去看看!

热烈欢迎先生的光临!

发表于 2015-12-24 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鹿鸣李志国 发表于 2015-12-24 20:42
热烈欢迎先生的光临!

我必须带上我的相机,记录鹿鸣村的民俗!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4 21:35 | 显示全部楼层
指唇间 发表于 2015-12-24 21:28
我必须带上我的相机,记录鹿鸣村的民俗!

不见不散!

发表于 2015-12-24 22:42 | 显示全部楼层

到时要麻烦先生给我们做解说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2-25 20:23
部分老百姓风气不正,民风不纯!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5 21:19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39.202.176.x 发表于 2015-12-25 20:23
部分老百姓风气不正,民风不纯!

问好先生!
先生寥寥数语,言辞犀利、尖锐,直抒胸臆,料想多有接触。不隐瞒,鹿鸣村存在一些问题,但绝对是小部分。大多数人还是心地醇和,从善如流,勤劳上进。小部分人影响不了主流的走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5-12-26 15:38
楼主一人之力推动鹿鸣申遗,难!只能道声辛苦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6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60.255.33.x 发表于 2015-12-26 15:38
楼主一人之力推动鹿鸣申遗,难!只能道声辛苦了

鹿鸣历经千年,300年认知与沉淀,其形成的文化紧扣国家脉搏,同呼吸共命运,她所蕴含的价值不能沉寂,更不能掩埋。尽管她的命运如同巨浪行舟,最终结果如何,作为这块土地上的一份子都有责任与义务宣传与呐喊,虽然势单力微,我将倾其余生,力息至死!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5-12-27 11:12 | 显示全部楼层
走进鹿鸣山

张浩良 本报记者 李秀东
   通江县瓦室镇鹿鸣山村保存完整的川北民居极具传统特色40多套,具有文化特色的墓碑近千座,有寺庙、祠堂、学馆等遗址多处,社区保存了丰富的匾额、文房四宝、记事碑刻等文物。此外,社区历史上名人贤士荟萃,初步统计有4位进士、4位举人、近百位秀才儒生,其中有4位知县、1位知府、1位巡抚、1位学政、1位刑部主事,社区出现过历史少有的文化繁荣景象,实为“秦巴文化第一村”。 鹿鸣山乡土生态文化遗产,是社区三百年的积累与承传,是本土优秀文化的代表。
   隐藏在深山的文化遗产
   通江县鹿鸣山村位于通江县瓦室镇东部30公里,幅员面积8平方公里。境内垂直高度500——1300米,鹿鸣山鹤立群峰,绵延铺张,山川田畴,村落棋布。前人谓之“白顶辅于左,石隐弼于右,王保从其后,昆仑、鸡峰朝于前,此山君主也哉”!考咸丰十年庚申碑记,此山宋名罗都山,清代建鹿鸣山寺庙,因此更名鹿鸣山,社区亦因此始名。社区因宕江、月滩河阻隔,交通闭锁,长期处于隔绝封闭状态。据载明清以来,社区战乱频繁,“正德庚午而保贼陷之,崇祯丁丑而闯陷之,至嘉庆初而教匪又陷之”。 居民“或受离乡之苦,或罹毁室之灾,甚至刀伤火灾,鹿鸣山下之人其凋敝矣”。境内居民多系清代早期移民,土著仅甘姓一族,其余张、黄、党、程、马姓均系湖广移民。考当地土著碑记,甘姓“发源临江,自始祖游于通土,葬于城之西,柏树坎老龙池山下,传于今九世矣。金溪、板桥口,皆有先人之墓志”,道光《通江县志》存疑甘宁之踪迹,自明代万历己未,诞生第一个进士始,至1912年近三百年间,这里人文蔚起,科第蝉联,先后考取4位进士,4位举人,数十名秀才(贡生),他们在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与追求,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人文智慧,形成了乡土社会人文生态独特的文化遗产,成为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不竭动力。即使民国时期,社区依然耕读传家,人才济济,社区居住100余户,600余口,过着诗书为伴,男耕女织,农耕为生的田园生活。三百年发展和积淀,形成了鹿鸣山社区特殊的社会、人文、生态、经济的丰富内涵,“清操苦志,可详治世之书,砥行砺侍,二百载恶习无闻”,“九世同登夫古道。人谓深山僻壤,我云市远民稀,人不受嚣尘。”“深静好思,教养之多方,王言赫赫,身体力行”。遂使鹿鸣山乡土生态文化,玉振金声,千秋彪炳。
   良性的乡土社会组织
   纵观鹿鸣山的社会发展历史,充分体现了宗法制度下,社区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宗教、家族、社会组织、主流社会并行的治理秩序为特征的发展轨迹。不同的文化和宗教信仰,是社区派生其他社会组织的基础,因而社区夫子会、清明会、圣谕坛等社会组织,在社区有很深的社会基础,在办学育人、祭祖、信仰、社会关爱等方面,与当时的政治组织互为补充,在维护乡土秩序和培育人文精神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所以在乡土文化积累与传承过程中,社会组织在社区尤为活跃,充当了宗教、宗族、文化、社会发展与稳定的媒介和桥梁的作用。
   以修建寺庙为基础,建立了圣谕坛二处,宗教文化在社区深入人心,以致“建熏德斋于庚申,刊书印教,入戒林者十之八九,”“寺观惟然,山下人云连星布,而此山为主,德欤否欤,山神自监也”,所以“入戒林,归大道”,“三皈静守,五戒严遵”,成为社区自觉行动,将信仰和自律变为人神共鉴的主旨,用生命宇宙观去度量人的存在与行为;夫子会集结儒门生员或连接社区家家户户,以社区学校教育(学馆、私塾、宣讲堂)为基础,“时禀五伦八德之义,顽男悍妇,永归淳良”,倡导尊师重教,修齐治平,建立社区助学长效机制,设学田,奖勤奋,助贫弱,有教无类。社区风气“必以仁行,必由义彼”,畅行“谈论书文,解说阴骘,引证人情”的良性互动局面;而清明会则把血缘亲情统率于祭祖的活动中,“为咏歌培来,古墓荒丘枯骸,感而覆冒”。追念先祖,奖掖激励来者,交朋结友的美德和文化,都在社区广泛参与的活动中潜移默化。“重祖宗祀典,集会以笃本源”,养成“孝慈天性,承孝友家风,”“祖置田产,为宗祠祀典”!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祠堂”或宗族在社区的组织管理作用,历史上社区居住着张、黄、党、程、甘、马姓家族,形成了社区丰富的家规或族规等,为乡土社会成长提供了制度性框架,客观上“同乡共井,比闾联守望之情,别派分支,合族昭雍和之好”。满足了社区集体潜意识的文化追求,形成了社会组织道德和文化识别与良性互动基础。
   上述社会构架或组织,社区活动有场所,有植根于社区需求的利益所在,有真正的文化内涵,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同时组织工作充分,文化、经济、社会活动相互交融,形成了传统社会中共同遵循的社会秩序。这些社会组织的存在的意义和主要影响,就是用不同文化形式,满足了社区民众的多种责任需求(利人和利己、局部和公益),包括物质与精神层面,行为和心理层面,使人们的内心对社会发展有“真、善、美”的预期,形成的乡土特色的生态文化,无论纵向与横向,都有存续的社会组织责任覆盖,具有多样性和可持续性,与主流社会、宗族共同构建了社区道德与文化水准,深入人心,形成了传统社会组织良性互动的组织构架。
   崇尚自然 保护培育乡土生态环境
   从鹿鸣山现存的文化遗留分析,社区乡土生态培育与发展,是乡土文化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体现在社区人居环境、风水古木、经济生活、墓葬文化的形成与传承过程中,见诸于社区实物,各种文化活动的理念和文献记录。
   崇尚自然生态,保护培育乡土生态环境。围绕鹿鸣山的地理优势,“青龙环绕于下,白虎伏藏其间,石壁巍然而袭,五马南归而盘,则又君主之冠冕衣裳文章也哉!张扬社区生态文化,使之形成乡民公识,进而“造神(修建寺庙、祠堂)”和“造景(培育风水)”,“序立排班人济济 栽培地脉是神工”。因而,形成了自鹿鸣山下,沿米家山、独柏树到张家营山脊,沿途古木隐天蔽日的生态景观。尤其是被誉为龙柏树的那株古木,世代被乡亲们尊为神灵,说沿途为这树生出了许多“旗号雨伞”,为其铺垫形色,其势蓊然苍郁,形神兼备,活灵活现,凡往来此地香客,必诧异顶礼膜拜,敬畏守护之责,家喻户晓。与之呼应的天子坟、灯盏田、笔架山、状元冒、五马石、张家营古柏群等,更为这独特的风景增添自然与人文气势,营造出社区乡土生态文化大环境。
   “山崇岭峻拱来龙,灵脉宜占此地钟。左右安排君子竹,东西横列大夫松。”这是社区墓葬生态文化象征意义的生态行动。所以各个家族的墓地生态培育,成为人文精神的重要内涵。因而家族墓地,阴阳有济,古木阴翳,成为社区乡土生态的特征之一。张家营坟茔是社区生态(风水)培育的典型代表,据亲眼目睹者言,张家营祖茔大片古柏林(近十亩),足以显耀这里的昊天厚土,古韵奇观,历来被族人重点守护与敬仰;黄家祖茔内的大楠木树,历经千载,成为这里的树之长者,据说这棵树在1958年被砍伐,供食堂300多人,8口大锅,足足燃烧了一个多月。“文化革命”使张家营古柏群最终被毁。
   社区乡土生态的培育,也体现在房屋建筑的风水布局上,从保存完整的传统民居(四十多座)、祠堂(2座)分析,人居环境中的乡土生态培育思想与行动,有共通之处,如栽植竹子要在房前(门前千杆竹,家藏万卷书,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柏树、松树(忠贞不渝,万古常青)要在靠近房屋的四个方向上,牲畜圈舍要远离住宅等,客观上强化了生态培育的实用性功效,极具文化象征意义和健康长寿意识。此外,社区很多民居房前屋后、农田保留的古树,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如柿子树、核桃、银杏等。即使在古木大多被毁的情况下,今天社区依然可见松柏、柿子树的古风。这些乡土看似寻常的举措,是社区真实的乡土生态培育与保护的现实需要,长短结合上做得恰到好处。事实上代表那个时代的文化追求,审美情趣和社区的集体潜意识的发挥。进而推及普遍意义上的乡土生态文化的构建与传承。成为社区家族间相互推动的默契,“惜物命贱及蝼蚁,体天心,勿伤禽鸟。”“勿因片善以图功,勿罪上天而媚灶奥”等等思想的扩展,成为社区共同维护,并身体力行的生态思想与行动准则。建构了传统社会多样性的乡土生态文化,客观上培育和保护了乡土生态的良性发展。
   让更多的读书人留在了乡间
   鹿鸣山社区传统教育有其自身的特点,在满足科举应试的同时,让更多的读书人留在了乡间,践行“耕读为本”的思想,用社区丰富的文化建设事业,张扬和传承社区的文明。社区历经三百年,创办社区学校始终是各家族引以为荣耀的追求,即使到了晚清,社区依然保留了近十所私塾、学馆,其中被誉为“巴山书院”的文昌宫,规模宏大,建制规范,成为有保障的社区高等级学校。考教师张载阳墓志可知,先生出身乡土名门,“三代文章登首选,一家芹藻发奇香”,三代人在科场纵横捭阖,三代“府首”而不仕。德才兼备,“非以科第之得,反累余年,特为后人导先路”,因而“循循善诱,约三十余载,其间沐公泽者二百人友,教四方者以百计,屡试列前矛者,不下数十辈,而得其传,以增光者,如赵级亭、徐小楼、张礼堂及汉南李泗章昆季,皆一时俊彦,足为仕林望。”若按当时科举功名来衡量社区教育,可以说传统的乡土教育相当成功,社区有4位进士、4位举人、数十名秀才(贡生、鉴生),科宦名流济济,先哲言行谆谆,社区三百年文治武功,兼济天下之士层出不穷,使得乡土文化涵养深厚。若按教育留给社区的乡土生态文化遗产分析,传统教育尤其值得文化、社会工作者深思和借鉴。
   将教育融入社区的文化建树中,有一批优秀的乡儒,“遂弃举业而振铎四方,兼摄就学馆”,鹿鸣山寺庙的文化构建,宣讲堂、圣谕坛的诞生,张老夫子和他的学生,是自始至终的参与者。修建宗祠、学馆,组织社区“红白喜事”的礼乐文化活动,创造精神产品,倡导“三教”精神,引领社区文化精神追求,推动社区文化风尚大化流行,客观上使应试教育同社区文化发展并驾齐驱,让“科举文化”这个高雅的追求,有了耕读维系的社会环境,普遍提升了社区文化品位,从而变教育单一的科举为经世致用,实现社区普惠,社区留下的大量碑刻文化遗产,就是最好的明证。
   师德与人格魅力,是成就乡土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崇尚自然和科学,崇尚思想和道德建树,是鹿鸣山社区教育的根本。乡土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先生楷模作用,除了授之经天纬地才能,还应从基本行为养成教育开始,因而“举戴礼文,公家礼以行之闾里,因而化者十有八九”,先生的“尊严若神,卓有真修”,“邑侯有公则谕,服公正也;屡谕而不应,守不阿也”,“亲书交勉篇三,本为世传,德行计”。人格和品行,必定构建学生天下为己任的高尚人格,体现了乡土教育的师德,更具责任性特征和社会效果。
   社区乡土教育制度性构建,残存的“学田碑”,体现了这一基本思想及保障措施形成,立这块名副其实的“学田碑”,向后人展示了三个基本的制度思想:一则奖励优秀学子;二则为功成名就者垂铭;三则资助贫家子弟有上学的机会。客观上在社区形成了助学的社会环境,以致“于鹿鸣山、文昌宫施产给资,无吝心焉”,“捐金以供学校”的局面。捐资助学成为族人的文化自觉了,逐渐形成滋养村里乡土人文的制度保障。因此社区出现了“中年入国庠,名益彰显”。“年迄四十矣,犹时勤诵读……且历试府院,惜不隽,余约计前后院试有五,而志之专笃依然,至丁巳捷足圆桥”的文化现象。“三长学圣,术传扁鹊,业绍岐轩”,人人享有“功名”的成就感,形成社区浓厚的“耕读文化”氛围。族人把读书识理,作为砥砺个人品行的不懈追求,进而全面提升社区文化品位,是传统乡土生态文化教育成功的经典之作。
   自给自足的乡土经济
   鹿鸣山社区乡土经济特征,主要是建立在自给自足的耕、织基础上,其间变化甚微。考社区土地私有制下,耕者有其田。如甘姓家族,创业于马鞍山,坐落郑家湾,祖宗积德百有余岁,承新旧粮三升五亩七十征艮八毫(乾隆14年)。值本杜山田地一分,崔家沟旱地一段,又值麻坝里粮产一分,承先启后,林泉家业丰盈(乾隆三十四年)。并且传承关系清楚,“有弱冠至二十八,始弃读就耕”,“上承祖业,奋力田亩,朝夕间无稍辍焉。”对农业经营有源自社区自己的认识,“戒闲游,勿强暴,易耨深耕,睡晚起早;少一粒二弟血何知来处维艰,旷寸土而费犁,当思受饥难料”(光绪五年),“善待使役仆同,祖业晨桑,人安暖饱”。对农业或乡土生态环境有清醒的表达,“献忠靖蜀而后,元气半凋于达烽,抑后业以还,九世同登夫古道,人谓深山僻壤,耳闻纶韶之音,我云市远民稀,人不受嚣尘”(光绪五年)。从社区遗存的农田基础,包括修造农田、水利设施,足见村民农业劳作的艰辛与成功,“自颜薄田数亩,矮屋一间,屈伏蓬蒿,夫唱妇随,勤劳穑事,收获恒丰,不数年断金得利,农桑发迹”(民国十八年)。民国后期由于时局动荡,出现了“释卷便安农业,于兵荒赋重,兼之人情冷暖,世态炎凉,即兴欲脱尘嚣之思”(民国38年)危局。社区除粮食作物生产外,更多是经营柿子树——柿饼,成为社区农业经济的重要活动与收入,形成社区繁荣与对外交流的农业经济文化现象。
   乡土文化的生命意义
   鹿鸣山社区经过三百年的社会、经济、生态演化,逐渐形成了具有社区本土特色的乡土生态文化遗产,从物质和精神层面,展示了社区核心价值观和核心文化追求轨迹。从物质层面检视,社区留下了丰富而具地域特征的建筑(民居41处),凝固或代表所在时代的文化价值审美情趣,透射出社区群体艺术创造力,此外有祠堂、寺庙遗存,还有宣讲堂、学馆、文昌宫等多处文化遗迹供人凭吊,足以证明社区对精神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初步调查墓葬碑刻近千处,无论是规模,还是艺术水准,还是文化指向,陈列并见证了近三百年来,乡土生死观念与文化构建过程,折射出社区对生命存在意义的文化思考,超越现实的行动使人看到古人虔诚的信仰和超越力量,令人感动。社区有了“生命存在意义”自己的认识后,随之形成了人生核心价值观,追求生命的质量。社区的精英行动,超越“真善美”和“仁爱”一般行为,强化信仰的精神动力,将高尚追求植根于社区平凡的行动中,推动社区的互动。以此形成的社区公益、助贫扶弱、家族制度(乡规民约)、文化娱乐、节孝仁义、敬畏自然、超越生命等精神,形成社区核心文化。
   社区公益事业从道路、学校、祠堂、寺庙等修建,均体现了社区的集体行为。现在社区保存较为完整,乡亲们依然行走的四条石板路,足有29公里,这些道路都是社区的领袖们,带领村民捐资修建的。社区形成了“有善则好,无施不乐,一切大功小善,虽未能独成其美,而亦常劝其成功”的荣誉感,“升合有济,所谓仁友善乐”所以一切大功小善,都是社区共同意识和共同追求。
   社区遇见饥馑或灾害年景,仗义疏财“轸念时艰,亲理赈粜,乡党中绝无私议”的举措,处理社区贫弱因灾害暂时的困境应付自如。历经几百年已经形成“一箪之食勿吝,慈幼怜贫之衣,当施矜孤恤弱,隐人之恶成人之好,勿笑人之痴聋,勿嘲人之丑貌,勿谓小恶而轻为,勿见人短而兴诮,勿因片善以图功,勿惑异端而尤效,勿骄贫贱而谄富豪”的社区文化氛围,被族人和乡党用制度写进了乡规民约,为社区所有社会组织责任所关注。
   社区精神生活充分适应了社区自身的发展需求,对不同信仰和追求,都有充分包容和尊重,“三教”(儒、释、道)并行,宗教成为社区的精神拐杖,“鸢鱼亦在道之中圣佛飞鸾日月同”,“耄日乐参几卷禅经,俗业几除,俗缘尽了”。“愿立坚固,常撑度世之舟,心发宏慈,随指迷途之岸”。“崇事佛、道两教”,“深静好思,教养之多方,王言赫赫,原须身体力行”。种种思想和行为说明社区的精神宏富,有人生信仰和生命的独特理解。“山下之人,以帝君之心为心,而帝君亦心乎山下人矣”,“善者坚善,恶者化恶,即隐寓成德之方,人心回而浩劫免,何难处险若夷,履危亦安哉”!文化信仰使社区形成了几百年社区持续发展的文化根基,提升了社区的人文精神。
   儒家文化从积极入世的角度,为社区培育了公平正义之精神。“主张公道,谤息蚍蜉,排解纷忧,端消雀鼠,不但不畏强,必思有以折其气,不但不凌弱,必思有以扶其危。”并将传统的“孝弟忠信,礼义廉耻”思想,通过不同的文化场合,潜移默化的植根社区,“子孝矣,代父从贼而遇,女烈矣,骂贼断袖而陨崖”,“领母命而一志勿违,读邻风而警心偕老;事正行端,顺亲敬灶”,形成了社区治理上的秩序境界,为宗族、社区文化精英成长,提供了人文思想。村里职业文化工作者,承担传播“三教”文化要义的责任。如儒教重点是“礼、乐、秩序”,乡村红白喜事的礼仪,包括三真九叩、出堂礼、对灵三献,讲究盖棺定论。即是追荐故人,教化生者向善怀仁;释教重在超度和追荐亡人,根据情况有三天三夜、五天五夜、七天七夜、九天九夜的佛事活动,让生者有生命的宇宙观,正确对待生命和信仰;道教重在扶正驱邪,坚信正义与刚直,养浩然正气。常有的箴言:“天条虽严,天心固有昊生之德;雷发击众,雷令不加悔罪之人”。因此,活跃在乡村的文化人除宣讲圣谕外,还有专事冲突调解的“乡约人”。此外,社区还通过不同的文化活动,如围鼓(大众娱乐)、学校教育、宣讲堂(专门教育)、圣谕坛(宗教)等形式,倡导社区人生价值观(信仰与超越)、核心文化(扶贫助弱,保护风水、公平正义),通过社区的行动验证和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达到乡土文化传承效果。

发表于 2015-12-27 22:25 | 显示全部楼层
兄台这白话文当真不错。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