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剧传统折子戏大都是从传统大幕戏中摘取而来。也许是在一代代川剧从业人员的摘取中,不断有所取舍吧,在取取舍舍之中,可能忽略了原剧中应有的连贯性,因而不免存在着不应有
的漏洞——即李渔所谓的“针线”不密。传统折子戏《杀伯奢》中就有一处。当吕伯奢在其家中问明了陈公台的身份以后,曹操作寻找状。吕伯奢问他找什么,曹操道:“怎不见儿(按——
曹操自谓)的父母?”余谓曹公曰:“此问差矣!”
照现在《杀伯奢》的开始,是吕伯奢“闷坐庄头心不爽”而“手扶竹杖出庄廊”的。来到山岗后,他看见了远远来的两骑人“骑马走忙忙”,仔细一打量,觉得其中一人颇似他结义弟兄
的儿子曹操,这才发问“来的莫非是曹操?”
接下来的是,曹操惊疑,诈称行路之人,要他莫认错了;吕伯奢自报身份,是其父八拜之交,并邀他二人到吕家庄小住。
按照戏曲的惯例,如果曹操的父母在吕家庄,而且曹操也知道他父母在吕家庄,他在认了吕伯奢之后,又怎么不向吕伯奢问及他父母的消息呢?——至少也应该有一个铺垫才是。如果曹操
的父母在吕家庄,吕伯奢怎么不告诉或暗示曹操,你的父母曾经在我这里住过一段时间呢?——纵然山道旁不是言话之所,吕伯奢也应该有个表示才是,但是戏中都没有,完全没有一点伏笔
。从观众的角度看,吕家庄上是不会有曹操家的任何人的。于是, 曹操后来向吕伯奢问起他的父母来,不仅观众感到突兀,就戏的结构来说也是个漏洞。依我看,不如省去这一问的好。进庄
以后,讲明了陈宫捉放曹的事,吕伯奢感谢陈宫后,就即时转到“吕伯奢厨下望一望”,马上就去打酒,既可堵了这个漏洞,又使戏紧凑一些。反正《杀伯奢》的戏也不短,少几句唱也无妨
。
但《杀伯奢》中的曹操为什么会向吕伯奢发那么一问呢?是不是以前以前的全本《捉放曹》中,有曹操的父母在吕家庄会友小住、后来因避曹操行刺董卓之祸逃往它处的情节。只是后人
在不断的取取舍舍省略掉了,却又忘了把这个漏洞缝拢来。
载2008•秋《重庆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