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醒吧!沉睡的玉蟾山
——初略四川泸县玉蟾风景区
对景区的几点看法:
一、景区建设性质不定位:
是城市公园,是森林公园,还是佛教文化名山风景区,在管理上和开发建设上一直模糊不清,想以温泉开发为龙头,不切实际,而且与千古历史古迹相悖,以至在管理上和建设上无所是从。
二、政府建设管理部门没有深层次去发掘、开发玉蟾山的文化内涵,使之更好的发展,以至造成景区没有进展,而是逐渐衰退。在保护文物方面无所作为,把开发出来的景点也破坏了,以至群众怨声很大,对政府不问不管的态度怨声载道。
三、文物保护不到位:
玉蟾山上的文物保护、宗教活动混为一团,使文物保护与宗教活动在法律法规上造成不应有的冲撞,以至管理混乱。
山上有寺庙在为当地的信教徒服务,开展了正常的宗教活动,但整个山上有明、清文物400余尊文物的地区有不法商贩从事卖香、烧香、点灯、拜佛等非法宗教活动,并且强买强卖现象非常严重,与文物保护格格不入,严重破坏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四、管理单位我行我素
景区由林业试验站与风景区管理处联合管理,两部门管理人员文化素养较差,不懂风景区的园林建设,所以近几年在山上文物无人保护,各景点只见破坏,破烂不堪,不见建设,门票收入都用在什么地方去了?尽干些适得其反的事情。林业实验单位的实验早已完成,现改为商业性培育苗种,森林改为苗圃去找钱,与风景区建设格格不入。管理人员得过且过,管理单位领导对景区开发思想素质不到位,对景区发展没有想法和办法,难道玉蟾风景区就这样永久地沉睡下去了……
敬请有关领导关注群众的呼声,以人为本,真正构建社会和谐,还泸县人民一个真实的玉蟾山,把群众利益看重点,诚心诚意把风景区的建设摆上议事日程,切实整顿玉蟾的不良邪气,为泸县人民实实在在的办一件万古千秋发展、造福子孙后代的事情。
谢谢!希望能看到政府的行动!
2009年6月1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