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梦游青岩”是我回来后某个深夜失眠之时写下来的。打那以后,再也没了热情。
梦游青岩
时隔数日,青岩——这个我以前未曾听说过的古镇仍清晰的存在与我的记忆之中;“青岩”这个极富有诗意的古镇让我的思想一度迷失。对于青岩,我还不能用完整的文字来表达对她的怜惜之情.喜爱之情,她犹如一个青花瓷器,让人不忍碰触!
青岩的景,让人迷失!
青岩的人,让人感怀!
青岩离贵阳市29公里,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600年前,是贵阳周边保存相对完好的一个古镇。六百多年的历史文化浓缩于一个小镇里,六百多年的世事变迁刻画在小镇的每一个角度中,青岩那古城的石牌坊、城墙等古建筑群,在清晨薄雾的抚照下,无不散发出悠远古朴的神韵,给人心灵的荡涤。步入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扑面而来,封存在悬崖厚土之下的明代镇边将士的铁甲,古驿道上斑驳的方砖,路旁两重檐的民居,民居檐上朽损的木雕,路边残断的碑石……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和弯曲狭长的小巷,分列两旁的古老的石柜台和木柜台,门窗间精雕细刻的小棂,石坊上倒立的石狮……无不引人发思古之幽情。
走在青石板路上,可以轻易的联想到悠悠古巷中曾经斑驳的岁月里留下来的炊烟,足迹,挑着担子的农夫或是牵牛的牧童,代代人的故事,就仿佛穿越了一个时空隧道,把人往回拉了几百年。
小巷人家的外墙就有人用层岩做成很有质感,泛着岩石星点白光的那种一溜的院墙,在青石板的承托下,弯弯地延伸,惹得人眼看之外,还忍不住动手动脚去摸一摸。穿行在这蜿蜒狭长的青石小巷,戴望舒的“雨巷”边跃然与脑际之中: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长、悠长
又寂寥的雨巷,
我希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她是有
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
丁香一样的忧愁,
在雨中哀怨,
哀怨又彷徨;
她彷徨在这寂寥的雨巷,
撑着油纸伞
像我一样,
像我一样地
默默彳亍着,
冷漠,凄清,又惆怅。
她静默地走近
走近,又投出
太息一般的眼光,
她飘过
像梦一般地,
像梦一般地凄婉迷茫。
像梦中飘过
一枝丁香地,
我身旁飘过这女郎;
她静默地远了,远了,
到了颓圮的篱墙,
走尽这雨巷。
在雨的哀曲里,
消了她的颜色,
散了她的芬芳,
消散了,甚至她的
太息般的眼光,
丁香般的惆怅。
在青岩,一个五十有余的女人让我们感怀不已。她叫兰泽香,一个和她名字一样动人的女人,在青岩她开了两家“有名堂”苗族工艺博物馆,这是一个雍容优雅的女人,一头花白的头发,和蔼可亲的面容恰好忖出了她的不凡,,说话时吐气如兰,她的每一个微笑,每一个手势都让人感到温暖。她身穿自制的蜡染服饰端坐于店堂中那幅巨大蜡染壁挂下的照片,让人想到的只有两个字——华贵!她致力于苗族服饰的收藏有20多年的历史了,在她的藏品中,反映了各个时期苗族服饰文化的变革。她的展馆极富有艺术气质,既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又蒹有现代气势的渲染,让人目不暇接,流连往返!
然而,更值得使人深思的是:在她的展馆里,所有的接待小姐都是具有兰心惠质的女孩,每个女孩在向你介绍展品时,她们的声音悦耳动听,举止优雅得体,手势和语气的配合都使人感到舒服和自然,就连“不准拍照”这样的拒绝都使人不忍回绝。而且,每个女孩身上所散发出的淡淡幽香使我们相信,她们的香水都来自同一个品牌!从这一点上,我们不难推断:兰泽香对她所有的员工都进行过系统的仪表.仪态的培训!关于这一点,后来我和苦行者专门向兰泽香求证,事实证明,我们的推断是正确的!
青岩——梦一般的游走!
青岩,就这样一点一点侵润着我的思想和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