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云养一棵树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梨园薪火】00后演川剧 怎一个萌字了得(组图)(华西都 ...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603
|
评论:
1
[川剧活动]
【梨园薪火】00后演川剧 怎一个萌字了得(组图)(华西都市报)
【梨园薪火】00后演川剧 怎一个萌字了得(组图)(华西都市报)
[复制链接]
abcdefg杨荥
abcdefg杨荥
当前离线
积分
21171
发表于 2015-12-27 22:4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00后演川剧 怎一个萌字了得(组图)
2015-12-27 17:19:23 来源:
华西都市报
(成都)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C/C7/C79D28529FAE70BE8EBF0D17A0727CFE.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C/C4/C45302EC7C9271F5F1F34BE8E4C26D05.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E/E8/E8F6194C3C46A7F35376EFD8B29E7C1E.jpg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D/DD/DD4D07B0C047F485BD3D9A5C4FF76DDB.jpg
(客户端记者 荀超)“当年走马锦城西,曾为梅花醉似泥。二十里中香不断,青羊宫到浣花溪。”12月27日下午2点,四川省首届中小学川剧传习普及展演活动,在四川省川剧院正式举行。当天,来自全省22个学校的23个节目,进行现场展演。川剧折子戏、川剧课本剧、川剧舞蹈、程式、演唱等极具川剧元素与特色的节目一一上演。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C/C2/C255D804F1DBC7C19CA0FEEE437C51E1.jpg
下午2点,来自某幼儿园的小朋友们,以《戏海拾贝》开场,数十位身着川剧戏服的10后小演员,时而下腰,时而劈叉,时而变脸,时而水袖,别看他们年龄不大,川剧绝活可学了不少。“开场剧目里我看到一位小娃娃,在旋转的过程中,脚步都要打颤了,我生怕摔倒了,毕竟娃娃还小嘛,没想到最后她收尾收得好,小小年纪就这么喜欢川剧,了不起。”现场一位老戏迷竖起大拇指频频为小朋友点赞道。更有不少观众,举着手机不停按着相机快门,“娃娃穿着戏服、画着脸谱,还一本正经的表演川剧绝活的样子,简直萌化了!”
接下来的正式展演环节,《川调》《滚灯》《包公铡侄》《观景》等经典折子戏,被舞台上的小演员们演出了自己的特色,还有像 大家耳熟能详的《司马光砸缸》《狼来了》等寓言故事,也有了川剧版本,被小朋友们演绎的活灵活现。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6/64/6480E4EF2DA4424C8564A39953765C1B.jpg
《司马光砸缸》的指导老师、来自兴盛小学的90后教师伍登圆告诉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为了将课本上的寓言故事编排成川剧,他们用了3个多月的时间来排练。“学生们都是零基础,我们就从川剧身段练起。”所有的小演员中,最大的12岁最小的9岁。《司马光砸缸》中饰演掉进水缸的小朋友,9岁的刘晨菲告诉记者,从7岁开始接触川剧兴趣班开始,川剧零基础的她,每天回家练习下腰、横叉、竖叉等基本技巧。“刚开始练的时候会很疼,现在只有一点疼了。”刘晨菲说,“我喜欢川剧,所以我会一直坚持练习。”
http://img1.cache.netease.com/catchpic/B/BD/BD2F3F038D28C43A19EF5D9218E7722B.jpg
华西都市报客户端记者现场看到,除了川剧传统戏,还有众多的剧目是中小学校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编课本剧,如《梅花绝句》《鹤蚌相争》等,小演员们将课本里的故事进行改编,用川剧的形式将课本上的文字鲜活地表演出来,寓教于乐。
“小朋友们很灵,很聪明,一教就明白了。不说功夫多好,起码有范儿,有灵气。”此次展演活动总导演郑得胜告诉记者,“现在很多学校都很重视传统文化,重视川剧艺术。通过这次展演,我们发现很多娃娃有功底,这出乎我们的意料,很惊喜。”
(来源:华西都市报)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渝津塘戏迷
渝津塘戏迷
当前离线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15-12-30 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
:victory:对!川剧就是要从娃娃抓起,从小学唱川剧,热爱川剧,就是他们长大后绝大多数人不从事川剧事业,但可成为新一代川剧爱好者,成为新一代川剧覌众!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蓬安论坛
南充论坛
文学沙龙
宜宾论坛
成都论坛
剑阁论坛
江油论坛
米易论坛
达州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