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7770|评论: 150

[群众呼声] 学习阆中撤县建市的成功经验,支持蓬安撤县设市才是蓬安长远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出路

[复制链接]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习阆中撤县建市的成功经验,支持蓬安撤县设市才是蓬安长远可持续发展正确的出路

蓬安撤县设市才是一种提升档次升格的正确的举措

而撤县设区其实是一种成为他人附庸地位自取其辱的最不明智选择

我反对蓬安撤县设区


虽然我知道我反对无效

但这是我的权利

虽然我的权利仅仅只有一票

不过时间会慢慢地检验我2016年1月1日开年第一天的预言会是正确的


立此为证

他年之后

请大家来检验一个伟大的预言家是否说得正确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42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撤县建市对城市及市民的意义包括:

  地方可以得到更多的财税收入,比如得到更高财税返还比例等;

  建市后,地方的知名度将得到较大提升,在对外招商引资上有直接好处;

  地方在资源分配上也会更加受益,比如得到更多上级分配的土地指标、工业项目等;

  吸引各类人才进入,工作机会更多,提升市民自豪感和幸福感等。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1:47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县与市的差别

    (一)撤县设市有利于提高知名度,形成“横空出世”的效果

    撤县设市第一个好处便是借此可以广泛宣传,造成舆论氛围。为地方提供一次全国扬名的机会和在全国媒体上免费做广告的机会。撤县设市说明当地各项指标已达到国家撤县设市标准,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和城市规模,人口集聚度较高。有利于扩大宣传,招商引资和吸引人才。另外,各地在撤县设市或新建市时通常会借机改名,从而一改走红,如曾经默默无闻的云南中甸县,在改名为“香格里拉县”后知名度迅速提升,成为了全国甚至全世界情侣和世外桃源探寻者一生必去的地方。所以目前新疆四个首批撤县设市县有三个都有借机改名的意愿,如笔者所在的奇台县将改名古城市,库车县改名龟兹市,莎车县更名为叶尔羌市。

    (二)市比县有更优惠的待遇和更高的标准

    一是撤县设市后市财政比县财政可以获得更多的周转资金,并且有一笔可观的城市建设费用;二是在财税分成上,市比县可截留更多的财税资金;三是在人员编制上市比县可以多设一些机构,多安排一些职务和人员;四是县级市市委书记通常为上级党委常委,而县委书记很少有进上级党委常委的;五是各类公职人员在县改市后可增加工资补贴或适当调高级别;六是县改市后可以实行省级计划单列,绕过地区这一中间环节,直接面对省有关部门,容易争取到更多的项目、资金、政策;七是省、自治区在下达某些项目时只考虑市而不考虑县;八是县的城市总体规划(县一般是县城总体规划,而市为城市总体规划)只需上级地级市、地区或自治州人民政府审批即可实施,而设市城市的总体规划必须经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审批方可实施,在要求和档次上比县要高一个级别;九是在省、自治区城镇体系中的等级上市一般要高一级,尽管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编制的《新疆城镇体系规划(2011-2030)》将奇台县、库车县、莎车县提升为了第三级城镇,其级别高于已设市的阜康市、乌苏市等,但此三县未来是新疆地级市的培养地区,其意义不同,且阜康市和乌苏市级别却比很多经济实力、城市规模均要大于或相当的县(如鄯善县、和静县、玛纳斯县)要高一个级别;十是市在保障性住房等方面得到的上级资金和分配名额比县要多,同样规模的县与县级市,县在省、自治区分配保障房数量上要少于县级市,资金上当然就要少一些。比如分配保障房(主要是廉租房和公租房)只给建制镇的居民而不给乡的人,就是同样的道理。

    (三)市更注重城市建设,县更重视农业和农村

    设市城市更注重城市建设,即二产和三产发展是设市城市人民政府的工作重点,县政府工作重点是农业,主要为“三农”问题,上级政府在考核时市和县时,二者的侧重点有所不同,考核市的考核分值重点在城市建设方面,而考核县的分值主要集中在大农业方面。但是在改革开放后,县与市都在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现在差别不是太大,但考核上还是有所侧重的。市与县的本质初衷还是应该有所区别的,市政府可以从原来的“农业政府”名正言顺地转向抓工商业。中央规定,地县党委、政府要把主要精力放在抓农业和农村工作上,在“无工不富、无商不活”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怎能不千方百计地去挤县改市这趟特快列车呢?

    (四)市与县在管理体制上有所不同

    设市城市城区一般都设立街道办事处,作为市人民政府的派出机构,街道办事处机构相对精简,不设人大,工作重点在社区工作上。而县除部分强县试点设立街道办外,均在县人民政府所在地区(县城)设建制镇,建制镇是国家一级政府,设有人大机关、政府机关和党机关,其工作除考虑社区工作外,还有考虑郊区行政村的农业工作,在考核上也有所不同。而且撤县设市后,通常会将县城所在镇分为几个街道办事处,工作重心开始下移,有利于提高城市居民办事效率。

    (五)市比县更具社会心理上的优越感

    某地一县长和一个县级市市长一同外出参加一个区域性的会议,市长被安排在豪华套房、坐主席台、与东道主一同进餐,而县长则被搁在一边。笔者所在县曾到内地招商引资,却别某大型企业当场无视,该企业认为一个县有什么好投资的,后来该企业被新疆某市引进后,在乌鲁木齐亚欧博览会上得知奇台县为全国煤炭储量第一大县后,该企业董事长当场惊呆,后悔当初自己的无知让公司错过了抢抓准东开发的机遇,因为准东煤炭资源已被几十家央企划分完毕,而该公司所投资的市的经济规模和财税收入仅只相当于奇台县的一半。从这个事情便可窥知市县之别了,市在与县的竞争中通常有心理上、影响力和知名度上的优势。

    尽管县改市后级别不变,但实际上待遇截然不同。又由于此类差别待遇与我们原有的等级化行政体制、等级化社会身份和等级制社会心理有意无意地套在一起,更强化了人们撤县设市的迫切愿望。

    二、撤县设市存在的问题和矛盾

    不可否认,县改市对于加强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促进经济的发展确实起到了有力的促进和推动作用。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县改市也存在诸多问题和矛盾。
    一是重数量,轻质量。80年代以来,城市化建设加快,除了促进城市发展的各种常规因素较好地发挥了作用外,大量撤县设市的影响也不容忽视。由此导致城市数量特别是小城市数量急剧增加,市镇总人口提高,城市化率从数字上看增长很快,但这种依靠行政手段的“县改市”并未使城市发展的质量得到相应的改善,基础设施薄弱依然是城市建设中的通病,多数新设城市的经济实力还较弱,难以承担地区经济中心职能,不少城市名不符实,成为“空壳城市”。比如兵团城市除石河子以外其他五座城市都只相当于东部中等镇规模,如兵团刚设立的二师铁门关市城区就是29团团部吾瓦镇,其建成区、城区人口和经济实力还没有兵团第一大团芳草湖和经济强团石河子总场北泉镇的一半大。又如新疆克州首府阿图什市、和田地区行署所在地和田市、塔城地区首府塔城市、博州首府博乐市、阿勒泰地区首府阿勒泰市均存在经济实力羸弱的问题,只经济实力只相当于新疆中上实力县,比上经济大县库车县、玛纳斯县、鄯善县、沙湾县、奇台县、呼图壁县等经济强县要弱不少。
    二是重行政、轻经济。县改市本来是一项经济性很强的工作,但是更多的是一种行政行为。资料表明,十几年来,我国建制市增长两倍多,建制镇增长六、七倍。而同期内,城镇人口却只增加了近一倍,而城镇化水平——城镇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比率仅仅增加了十个百分点,就是说,我国目前城乡人口比例刚刚接近5:5(国家统计上公布的城镇化率是51.27%)。这个比率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不仅低于世界平均城市化水平,也低于我们自己的城镇发展速度(这里主要指改市、改镇速度)。
    三是重发展,轻协调。在县改市中,只重视城市的发展,对城市职能分工和配套的协调很少注意。(1)城市职能分工不协调,城市的职能主要决定于城市的产业结构。由于受过去自成体系思想的影响,城市间产业结构趋同,缺乏合理的职能分工。(2)城市间基础设施建设布局的不协调。许多城市在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布局上仅仅从自身来考虑,相邻的城市之间缺乏彼此的统一和协调,如竞相发展机场、深水港口等,导致所建项目不能充分发挥作用。有关专家指出,城镇体系规划要以区域为整体,打破地区、部门的分割和封锁,合理组织不同层次的城市经济区,才能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促进经济与城市的协调发展。[img]file:///C:\Documents and Settings\Administrator\Application Data\Tencent\QQ\Temp\TempPic\CF13RYRC8K~C]H${[6T44TE.tmp[/img]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古时候,仪陇、营山、高坪的一部分一直是古蓬州的辖区,完全可以考虑将上述地方重新纳入蓬安的范围来,设立蓬州市,共同发展。

发表于 2016-1-2 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人鱼泪153 发表于 2016-1-1 16:51
9494
设区设市不重要
发展经济是王道

大家都知道蓬安变市不太现实,但从会哭的娃娃有糖吃这个逻辑来说,楼主的这个贴子和桑梓情呼吁希望上面给蓬安更多政策倾斜,给蓬安人民带来看得见的福利和实惠有异曲同工之妙,从这个角度来看此贴子质量还是非常高的!
发表于 2016-1-2 22:00 | 显示全部楼层
如果南充市上真正支持蓬安,给蓬安资源和政策让蓬安大发展,我不反对蓬安划区,因为蓬安发展好了和南充实现对接,设区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但是我反对,市上不给蓬安更多的优惠政策和资源支持,蓬安发展不起来,设一个飞区有什么用?县级城市自主权限还大些。
至于说设市这个,我支持。只是觉得蓬安现在还够资格。包括营山一样不够格,而且离这个标准还差很远很远。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2 22:22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人,桑梓情 发表于 2016-1-2 22:00
如果南充市上真正支持蓬安,给蓬安资源和政策让蓬安大发展,我不反对蓬安划区,因为蓬安发展好了和南充实现 ...

报告上说将阆中旁边的南部县设成市


南部倘都能设成市


那蓬安仪陇营山三地组合成一个市更具有发展潜力


既有司马相如朱德名人资源以及数百万人力资源

又有广袤的土地以及嘉陵江等得天独厚之自然资源

咱们这绝不是妄自尊大


实乃
发表于 2016-1-3 18:34 | 显示全部楼层
区不好,受控于他人。但设市,我们可能不够格哟。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4 02:44
反正设区是不好的。到时候蓬安会被周边县瓜分了。就保持县级吧。

发表于 2016-1-4 11:40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觉得设区不好,成了别人小弟,而且南充发展肯定是以三个主城区为主,蓬安就没人争取资源了,成了没人管的小三

发表于 2016-1-4 11:43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25.66.76.x 发表于 2016-1-3 22:51
:原来万县地区在重庆市下面都只能改区/一个小蓬安提出市?说改区扩大南充行政地盘处差不多!最后南充市工业全 ...

有了工业就好吗,没发现这几天的雾霾吗,就怕到时候 有污染的企业全都给你,还说是为你好,你愿意吗

发表于 2016-1-5 10:53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最理想的方法是想办法设为蓬州市,如果设不了蓬州市最好还是保留现在蓬安县县级的行政区划,县级在各方面的权利比区更大,更有助于发展,如果把蓬安设为相如区的话,只会使蓬安越来越弱。很可能丧失蓬安北部重镇徐家片区,有可能使徐家片区划为营山,为营山今后设市做嫁衣。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年关一过,扶余市的书记和市长就带队出去跑招商,“一拿出名片,市的头衔可比以前扶余县的名片受重视多了”,扶余官员认为,这是变市之后最大的甜头。
    据统计,像扶余一样希望得到招商,在民政部排队申请变市的县已超200个。
    县希望变身成市的高温不退,两年前期待的解禁成为“谨慎的解冻”,两年中除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就只有青海玉树、云南香格里拉、四川康定三县如愿换牌,且三市都是州府所在地。
    新的设市标准历时多年尚未出炉,专家频频呼吁加速重启撤县设市,认为“紧迫程度不亚于放开二胎”。南都记者独家获知,“难产”13年的设市新标准预计今年内发布。但如何避开18年前的失控误区,将决定解冻后的撤县设市能否走远。
    申请现状
    200余县盼审批加速
    2013年除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就只有青海玉树撤县设市,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撤县设市,今年仅康定变市成功。这被学者解读为“谨慎的解冻”。
    何方洪和同事忙碌了两年多,将《关于奇台县撤县设市的请示》从新疆昌吉州上报到新疆自治区政府,自治区政府开完会后将递交民政部。何方洪清楚,一旦递进民政部,就只能“等着了”。
    原在昌吉州奇台县城乡规划局工作的何方洪参与了撤县设市筹备工作。与许多县一样,奇台县在2011年动手筹备设市,因当年十八大报告提出“对具备行政区划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
    根据各地政府官网和政府工作报告,何方洪统计到2014年4月,已递交申请在民政部排队的县超200个,全国有计划撤县设市的县多达四五百个。
    1997年国家暂停撤县设市。这之后希望拥有新身份的县,仍源源不断递交申请。
_baidu_page_break_tag_
    没有更新的标准参照,何方洪他们就对照1993年的撤县设市标准和2005年未公开标准,奇台县有几个小标准不符合,比如乡镇建设一项中镇需占50%,奇台县就一边准备撤县申请,一边准备两个乡的撤乡建镇申报材料。
    去年何方洪离开奇台到湖南怀化规划局工作,他在自办的中国城镇规划网上不断更新着撤县设市的数据和信息。
    安徽泾县是在去年2月才决定加入撤县设市申请队列的。
    对比周边省份至少20个县级市,仅有6个县级市的安徽觉得差距明显,结构极不合理。于是排出20个县“撤县设市”名单,泾县就在其中。
    但此时已晚了一拍,泾县的撤县设市筹备人员了解到的情况是,全国已有165个县“撤县设市”申报材料报民政部待审批,队列中,安徽仅有一个潜山县。还有6个县在安徽省政府排队等候审批,也排在泾县前头。
    撤县设市申请热度不退,但被开闸放行的却极为罕见。南都记者统计发现,2013年除吉林扶余、云南弥勒,就只有青海玉树撤县设市,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撤县设市,今年只有康定变市成功。这被学者解读为“谨慎的解冻”。
    中科院院士陆大道分析说,撤县设市通过率不高,原因可能在于有些申请县实际的经济结构和特征,还是以农村地区为主,县城的经济力量和城市的第二、三产业不是很强,如果按照城市建制和城市系统来管理,广大农村地区还不一定适应。
    陆大道觉得,能否撤县设市,主要是看这个县和县城的中心政府所在地的经济实力,及全县范围内的经济结构,是否达到城市系统来管理的具体要求。
    一位在申报中与地方政府多有接触的中科院学者认为,现在还没放开撤县设市,有些通过的县只是考虑了民族等特殊情况,比如新疆的兵团所在地和州府所在地。
    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冯俏彬在研究了行政区划改革的课题后提出,“必须立即重启撤县改市,这个改革重启的重要性和紧迫程度一点儿都不亚于放开二胎”。
_baidu_page_break_tag_
    历史账单10年里仅有15%的县改市
    从行政级别上说,县与县级市是同级,但二者功能上各有侧重。县的工作重心是“三农”,而市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等。并且相对于县,县级市可获得更多政策好处。
    我国撤县设市始于1983年。1983至1986年,我国约有100个县成为县级市。国家于1986年提高门槛和标准,仍有大规模县申请成为县级市,国家亦于1993年再次提高撤县设市的要求。
    在1994年10月,中央发函要求各级停止“撤县设市”,1997年,国务院批准最后一个撤县设市的行政区湖北汉川后,正式冻结县改市。整场改革历时10年多,超过400个县或者说接近15%的县成为县级市。
    “鉴于撤县设市的诸多好处,当时大家一哄而上。尽管当时各省都做了设市预测与规划,但并没严格执行,若干当时经济发展程度尚不高的县也急于设市,突破了规划所设定的有序发展,造成了有些市不太名副其实的情况”,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蔡建明总结说。
    时至今日,为何撤县设市仍然高潮不减?南都记者采访的多位研究学者表达了相似观点。
    从行政级别上说,县与县级市是同级,但二者功能上各有侧重。县的工作重心是“三农”,而市的主要功能是发展工业、建设城市等。并且相对于县,县级市可获得更多政策好处。例如获得更多非农用地指标,这是招商引资的重要一环。另外,设市后,在城建费用、财税分成等方面也会得到更多优惠。
    此外,地方政府官员也有为行政级别的“升格”而推动撤县设市,设市后可获得更多行政权力,扩大行政架构,县级市的领导更有可能成为上级党委的常委,作为工业区或城区,在工资补贴等方面也会高些。
    获得了更多的政策支持,撤县设市提升了地方绩效吗?为精准地回答这个问题,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黄亮雄博士与中大岭南学院舒元教授、韩永辉博士进行过一场“数据实验”,2013年他们发布了研究结果。
_baidu_page_break_tag_
    黄亮雄说,他们选取广东省73个县,涵盖1985到1999年撤县设市整个改革区间的完整经济数据,样本中32个县改为县级市,16个县级市位于珠三角。
    黄亮雄博士分析了多种经济数据,“相比于没有发生撤县建市的县域,发生撤县建市的县域获得了更高的经济增长,花费更多的财政支出,但财政收入没有明显提高”。
    黄亮雄博士认为,这可能源于在地区行政改革的同时,地方政府盲目进行G D P竞争,且地方官员的任期短暂,导致他们更关注短期内快速提高G D P增长的财政支出,而对财政收入重视不足。
    “当支出过大时,地方政府有手段借助于预算外收入,如通过借债、买卖土地,甚至贱卖国有资产来相抵”,黄亮雄博士认为,这导致耕地加速减少、国有资产流失、政府债务高筑等问题,往往是不可持续发展的。今后的撤县设市应注重可持续性。
    另一条路
    县改市冻结,县改区流行
    撤县设区无法满足新的发展要求。冯俏彬教授说,一些大县、强县,就产业和人口而言,早已是事实上的城市了,需要在行政身份上明确它是城市。
    “自1997年后,我国的城市发展应该说更快了,但却没有办法去设市,这样很多区域发展就面临了新的问题”,蔡建明说,这导致好多县只能通过撤县改区来寻求出口。
    随着“县改市”的冻结,县改区模式开始流行,市辖区数量持续增加。截至2013年底,共增加了154个市辖区,年均增加近10个。
    南都记者据民政部官网信息统计,2014年共有23个县撤县设区。
    “有些做得比较好、比较贴合实际,比如杭州,把周边的一些县扩入区,带动了更大区域的经济发展”,蔡建明分析说,有些可能在扩张中相对需要商榷。
    撤县设区的城市新成员,也面临一些尴尬,比如一些新规或政策要将这些新成员除外。
_baidu_page_break_tag_
    去年获批进入杭州市的富阳区最近面临了一次“括弧”尴尬,杭州年初发布的“人才新政27条”中,人才居住落户条款里出现了“(不含富阳区)”字样。不过,也有一些县“宁市不区”。
    最大的利益冲突是在财政、规划、项目审批等权限上:原本长兴县80%财政收入留给自己,变区后就要交一半给湖州;规划没了自主权,招来的项目也可能被“调剂”走,公务员工资也可能下降……
    撤县设区无法满足新的发展要求。冯俏彬介绍说,从全国范围看,一些大县、强县,就产业和人口而言,早已是事实上的城市了,需要在行政身份上明确它是城市,“撤县设市不只是变换一个名称,而是涉及复杂的行政管理、权力配置、机构设置和人员编制,还有一些很现实的组织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机构、人员,权限等”。
    冯俏彬介绍说,还有一种情况是在中西部地区,适应新型城镇化要求,需要分布一些城市节点,那么就要从行政建制上创造条件主动而为。
    标准修订
    “难产”设市新标准年内公布
    “新的标准已经征求过好几轮意见了,设市标准有所提高,但现在有些问题还在讨论和制定中”,一位参加过标准制定讨论会的学者介绍说。
    目前我国公开的撤县设市标准,是1993年国务院批转的民政部《关于调整设市标准报告》的通知,报告中,以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划分三大类,下分人口、经济、基础建设9个小类要求,当年,我国的城镇化水平不到30%。
    被湖南新化县等申请设市的县奉为衡量尺度的申报标准,是一套被民政部和学者多次批评“严重过时”的指标。
    十年后,我国城镇化呈快速发展趋势,2002年城镇化水平近38%,新华社当年年底从民政部了解到,国家正抓紧修订设市标准,优化设市模式。
    民政部有关负责人当年在受访时说,1993年的设市标准,已不能适应国家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例如标准偏低,指标体系不尽合理,设市模式不够完善等”。
_baidu_page_break_tag_
    2011年十八大报告中再提“完善设市标准”,但新一轮的申请设市热潮中,1993年标准仍是一些县的申报刻度尺。
    南都记者了解到,像新疆奇台县等部分县的申报,目前基本参照的是2005年的未发行方案。
    这份《国务院2005年撤县建市(县级市)建议标准》中,提高了1993年标准,比如在相差不多的人口密度基础上,对国内生产总值各有数十亿的提高,对城区公共基础设施新增绿化要求,还新增社会服务设施。还增加了对全县乡镇中建制镇数量最低不低于半数的新要求。
    十年过去,新的设市标准迟迟没公开,但很多县都超过了之前标准,甚至已有标准无法真实地反映当地的城市化水平。
    参照1993年标准,每平方公里人口密度四百人以上的县,人民政府驻地所在镇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不低于十二万,但当前,很多经济发达城镇,外来务工人员甚至超过户籍人口,比如浙江苍南县龙港镇,镇区人口超40万,很多是外来务工人员。
    “即便在中西部地区,也有很多县城的城区人口超过这个标准,比如陕西神木县。”何方洪说,国家设市审核时,这些外来非农人口并没有算在其中。
    在排队中的一些“活跃分子”,经济水平也早已远超之前的设市经济杠杆。神木县2012年G D P突破千亿元大关,而根据1993年设市标准,只需满足G D P不低于6亿元,第三产业产值占比达20%以上等条件。
    “我国现有的设市标准和模式不够完善,缺少市辖区的设置标准”,中科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博士王开泳在《行政管理改革》杂志撰文评论说,“我国的设市门槛较低,比较重视经济指标和人口指标,而忽视社会发展指标以及生态环境指标,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指标考核还不到位,使得一部分市的城市建设和城市风貌较差,质量不高”。
    更多学者公开呼吁尽快设定新的设市标准。民政部部长李立国在2013年年底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民政部正调研行政区划设置方面提出的新要求,将提出对1993年设市标准的修改意见,形成和完善新的设市标准。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不是所有的县,也不是多数县能够改市、改区,而是人口密度、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城镇集聚的人口,尤其是非农业人口达到城市化标准,且各项经济总量指标达到城市化程度,才构成撤县设市和撤县改区的条件。”李立国说。
    “新的标准已征求过好几轮意见了,设市标准有所提高,但现在有些问题还在讨论和制定中”,一位参加过标准制定讨论会的学者介绍说。
    去年,《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 2020年)》公布,何方洪认为,这个规划与新的撤县设市标准应该有影响和紧密联系,比如设立建制市的规模,与国家新出台的城市规模标准就有关系。
    “新的标准预计将在今年内公布”,接近民政部的人士透露说。南都记者致函民政部询问具体的标准公布时间表,对方以发布权在国务院未予回应。
    放开之后
    新一轮设市建议“两个弱化”
    要弱化量化指标在能否设市上面的决定性作用,还要有更细的监管,否则将意味着机构、官位和行政成本急剧增加。
    目前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53.7%,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只有36%左右,不仅远低于发达国家80%的平均水平,也低于人均收入与我国相近的发展中国家60%的平均水平。大批完成实际“变身”的县,迫切等待撤县设市大门被彻底推开。
    蔡建明认为,撤县设市冻结期,我国经济和城市发展都有很大提升和飞跃。解冻初期如果申请量有一个大增长,应是可理解的。
    但一位参与标准制定的学者预测说,标准放开后,不会引起城市申请井喷情况。“十八大文件明确说要有序设市,要看它的布局条件,还有其他的一些东西。提出有序设市以及制定这些标准,也是防止大家一哄而上,给社会舆论造成一种错觉”。
    “为防止重蹈覆辙,这轮撤县设市一定要做一些改变。”冯俏彬认为,上一轮撤县设市中,达到指标就可设市,达不到就“做到”。
_baidu_page_break_tag_
    “重新修改标准,只能作为一个门槛条件。新一轮撤县设市中,一定要有两个弱化。”冯俏彬建议,一是弱化量化指标在能否设市上面的决定性作用,比如经济总量、财政收入达到多少、人口达到多少等。可以有指标,但绝不能唯指标论。
    另一个弱化,关乎撤县设市和行政级别的直接的联动关系,这被冯俏彬看做“新一轮撤县设市中的重点问题”。
    “撤县改市对很多官员来讲,意味着更大的权力,更高的位置,更多的机构,更多的财政收入,意味着一切。所以,县改市在有些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一旦控制不好,背后意味着机构、官位和行政成本急剧增加。”冯俏彬提醒,不能把撤县设市单纯理解成简单升格。
    蔡建明也提醒说,在实施中,撤县设市的监管一定要比过去更细。
    “还是应先有一个设市预测与规划的顶层设计。可以由政府委托,由相对独立的第三方来参与规划设计。”蔡建明建议,通过第三方认证,确定优先设市的滚动推荐名单,再上报有关部门审批执行。
    “如果政府既是规则的制定者,又是规则的执行者,就有可能在不同利益集团的干扰下,使得本应科学发展的这样一个过程被扭曲”,蔡建明说。
    广东情况
    “撤县设区”是主流
    撤县设市,还是撤县设区?虽然只都是行政区划更改的“一字之差”,但从城镇化思路上来讲,两者可谓大相径庭。
    从广东近年的情况看,“撤县设区”是主流,尤其是在粤东西北地区。在珠三角,“撤县设区”也成为城市发展的主流思路,一些已经完成“撤县设市”的县级市,再撤市设区的呼声很高。
    粤东西北:“小马拉大车”现象普遍
    在粤东西北地区,撤县改区多由地级市推动,扩大城区面积,增强对其他县域的辐射带动能力。推进中心城区扩容提质成为城市发展战略,获得省里明确支持,力争每市都有一个县改区,打造新的“百万人口级”大城市。近两年来,已有清新县、揭东县、潮安县、梅县、电白县、阳东县、云安县完成“撤县设区”,其他县也在紧锣密鼓推进。
_baidu_page_break_tag_
    但“小马拉大车”也是地级市抱怨的普遍现象。如潮州市在潮安县撤县设区后,市区面积从152.5平方公里增至1413.9平方公里,几乎是原来的10倍。户籍人口从原来的35.1万增至160.4万。梅县撤县设区后,梅州市区面积由298平方公里变为3053平方公里,也扩至9倍多。
    “城区狭小的弊端是多方面的,”梅州市市委原书记朱泽君曾就此表示,一方面建设用地严重不足,搞得了城市搞不了产业,搞得了产业又搞不了城市。另一方面,环境容量小,产业难拓展,想建个污水和垃圾处理厂,都很难找到合适地带。
    根据广东省城镇化发展的“十二五”规划,广东将依托粤东西北地级市中心城区扩容提质,培育若干个100万以上人口规模的大城市。
    珠三角:撤县设市后又想变区
    与撤县设市相比,广东近两年撤县设区、撤市设区可谓高歌猛进,带来城市城区面积的大扩容。与经济强县独立发展的意愿相比,很多城市郊区的市县,更乐于融入大城市城区“傍大款”一起发展。
    最典型的是从化、增城、花都三市变区,融入大广州。三地与广州主城区的距离都较远,融入城市可得到统一规划考虑,但又不碍于自身的城市布局。在心理距离上与大城市也拉得更近,公共服务配套也将更加完善。
    增城从谋划申报到撤市改区,历时10年,获批复后,当地房价应声而涨,被视作居住环境、交通配套等改善的重大利好。
    [撤县设市大事记]
    ●1983年江苏常熟撤县设市获批。
    ●1983至1986年我国约有100个县成为县级市。
    ●1986年 国家提高撤县设市门槛和标准。
    ●1993年国家再次提高撤县设市的要求。
    ●1994年10月中央发函要求各级停止“撤县设市”。
    ●1997年国务院批准最后一个撤县设市的行政区湖北汉川后,正式冻结县改市。整场改革历时10年多,超过400个县或者说接近15 %的县升级为县级市。
_baidu_page_break_tag_
    ●2011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完善设市标准,严格审批程序,对具备行政区划调整条件的县可有序改市。
    ●2013年吉林扶余、云南弥勒、青海玉树撤县改市。
    ●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撤县改市。
    ●2015年四川康定撤县改市。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5 11: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一、西南地区
四川省 成都市 双流县-撤县设区
四川省 成都市 郫 县--撤县设区
四川省 巴中市 平昌县-撤县设市
四川省 达州市 达县---撤县设区
四川省 达州市 宣汉县-撤县设区
四川省 泸州市 合江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宜宾市 兴文县-撤县设市
四川省 乐山市 夹江县-撤县设区
四川省 遂宁市 射洪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甘孜州 康定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凉山州 会理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阿坝州 九寨沟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阿坝州 马尔康县-撤县建市
四川省 眉山市 仁寿县-撤县建市
———————————————————————————
重庆市 潼南县-撤县设区
重庆市 梁平县-撤县设区
———————————————————————————
云南省  昆明市     晋宁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昆明市     富民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昆明市     宜良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昆明市     石林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玉溪市     江川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玉溪市     通海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玉溪市     澄江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丽江市     华坪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丽江市     玉龙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保山市     腾冲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大理州     大理市-撤州设地级市,新设下关区、洱海区
云南省  大理州     祥云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曲靖市     罗平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曲靖市     马龙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曲靖市     沾益县-撤县设区
云南省  曲靖市     陆良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昭通市     镇雄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昭通市     水富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德宏州     盈江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红河州     河口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红河州     建水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文山州     富宁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文山州     丘北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文山州     砚山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文山州     麻栗坡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迪庆州     香格里拉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怒江州     泸水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楚雄州     元谋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楚雄州     禄丰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西双版纳州 勐海县-撤县设市
云南省  临沧市孟定口岸 设立孟定市(20万城市规模)
———————————————————————————
贵州省  贵阳市   修文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贵阳市   开阳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贵阳市   息烽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贵阳市   清镇市-撤市设区
贵州省  遵义市   遵义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遵义市   桐梓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遵义市   湄潭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遵义市   习水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毕节市   大方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毕节市   黔西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毕节市   织金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毕节市   金沙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铜仁市   德江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铜仁市   思南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安顺市   平坝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安顺市   普定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六盘水市 水城县-撤县设区
贵州省  六盘水市 盘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六盘水市 六枝特区-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西南州 兴仁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西南州贞丰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镇远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东南州 黎平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东南州 天柱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东南州榕江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南州   瓮安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南州   惠水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南州   龙里县-撤县设市
贵州省  黔南州   荔波县-撤县设市
———————————————————————————
西藏自治区 拉萨市   达孜县-撤县设区
西藏自治区 昌都地区 昌都县-撤县设市【昌都地区行政公署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早在清世祖顺治七年(1650)蓬州改为不领县的县级散州。知道什么叫不领县的县级散州吗?就是县级市!


我们现在重新提出撤县设市


只不过是恢复县级市而已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8 17: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盲目追风,我们现在最需要的是埋头苦干努力发展创新图强,等我们蓬安的经济建设稍微发展起来强大起来后,我们完全可以撤县建市,到时候,我们就会傲然屹立在巴蜀强县之林!

发表于 2016-1-14 15: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成市或成区,第一波百姓福利就是:房价疯涨。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1:5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你一走出去

人家问你哪里的人

你说你是来自市上的人好些吗

还是说你是来自区上的人好些?

作为领导

你一走去你说是人家喊你喊市长舒服些吗

还是喊你喊区长舒服些?
我举这个最简单的比喻

并不是说喊大家只是为了图个虚荣


又请问

向外界宣传推广的时候

我们说我们是一个市吸引人些吗

还是说我们是一个区吸引人些?



发表于 2016-1-1 12:02 | 显示全部楼层
山水如画 发表于 2016-1-1 11:59
一个非常简单的道理

你一走出去

:lol有道理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古人云

所谓的高贵者往往愚蠢

所谓的出身贫寒者往往具有真知灼见

最佳新人

 楼主| 发表于 2016-1-1 1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那些所谓的利欲熏心的专家的那张破嘴的瞎说

不如信江湖算命先生吹嘘母猪会上树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2:08
建区都难,还建市,真的太难

发表于 2016-1-1 12:21 | 显示全部楼层
四平老师想法好,就是根据地理位置来说很难实现,离南充太近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2:36
好不容易大南充想把蓬安设区拉起一起发展,你们心肝屁眼黑又想建市,万一因为你们的反对南充只把西充设区让你几爷子慢慢去建市,靠你蓬安自己发展想建市,结果只是二头搞脱。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3:26
设区也好,建市也罢,千万不能叫相如区或者相如市,原周口镇改为相如镇已是败笔,千万不要重蹈覆辙!
发表于 2016-1-1 13:41 | 显示全部楼层
蓬安建省才更好。没有支柱的工业企业,没有便利的交通,没有丰富的资源,你就是独立成国也是卵的。只不过是官老爷们的官帽子又高了一级。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4: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只关心蓬安百姓日子好不好过!我只是一届屁民只管吃不吃的饱喝不喝的好!:lol:lol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4:57
你不如直接建国,人家让你建区已经让你提高半级了,你还狮子大开口,你也不看看蓬安现在在南充市内的位置,夜郎自大

发表于 2016-1-1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设区应该是发展大方向,建市?呵呵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5:52
理想是美好的,现实是骨感的,知足吧。
发表于 2016-1-1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够建市资格,还没到成都的一个镇大呢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6:25
这这么会预言,昨沒预言到自己这么落魄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6:51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北-耗子 发表于 2016-1-1 14:37
我只关心蓬安百姓日子好不好过!我只是一届屁民只管吃不吃的饱喝不喝的好!

9494
设区设市不重要
发展经济是王道
当地政府不努力
我们不过是
耗子药不兑水————干闹
:lol:lol:lol:lol:lol:handshake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 17:03
夜郎自大

发表于 2016-1-1 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把南充搬到蓬安来,改名蓬安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