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散一石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从17岁到57岁,山西陵川县积善村代课教师宋玉兰坚守三尺讲台40年,可是目前每月工资只有150元。即使月薪150元,也不是月结月清,而是一年一结,年底才能拿到1800元。 据保守估计,在这个现有1200多人的小村子里,宋玉兰累计教出了上千名学生。不少家庭,大人孩子两代人都出自宋玉兰门下。可是一名教师,干了40年,月薪只有150元,你说惨不惨。中国目前的贫困线标准是2011年确定的。按照这个标准,农村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就是中国式的贫困群体。宋玉兰本人年收入才1800元,你说他是不是贫困?即使如此贫困,宋玉兰还是站在讲台之上,你说可敬不可敬? 如此可敬的教师,理应得到政府奖励和关照才对,可是事情并不是这样,她一直处于贫困当中,至今没有哪级政府伸出救援之手。如此冷漠,确实让人惊讶。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教育方面投入并不少,一些农村的教师咋还是这个收入,这些钱是不是用去给哪些收入并不低的教师锦上添花了,而把乡村教师落下了?按理说,这些年各级政府一直在喊再穷也不能穷教育,而且多次开展了解决乡村教师困难的“运动”,陵川县的宋玉兰咋还是这么穷,这些“运动”是怎么搞的?按理说,这些年国家在扶贫开发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宋玉兰没有纳入公办教师队伍,理应属于农村贫困户吧,怎么没有将贫扶到她的头上?到底谁应该为宋玉兰这样的贫困教师负责? 如果宋玉兰对自己的待遇长期保持沉默,相关部门以及负责人完全可以以不了解情况为由推卸责任,可事实并不是这样。宋玉兰表示,为了维权,自己堵过领导的门,拍过领导的桌,但问题十几年来始终没有解决。宋玉兰平静地说,“以前被气哭过,有时一天都吃不下去饭,哭过后再接着给孩子们上课。”积善小学一位工作十几年的老教师说,虽然宋玉兰不时会为自己待遇问题奔波,但很少见她因此影响孩子的课程,“宋老师上课总是兢兢业业”。反映了十几年的问题,依然没有得到官方的解决,只能用“冷漠”两个字来解释。无论是出于教育下一代的责任感也好,出于政府对雇工应尽的责任也好,亦或是出于怜悯之心也好,如果不是“冷漠”,宋玉兰的问题早就解决了。 据陵川县教育局负责人介绍,当地在2000年前后有一次民办老师转公办老师的机会,之后十几年来再也没有转为公办老师的名额了。并且,这位负责人说,“幼儿教师一直没有正式编制,很多时候都是挤占小学教师的编制名额。”由此看来,宋玉兰老师的遭遇也不能怪县里的教育局,因为如果不能转公办教师,待遇就上不去,而转公办教师又没有编制。这是在说,不是我不想解决问题,而是我也没有办法。但是,果然如此吗?那不也见得。编制可以没有,工资是可以有的。既然教育局聘用人家当了教师,理所当然应该保证他的待遇,哪有只管让人干活而不给钱的道理?如果不是冷漠,何至于长期解决不了问题。不知道陵川县有多少个宋玉兰。如果人数并不多,甚至是极少数,显然是教育局冷漠到不作为的程度。如果人数很多,自然是当地政府没有统筹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各类问题,长期以来对民办教师采取冷漠的态度。 一名教师执教40年,月薪只有150元,除了当地的冷漠之外,其实还是当前这个社会的一个悲剧。宋玉兰月薪150元,经过媒体报道之后,尽管社会公众热烈关注,可是各级政府官员至今沉默不语,似乎谁也没有责任,谁也不负责解决这个问题,可谓冷漠到家了。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却有许多人为一些收入并不算太低的群体的收入奔走呼号,唯独乡村教师没有人为他们说话,这岂不是悲剧?2014年7月,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一个报告,说是高校教师收入太低,年收入10万元以下的占47.7%,年收入在15万元以下的占到总人数的85.9%。如果年入15万都太低,那么宋玉兰们呢?这些年,都有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说,医生收入太低,平均起来只有10万,有的医生则自曝年入20万。如果说,这样的收入都不能体面的生活,那么宋玉兰们还有尊严吗?这些年,公务员们也一直哭诉收入太低、压力太大,甚至一年几十万、几百万的国企老总也在说收入太少,不知道他们想到过没有,同样是为国家工作,全国还有多少个宋玉兰?
无论是多是少、是高是低,都在哭穷喊低,从这些群体的自身角度看也是可以理解的,在收入方面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对于为全体人民谋利益、主持公平正义的政府来说,则应该有一个统筹兼顾的考虑,这就是设计制定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各类群体都在哭穷,都在喊收入太少,问题就出在收入分配制度偏离公平合理轨道所致。这几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政府积极作为,不断出台提高低收入人群收入的政策,但是只在体制之内有些效果,对体制之外政策失去作用。宋玉兰们恰恰位于体制之外。为何冰火两重天?体制内由财政拨款,体制外由企业掏钱,赚不到钱就何谈增资。收入分配失秩,贫富差距悬殊,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应该加快改革步伐,尤其应该抓紧解决体制外低收入人群的问题,起码体制内单位如教育系统长期以来存在的在收入分配方面“一校两制”的歧视性政策应该尽早废除,从小学到大学都应该如此。这是政府力所能及而且很容易解决的问题。 哀莫大于心死。解决政策性、制度性问题的障碍莫大于冷漠。如果各级政府继续冷漠下去,执教40年、月薪150元的现象还得继续存在下去。此事经过媒体报道之后,社会广泛关注,但官方依然显示出自己既有的惯常的冷漠,说明有些官员已经对这样的事情完全麻木了,急需有人给他们打上一针清醒剂,使他们恢复到清醒状态。那么,这针清醒剂又在哪里呢?难道还得重复昨天的故事,等待高层再作出一个批示不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