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云山,位于四川省犍为县城城南10公里处今孝姑镇子云村。整座山脉耸立于岷江岸边,绵延近4公里,总面积8平方公里。此山因西汉大儒扬雄(字子云)曾游学寓居而得名。 子云山虽不高,但却风景秀美,仙气十足。登临子云山峰顶,西能一揽如浪众山群星拱月,东能鸟瞰如带岷江蜿蜒南去,孝姑古镇尽收眼底。难怪扬雄当年能将其选定为游学寓居之地,此山也因此而得名并流传至今。 子云山上有子云亭、子云洞、洗墨池、子云砚和悬池......,这些风景都各自有口口相传的故事。如果一一道来,怕如今只看图不看文字的人没耐心细读,此处略。 通往子云山顶的子云栈道,东起子云山青龙嘴高石梯,西至子云山峰顶水月寺,全长约500米左右,修建年代不详。栈道悬挂在一堵高约50米的丹霞绝壁的半腰上,整条栈道都是在丹霞绝壁上凿出来的。栈道宽度在2米左右,向外没有栏杆,路外是高约30米左右的悬崖;向里是高约20米左右的绝壁。这条道就是当年进出子云山的主要通道。不管是香客游人,还是官家兵家;不管是步行攀登,还是坐轿骑马;基本上全部都是走这条道。栈道虽然十分险峻,走在其上却也是风光无限。 明成化十六年(公元1480年),子云山上兴建庙宇,取名“水月寺”。水月寺古时僧人众多,到临近解放(1949年)时,庙上都还有36个和尚。众多不知年代的和尚墓,在子云山上四处可见。其中在子云亭附近现还清晰可见的石砌墓穴就达上百座。 1949年以后水月寺历任主持都在水月寺停留的时间不长,个中原因,有社会的也有个人的。如今的水月寺主持是个从成都来的和尚(外来的和尚好念经)。据说他的志向很高远,想在子云山上打造几个世界第一:一是在寺庙旁的丹霞岩石上凿一个世界最长的睡佛;二是在上山的栈道边塑造千尊佛像;三是......很神奇的是主持的祖堂案桌上摆放的一尊黑炭一样的有点木雕感觉的塑像,主持介绍说,那是他三年前做的肉身佛,是用一个到庙里善终的老太婆的肉身做的。塑像旁摆放了两张老太婆的照片,老太婆慈眉善目的样子,但无法让人相信的是主持怎么做到的将那什么后弄成盘腿打坐姿势然后密封在罐子里,三年后开封成就了案桌上的塑像?简直难以置信。 看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