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6666|评论: 43

[乡镇风采] 多元文化的融合──灵山巴灵寨新建寺庙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13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古往今来的寺庙,一座山或一个景点区的寺庙就是某一个宗教门的寺庙群,如山西五台山、河南嵩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海南三亚南山等等,都是佛教的寺庙群;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等等,都是道教的寺庙群;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安定门内的孔庙、南京夫子庙、上海嘉定孔庙等等,都是儒教的寺庙群;还有我们平昌县城的佛头山是佛教的寺庙群,五木南天门则是道教为主体。这些都是某一宗教及其文化的集中体现,没有或少有其它教门的内容。与前面这些常例完全不同的是灵山巴灵寨的寺庙群:2012年以前的寺庙基本上是佛教的内容,但寺庙建筑和塑像水平甚低,防护设施简陋,不安全的隐患甚多。经过近两、三年的重新打造、整修,寨上重修了寺庙,菩萨再塑了金身,悬崖周边装修了坚固的护栏,建成了多个殿堂构成的寺庙群,并创新地将佛教、道教、儒教融为一体,形成了佛、道、儒、医和古今文化的协调融合:
     佛教方面一是大雄宝殿,殿内正面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两侧是十八罗汉。二是大圣殿,供奉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是花果山上的石头中崩出来的妖猴,出世后不属哪个教,后来去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了菩提祖师学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仙术,这时期他是道教中的人物,后来因大闹天宫,触犯天条,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由唐僧解救出来,经观音菩萨点化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成得正果,被佛祖封为战斗胜佛,便成了佛教中的人物。在所有佛教寺庙中把孙悟空专殿供奉,巴灵寨似为首创。
      佛教是源于古天竺国、唐代称西域、现代叫印度的宗教,西汉时期传入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外来宗教。
道教方面就较多了,一是玄祖殿,殿内供奉玄祖。玄祖就是老子,嘿嘿,这里居然供奉着老子!当然这不是我,是著《道德经》那位古代著名哲学家李耳,字伯阳,道教尊他为始祖。当然,玄祖究竟是谁,神学界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指老子,又称犹玄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另一种说法指玄黄老祖,简称玄祖.是传说中远古九大补天神人之一。二者都是道教中的始祖类人物,但老子李耳是有史实的,玄祖应为老子。
       二是玉皇殿,供奉并排而坐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这是人们很熟悉的仙界最高权力的夫妻了,其他神仙除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外,似乎都是单身汉或独身女或者非男非女了。
      三是财神殿,供奉财神菩萨。世人奉祀的财神,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降瘟剪疟,保命解灾,故人称”赵公元帅功莫大焉”。凡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民间奉其为财神。还有文财神和武财神,文指公正无心的商朝承相、纣王的叔父比干;武指春秋战国时的越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生财有道的大商家陶朱公范蠡。巴灵寨财殿神殿供奉的应是赵公明。
      四是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神祗之一,是掌管世间文运和考试的星宿(文昌星)类神仙,也是读书人祀奉的神祗之一。有关文昌帝君的传说甚多,这里不必赘述,但据道家经典记载,文昌帝君的前身是咱们四川老乡,即晋朝晋武帝时某年二月初三出生的四川梓潼人,名叫张亚,梓潼县至今还有很多文昌帝君的遗迹,尤其文昌庙更为壮观。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宗教。
    儒教方面有夫子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圣人。这是教书人和读书人的祖师爷。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有着严格的中国文化特点,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先秦被称为道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后来为了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没有被老子料到一样)。……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天坛、宗庙、宗祠、文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还有医药方面的殿堂药王殿,供奉唐代大医药学家药王菩萨孙真人孙思邈。本来佛、道、儒三教都有医学的内容,不少高僧、道士、儒学家也是医药治病高手,孙思邈则是我国历史上精通佛、道、儒三教,把医学与多学科密切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医药学家,他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不少佛家、儒家、道家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与药物,体现了融佛、道、儒、医为一体而发展医学的创新精神。孙思邈晚期离开长安皇宫,隐入太白山,他那”孙真人”的道家名号却流传至今。
     北门之下还有当代当地籍政界名人liudaoping二0一二题词的石刻:
  “巴灵台,雄峰耸,群山拥,仰望三步两桥为谁拱?济苍生,盖世功,千古颂,恰是悠悠万事为民重。”
     建寺庙,分教门供菩萨,是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传道说教的一种形式,也是现代发展旅游挪动经济的手段。巴灵寨在新建过程中把佛、道、儒宗教文化、医药文化和现代文化协调地融为一体,有力提升了巴灵寨旅游景区的层次,对挪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6/1/13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53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24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504_conew1.jpg

DSC02505_conew1.jpg

DSC02506_conew1.jpg

DSC02507_conew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26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508_conew1.jpg

DSC02509_conew1.jpg

DSC02510_conew1.jpg

DSC02512_conew1.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28 | 显示全部楼层
DSC02520_conew1.jpg

DSC02523_conew1.jpg

DSC02524_conew1.jpg

DSC02515_conew1.jpg

发表于 2016-1-13 16:35 | 显示全部楼层
巴陵台确实是巴山蜀水一绝!巴陵台赋也有较高文学价值,通篇贯穿着道家五行对应,天地人三元感应的理念。本来,唐朝重佛教,轻蔑道教,明清也基本如此,孙猴子本事道家菩提祖师弟子,给他一个逆天的罪名,被佛教镇压后皈依佛教为正果——斗战圣佛也居然对罗汉勒索金钵盂才发放经书,熟视无睹,无动于衷了。原来这就是“正果”!他嫉恶如仇,一路降妖伏魔的性情没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婉婷玉笛 发表于 2016-1-13 16:35
巴陵台确实是巴山蜀水一绝!巴陵台赋也有较高文学价值,通篇贯穿着道家五行对应,天地人三元感应的理念。本 ...

谢谢增补及评述:victory:!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3 17:01 | 显示全部楼层
婉婷玉笛 发表于 2016-1-13 16:35
巴陵台确实是巴山蜀水一绝!巴陵台赋也有较高文学价值,通篇贯穿着道家五行对应,天地人三元感应的理念。本 ...

受教鸟!

发表于 2016-1-13 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佛家讲究的是与人为善,不争,不夺,讲究的是一个忍字;而儒家是存天理,灭人欲,(当然,从本质上来说,儒家的大义是一个仁字,但是从宋朝开始,就变成了腐儒,变质了。)
所以,在当时的统治者眼里,佛家是必要存在的,平民百姓听从佛理,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百姓的防抗心,杜绝了叛乱的可能性。所以,当时的社会是很欢迎佛教进入的。

发表于 2016-1-13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以佛教为例子说明楼主的问题:一,统治阶级怎样修改佛教教义以利于自己的统治的。佛教传入中国之初,有许多教义和中国统治者的要求是矛盾的。比如孝道思想的冲突就是一例。中国社会的特点是宗法社会,家国同构,国是家族的放大,对国尽忠与对家尽孝是一致的,因此中国统治者特别强调忠孝的思想,试图通过道德上把对父母的孝与对皇帝的忠有机地联系起来,从而确保人民对自己统治的认可和社会稳定,而佛教则强调四大皆空和人人平等,显然二者是对立的。佛教自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传入中国以来,统治者对其“不孝”的非难就一直没有停止过,许多人认为,佛家不讲君臣父子,背离孝道。认为佛门弟子,违背父母意愿,辞亲别祖,不娶不嫁,绝嗣无后,大为不孝。后来,在统治者的直接和间接干预下,佛教不得不对自己的教义作了很多修改,以适合中国统治者的口味,第一,接纳孝道思想,并把孝道纳入到佛教伦理体系中,佛教认为孝可分为三种层次:一般的奉养父母,使父母免于饥寒,只是小孝;功成名就光宗耀祖,使父母光彩愉悦,是为中孝;引导父母趋向正信,远离烦恼恶道、了生脱死,使宗亲得度,永断三途展转之苦,才是上上大孝。第二,修改佛教众生平等的思想,改为人皆有佛性,在成佛面前人人平等,这样淡化了众生平等的政治含义,使其仅局限于道德方面。这样的教义对统治者就没有任何威胁了。这样一来佛教越传播越对统治者的统治有利。二,统治者怎样消灭佛教教权,使其从属于王权的,并变成王权的一部分的。在印度,佛教代表一种至高无上的神权,当它传入中国时,一开始也表现出藐视皇权的倾向。然而,发展的结果却是被皇权收服。皇权一开始先是经济上介入佛寺的建设,包括布施,修建寺庙,建石窟雕刻,掌握了佛教的经济命脉,后是从政治上介入,以对佛寺管理的名义,加强控制,直到对不听话佛教徒任意屠杀。在中国佛教史上,曾经发生了四次较大的灭佛事件。这就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后周世宗灭佛。灭佛的结果,是佛教从此不介入政治。佛教的职能发生改变,佛教越来越关注现实以外的内容,佛寺成为政治精英中竞争失败者的逃避场所。后来,官场失意者多遁入空门,佛教的劝化,使他们放弃斗争的念头。政治精英的反抗瓦解了,这样社会就减少了诸多震荡,统治者也少了许多麻烦。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17:25 | 显示全部楼层

欢迎版主赏光、指正!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3 1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战先生是德艺双馨的先生,不必如此客气,网络里交流切磋而已,不敢接受指正一说。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1-13 18:26
瞎胡搞!!!

2015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1-13 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巴灵寨,乃古今中外文化荟萃之所!此文非常值得收藏,对了解宗教文化之源与流,大有裨益。谢谢战先生分享!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快跑快跑 发表于 2016-1-13 17:06
佛家讲究的是与人为善,不争,不夺,讲究的是一个忍字;而儒家是存天理,灭人欲,(当然,从本质上来说,儒 ...

谢谢朋友!本文只谈巴灵寨新建寺庙群的诸教杂柔,各大教主会合于此,只要他们不打架就行;P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0:49 | 显示全部楼层
敢爱敢恨 发表于 2016-1-13 17:33
战先生是德艺双馨的先生,不必如此客气,网络里交流切磋而已,不敢接受指正一说。

版主客气了
握手.gif

 楼主| 发表于 2016-1-13 20:50 | 显示全部楼层
寂寞孤洲 发表于 2016-1-13 18:31
巴灵寨,乃古今中外文化荟萃之所!此文非常值得收藏,对了解宗教文化之源与流,大有裨益。谢谢战先生分享!

谢谢朋友点评!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1-14 08:11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佛教仅仅是一个文化符号了,但是它的悲悯、祛孽还是有道德指路标牌作用的。

发表于 2016-1-14 08:1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的佛教金钱化了

发表于 2016-1-14 10:1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6-1-14 10:51 | 显示全部楼层
佛教被植入了巫教后,变味了!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