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来的寺庙,一座山或一个景点区的寺庙就是某一个宗教门的寺庙群,如山西五台山、河南嵩山、安徽九华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海南三亚南山等等,都是佛教的寺庙群;四川青城山、湖北武当山、江西龙虎山、安徽齐云山等等,都是道教的寺庙群;山东曲阜孔庙、北京安定门内的孔庙、南京夫子庙、上海嘉定孔庙等等,都是儒教的寺庙群;还有我们平昌县城的佛头山是佛教的寺庙群,五木南天门则是道教为主体。这些都是某一宗教及其文化的集中体现,没有或少有其它教门的内容。与前面这些常例完全不同的是灵山巴灵寨的寺庙群:2012年以前的寺庙基本上是佛教的内容,但寺庙建筑和塑像水平甚低,防护设施简陋,不安全的隐患甚多。经过近两、三年的重新打造、整修,寨上重修了寺庙,菩萨再塑了金身,悬崖周边装修了坚固的护栏,建成了多个殿堂构成的寺庙群,并创新地将佛教、道教、儒教融为一体,形成了佛、道、儒、医和古今文化的协调融合: 佛教方面一是大雄宝殿,殿内正面供奉佛祖释迦牟尼如来佛、两侧是十八罗汉。二是大圣殿,供奉齐天大圣孙悟空。孙悟空是神话小说《西游记》的主人公之一,是花果山上的石头中崩出来的”妖猴”,出世后不属哪个教,后来去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了菩提祖师学了七十二变和筋斗云的仙术,这时期他是道教中的人物,后来因大闹天宫,触犯天条,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后由唐僧解救出来,经观音菩萨点化皈依佛教,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成得正果,被佛祖封为战斗胜佛,便成了佛教中的人物。在所有佛教寺庙中把孙悟空专殿供奉,巴灵寨似为首创。 佛教是源于古天竺国、唐代称西域、现代叫印度的宗教,西汉时期传入我国,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外来宗教。 道教方面就较多了,一是玄祖殿,殿内供奉玄祖。玄祖就是老子,嘿嘿,这里居然供奉着老子!当然这不是我,是著《道德经》那位古代著名哲学家李耳,字伯阳,道教尊他为始祖。当然,玄祖究竟是谁,神学界尚有争议,一种说法指老子,又称犹玄圣。 宋· 孙光宪 《北梦琐言》卷一:“玄祖之道,用慈俭为先;素王之风,以仁义是首。”另一种说法指玄黄老祖,简称玄祖.是传说中远古九大补天神人之一。二者都是道教中的始祖类人物,但老子李耳是有史实的,玄祖应为老子。 二是玉皇殿,供奉并排而坐的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这是人们很熟悉的仙界最高权力的夫妻了,其他神仙除了土地公公土地婆婆外,似乎都是单身汉或独身女或者非男非女了。 三是财神殿,供奉财神菩萨。世人奉祀的财神,影响最大的当推赵公明。据《三教搜神大全》载,赵公明神异多能,变化无穷,能够驱雷役电,降瘟剪疟,保命解灾,故人称”赵公元帅功莫大焉”。凡买卖求财,只要对赵公明祈祷,便无不称心如意,故而民间奉其为财神。还有文财神和武财神,文指公正无心的商朝承相、纣王的叔父比干;武指春秋战国时的越国杰出政治家、思想家、战略家、生财有道的大商家陶朱公范蠡。巴灵寨财殿神殿供奉的应是赵公明。 四是文昌殿,供奉文昌帝君。文昌帝君是道教神祗之一,是掌管世间文运和考试的星宿(文昌星)类神仙,也是读书人祀奉的神祗之一。有关文昌帝君的传说甚多,这里不必赘述,但据道家经典记载,文昌帝君的前身是咱们四川老乡,即晋朝晋武帝时某年二月初三出生的四川梓潼人,名叫张亚,梓潼县至今还有很多文昌帝君的遗迹,尤其文昌庙更为壮观。 道教是土生土长的国产宗教。 儒教方面有夫子殿,供奉大成至圣先师孔老夫子孔圣人。这是教书人和读书人的祖师爷。 儒教又称“孔教”“圣教”,有着严格的中国文化特点,是中国文化的中心思想。先秦被称为道教,以“儒家思想”为最高信仰。后来为了和崇尚黄老列庄等道家思想的道教区分,从南北朝开始叫做儒教又被称作圣教,跟佛教、道教并称为三教。儒教是中华民族土生土长的宗教 ,儒教是礼乐文明的代表,上古宗教的直接继承者。儒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宗教,凡是生活在中国这块古老土地上的各民族,包括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如北方的辽、金、元,西夏及清,历代王朝都以儒教为国教,孔子为教主(这是孔子生前没有料到的,正如老子被道教奉为教主没有被老子料到一样)。……儒教利用政教结合的优势得以成为国教,儒教的神权与皇权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天坛、宗庙、宗祠、文庙是儒教徒活动的场所。“儒学”、“儒家”、“儒教”这些概念要分清。儒学作为一种学说,儒家作为一个阶层,儒教作为一种信仰,三者相同也不同需要区分开来。 还有医药方面的殿堂药王殿,供奉唐代大医药学家药王菩萨孙真人孙思邈。本来佛、道、儒三教都有医学的内容,不少高僧、道士、儒学家也是医药治病高手,孙思邈则是我国历史上精通佛、道、儒三教,把医学与多学科密切结合并应用于临床的医药学家,他的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千金翼方》中记载了不少佛家、儒家、道家养生、防病治病的方法与药物,体现了融佛、道、儒、医为一体而发展医学的创新精神。孙思邈晚期离开长安皇宫,隐入太白山,他那”孙真人”的道家名号却流传至今。 北门之下还有当代当地籍政界名人liudaoping二0一二题词的石刻: “巴灵台,雄峰耸,群山拥,仰望三步两桥为谁拱?济苍生,盖世功,千古颂,恰是悠悠万事为民重。” 建寺庙,分教门供菩萨,是一种宗教文化现象,是传道说教的一种形式,也是现代发展旅游挪动经济的手段。巴灵寨在新建过程中把佛、道、儒宗教文化、医药文化和现代文化协调地融为一体,有力提升了巴灵寨旅游景区的层次,对挪动当地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2016/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