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484|评论: 0

[法制网]《我的5.12》《东河口地震遗址发展旅游经济的启示》(文字类银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6-26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孩子,别哭,有老师陪着你,去天堂的道路,你并不孤单。”作为一名职业导游,这段刻在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里的石刻,她每天不知要念上多少遍,可我还是看到她的眼中有泪光一闪,我的心随之抽作一团。


    5?12’特大地震,东河口山体崩塌,山下184户村民、过往行人、东河口小学师生等,共计780余人,被掩埋在100余米的地下。从陈列在露天公园的照片上可以直观地看到,从天而降的滚滚泥沙,活生生地吞噬了一个曾经多么秀美而充满生机的山村。


    在震后救灾时,挖掘者们惊异地发现,在天崩地裂的瞬间,东河口小学的一名老师用自己的身体,紧紧护卫在两名孩子的身前,虽然师生都没能幸免于难,但死者用血肉之躯,留下了人间最美好的绝唱。

 
    一位作家感动于此,写下了本文开头的那句话,并被刻在了地震遗址公园的石刻上,每当游人到来之际,导游都会向人们讲起这段令人刻骨铭心的故事,让后来人感受到从无边黑暗的地层深处、从一名最普通的小学老师身上,放射出的人性的温暖和光辉。


    今天恰逢5月11日,地震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作为网络媒体灾区行记者团法制网记者,我看到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里人头攒动,大型纪念音乐现场会正在举行。在刻满震灾遇难者姓名的黑色大理石祭祀台上,金灿灿的菊花堆成了小山,经久不散的哀乐寄托着浓浓的悲思之情,激越的歌声又表达出对建设美好新家园的期待和憧憬。


    由于地质专家一再警告,东河口附近不能再住人,因为山体崩塌之后,留下很大裂隙,随时可能发生次生灾害,所以当地政府决定对东河口的村民进行整体移民,利用地震遗址带动发展当地旅游经济。


    位于四川广元市青川县的东河口,由此成为汶川地震后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2008年11月12日开园,是汶川大地震中,地质破坏形态最丰富、体量最大、地震堰塞湖数量最多最为集中、伤亡最为惨重的地震遗址群。


    在导游小姐生动的引领和描述之下,可以看到巨大的泥石划痕自上而下,在山坡上逼真地写下了“青川”二字,被称为“天书青川”奇景。另外,由山上飞行两公里落在山脚下的一块小山似的巨石、庇护部分师生逃生的大梨树和一间奇迹般幸免于难的民房都历历在目,令人叹为观止。


    导游小姐告诉我们,公园建成后,在短短的几个月时间内,东河口就吸引了包括国际游客在内的30多万人次,遗址公园不仅解决了当地几百人的就业,开园后,青竹江沿线的农家乐和餐饮接待点已全部恢复营业,带动沿线30余户农家乐月均增收5万元以上。


    采访感言:5.12一周年,49家网络媒体,8天行程2000余公里,走遍川蜀受灾最严重的6个地区。


    看到了国家主导下、18省倾力援建灾区创造的奇迹——高标准的道路、医院、学校和工业园区正在兴建或已建成;看到了“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不等不靠、枣树精神的旗帜,在火热的建设工地上高高飘扬;看到了灾区人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智慧——有的搬出板房喜迁新建房;有的结婚生子,重新开始生活;还有像东河口这样,变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发展震区旅游经济,抓住机遇争取更大发展空间。


    一转身,车窗外的杉林已经不知去向;一转身,亲人走远新坟墓草青青。一转身,废墟上顽强地伫立起不倒的精神;一转身,擦干泪水的孩子们又唱起了拨动心弦的歌。


    震后的灾区,生活仍在继续,人们把哀伤、把思念,深藏在心里。伤痛既然已经存在就无法回避,有一种平静其实是蕴含力量;有一种继续其实是惊天告白——“任何困难都难不倒英雄的中国人民!”
 

    法制网记者  王宇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