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平昌论坛
›
转帖:不是学生冷血,而是教育贫血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1662
|
评论:
1
[教育天地]
转帖:不是学生冷血,而是教育贫血
转帖:不是学生冷血,而是教育贫血
[复制链接]
寂寞孤洲
寂寞孤洲
当前离线
积分
32478
发表于 2016-1-19 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不是学生冷血,而是教育贫血
(2016-01-19 00:32:49)
[url=]
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转载
▼
[/url]
分类:
时评
17日,一则《江苏女教师监考中去世》在微信朋友圈被大量转发。该文称,正在考试的初中生在目睹自己老师最后挣扎呻吟时,仍平静地做完题;该文认为,对于这样的突发性疾病,如果抢救及时,年轻的老师的生命本来是可以挽回的。事发学校江苏泰兴济川中学校长杨军表示,事实真相与上述传闻有所出入,“事实是,学生第一时间发现了老师生病,并通知了隔壁班的老师”。(《京华时报》1月18日)
老师生命危在旦夕,学生还在平静地答题……这个对比鲜明的场景足以佐证朋友圈文章中所言“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弥漫于朋友圈的愤怒可想而知。但真相往往扑朔迷离。学校回应孩子们并不是冷血动物,“当时吴萍老师坐在教室的最后面,所有学生背对老师”,所以“目睹老师挣扎呻吟”不成立;而孩子们在发现老师生病后,“第一时间”作出了正确的反应。随后新华社记者的调查证实了校方的说法,并指出“轻率地给孩子戴上冷血的帽子,不仅违背了事实本身,更忘记了保护幼小心灵的社会责任”。
似乎又是一则“反转”新闻,某些自媒体为了博取眼球,罔顾事实真相,刻意制造话题;年轻的音乐女教师猝死令人痛惜,但这只是一起偶然性事情,孩子们没有错,学校也没有错。可以引为佐证的还有相关新闻中埋下的一个伏笔:去年下半年体检,吴老师被发现“心律不齐”,但没有引起她本人的重视。然而这就是一切吗?
很难说流传于朋友圈的文章就是“假新闻”。虽然“目睹老师挣扎呻吟”的描述明显失实,但基本事实并无太大出入,即监考老师突发疾病时,正在答题的孩子们浑然不觉,等考完试发现老师情状有异时,已无力回天。此外,所谓“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并不是指责孩子,而是直指应试教育,所以“轻率地给孩子戴上冷血的帽子”这一论断不能成立。那么,问题出在哪儿呢?
不是孩子们太冷血,而是孩子们太专注。有些细节足以说明问题:一些学生听到了老师的呻吟,但“根本没有往严重的方向想”——是没有能力想,还是没有时间想?这个时候只要有一个学生回头,就会看见老师两眼圆睁、口吐白沫,接下来的情形就会大不同。一场普通的期末考试,让孩子们无暇环顾左右、前瞻后顾,可见孩子们的注意力是何等集中,考试压力是何其之大。校方所谓“第一时间”,又是怎样的“第一时间”?直到广播里叫收卷时,学生才发现监考老师没有站起来收卷子,于是“第一时间”通知了隔壁班老师……
朋友圈发文的是一位学生家长,他为自家孩子的冷漠感到痛心,并且不能理解“女儿会为了家里一只狗狗死了而痛苦,会因为看到蒸螃蟹觉得螃蟹可怜而拒绝吃螃蟹……可今天面对自己的老师离去,竟然这样麻木”。其实这很好解释——家里狗狗死了,女儿没有在考试,蒸螃蟹的时候,女儿没有在考试,这些时候孩子有足够的心灵空间来释放人性的柔软;而当孩子在考试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她的眼中只有必须争分夺秒才能答完的试卷,心中只期待一份光彩夺目的成绩单,对周遭发生的事情已经视若无睹、充耳不闻了,完全进入“忘我”状态,即便感觉有异常,也做不到“往严重的方向想”。
我们的孩子从来都被告知,考试成绩是最重要的;他们没有被告知,生活中有些事情和考试一样重要,甚至比考试更重要,比如亲情、友爱以及一个人的生命,为了这些,完全可以放弃一场考试。
所以,尽管朋友圈文章部分失实,我依然认同作者的观点,即应试教育毒害了学生,让学生在某个特殊时刻变成了“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当然,不能指责学生“冷血”,实际上从头至尾也没人真正指责学生“冷血”,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其实是教育“贫血”。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敢爱敢恨
敢爱敢恨
当前离线
积分
47004
发表于 2016-1-19 15:41
|
显示全部楼层
尽管朋友圈文章部分失实,我依然认同作者的观点,即应试教育毒害了学生,让学生在某个特殊时刻变成了“冷血无知的考试机器”。当然,不能指责学生“冷血”,实际上从头至尾也没人真正指责学生“冷血”,这件事所反映出来的,其实是教育“贫血”。
基本赞同这个观点,理由是,教育本来是教人、育人的事业,首要是教育孩子做一个真正的人,其次是在求知上有求真知的精神和毅力。而曾几何时,教育变身为求生活职业的途径,所以,在做人方面的“武功”遭废弃,学生在迷茫中望前路而渐次冷漠……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心灵鸡汤
营山论坛
2015年优秀网友
最佳新人
注册后积极发帖的会员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