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是“十二五”收官之年、“十三五”谋划之年。
在这关键一年,德昌县委、县政府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主动应对诸多不利形势,积极把握新常态、适应新常态,使得全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明显改善,社会大局和谐稳定,为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坚实基础。
成就一:改革创新有序推进,发展动力明显增强
德昌县全面推进各项改革,创新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教育、医疗卫生、食品药品、就业创业、社会保障、计划生育等社会事业改革。全县加快发展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培育壮大农业龙头企业20户,新增农民合作组织134户、家庭农场444户(工商注册37户)。同时,开放合作不断深入,引进项目9个,到位资金27.8亿元,与四川农业大学等院校开展农业、林业、文化、旅游等战略合作,达成10亿元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PPP合作框架协议。
2015年,全县64个重点项目有力推进,使发展基础不断夯实,新(改)建通乡油路49公里、通村通畅公路90.1公里、通社入户道路300公里,建设幸福美丽新村13个,新建农村住房3495套,改扩建6273套,传统村落保护224户。
成就二:产业转型成效明显,发展质量稳步提升
工业转型步伐加快,逐步实现由传统高耗能企业向钒钛稀土新材料及高端装备制造业转型升级,以扩容增量、提质增效为核心,“稳增长、调结构”目标基本实现。2015年完成工业投资30.74亿元、技改投资10.11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73亿元。
特色农业稳步发展,克服前旱后涝不利气候影响,实现粮食总产9.2万吨,烟农收入3.05亿元,蚕桑收入1.45亿元,被国家蚕学会授予“中国生态果桑之乡”称号,蔬菜产值4.06亿元,林果收入3.6亿元,畜牧业产值8.9亿元,累计转移输出劳动力6.31万人,劳务收入9.35亿元。创建核桃、枇杷、草莓3个产业科技园区;“德昌桑椹”、“建昌板鸭”成功创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现代服务业快速发展。加快发展乡村旅游,强化旅游宣传营销,央视和省台3次播出德昌乡村旅游节目,成功创建州级旅游标准化示范县和国家3A级景区傈僳水寨,旅游收入8.98亿元,增长55.0%,服务业增加值20.3亿元,增长14.8%。出口创汇300万美元。
成就三:民生改善不断推进,社会事业加快发展
2015年,德昌县持续关注民生,强化投入保障,十项民生工程、十六件民生大事全面完成,民生工程投入3.8亿元。全县减少贫困人口2281人,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5%,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顺利通过省州政府督导评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现历史性突破、跨越式提升,完成11个乡镇卫生院、88个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新农合参合率99.96%,新建农民体育健身场所38个,完成林业棚户区改造343套,新建保障性住房150套,淘汰落后产能企业6户,实施土地整理10.1万亩,重大地质灾害工程治理17个,连续9年实现“零伤亡”,角半沟获“全省十大最具潜力森林康养目的地”称号,全县森林覆盖率68.4%。
成就四:政府建设不断加强,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一年来,县政府不断深化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成立县政府行政复议委员会和法律顾问团,坚持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清理优化行政权力清单6207项,依法行政创建稳步推进,县公安局被命名为“全省依法行政示范单位”。
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工作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监督,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98件,满意率98.8%;办理政协委员提案63件,满意率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