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新闻网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鉴宝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大话四川论坛
›
绵阳论坛
›
普贤菩萨慈训(分享)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538
|
评论:
0
[群众呼声]
普贤菩萨慈训(分享)
普贤菩萨慈训(分享)
[复制链接]
亲人37
亲人37
当前离线
积分
114
发表于 2016-1-23 22:15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大行能仁普贤菩萨慈训
天地有慈心,日月合明,万物生生不息。父母之慈心,出之于天性,顺乎自然,此为慈也,此为爱也。或曰:“子孝爱父母曰慈”。父母有慈心,不辞劬劳,养育儿女,为人子亦当有发之于内心之慈爱报答之。知恩必报,仁也;有恩不报,不仁也。
慈悲者,不忍杀其生,不忍食其肉,顺其自然而生长,此谓之仁,以慈悲爱人,济世,利人,悯人之生存者也。孟子曰:“君子闻其声而不忍食其肉,见其生而不忍见其死,是以君子远庖厨也。”夫不忍杀生之德,仁慈之心也。有慈爱之人,必有容忍之心。俗语曰:“一点慈爱,不但是积德种子,亦是积福根苗,一念容忍,不但是无量德器,亦是无量福因。”神圣仙佛皆有慈悲之心,以度人济世为美事,如地藏王菩萨发了宏大之愿,要度尽地狱鬼卒。故吾劝众生要处处存有慈悲恻隐之心,度人济世,汝之子孙永昌矣。
道场修子不论皈依任一教门,绝无教导修行之人违背此一菩萨道者,故此一大乘法要,应已是普天下各宗脉修子均一体认同而遵循之要义。
修行之法虽多,惟其内容不外乎修身与修心也。修行者,亦有品位之差别,依增一阿含经分上、中、下三品。最下者:“身行道而心不随。”为表面上虽表现很慈悲,口言很动听,态度亲切,好似德行高超,道貌岸然,而其实却是满口仁义道德,而满腹内尽是杀、盗、邪、淫也。中等者:“心行道而身不随。”为外观虽不起眼,而其内心却很仁慈,也真正很有道德。上等者:“身行道、心也行道。”则身心内外一致,此为最上等修行之目的,在于磨练意志之坚定,锻炼体魄,使身体健康,精力充沛也。
佛教主张众生皆有佛性,在本性中具足般若大智,无缘大慈,众生能精进修持,自性光明,即可成佛。故六祖惠能禅师曰:“自性本自清净,自性本不生灭,自性本自具足,自性本无动摇,自性能生万法也。”人人若能自觉觉他,行之有恒,导以大智大慈大悲行之,则莲花佛国,指日可期也。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
一者礼敬诸佛,二者称赞如来,三者广修供养,四者忏悔业障,五者随喜功德,六者请转法 轮,七者请佛住世,八者常随佛学,九者恒顺众生,十者普皆回向。
一、礼敬诸佛:
因为众生都是未来佛,所以对每一个众生都应该礼敬。不管对方给什么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脸色,耐得起别人的坏言语、坏声音,不改变自己的礼敬,不改变自己的慈悲欢喜。礼敬诸佛要念念相续,要没有疲厌的感觉。可是说实在的,当我们礼敬心被人家浇了冷水之后,很少有不疲厌的,很少有能够相续下来。 不管对方是什么样的表情、脸色语言,要都能善于护持、护念自己礼敬诸佛的心。
二、称赞如来:
就是称赞众生的佛性,本有的性德。众生都有佛性,也都有合于佛性的言行举止,就很真诚地称赞。还有经常念南无阿弥陀佛,也就是在赞叹佛的无量光无量寿、无量清净慈悲、欢喜。
三、广修供养:
很广泛地用身、口、意,用物质、精神,来供养大众,供养诸佛,乃至一切众生。最重要的是,用欢喜的笑容,这是最难得的供养。用广大的欢喜心来供养,不管为什么人做什么事都很欢喜,很欢喜的用体力来供养,很欢喜的用语言来引导大家一起行善,解开大家的烦恼,这是语言的供养。
四、忏悔业障 :
真正的忏悔就是知道错了,永远不再犯。 当知道某一件事应该怎样做才对,就会立刻很欢喜的改正。总是说自己不会、自己不好,不会去说别人不好。
五、随喜功德:
别人有什么功德,很欢喜地参与,很欢喜地称赞,很欢喜地投入。随喜功德是最便宜容易修的,因为别人可能是费很大力量,我们只深心真诚,一念随着他欢喜,为他庆幸——庆喜他以此功德早成佛道,广度众生,就等于和他同等功德,别人修功德就好比在放光明,这是何等美好容易!然而世人常被嫉妒心所障碍,宁可受妒火的煎熬,不肯随喜称赞,这就好比:别人放光时,自己偏偏躲到一个阴暗恶臭的角落。这是多么不幸的可怜人!
六、请转法 轮 :
就是请善知识讲演佛法。更深一层的意思是在内心常常都运转着佛法。用佛法的轮子碾平一切的烦恼,这是请自己内心的佛来转法 轮。听到善言,能够常常在内心起作用,运用自如,很多人内心常常生烦恼,好象内心常常转着垃圾车,常转法 轮,让自己让别人都很欢喜。
七、请佛住世:
表面的意思是请求佛陀,请求菩萨、善知识能够常住在世间。而深一层的意思,是当我们内心的贪念、生气、愚痴,这些烦恼生起来,可能说是我们内心的佛灭度了;而如果戒定慧生起来的时候,就是佛又出世了。所以请佛住世,也就是保持戒定慧常在心中。我们平常人动不动就爱发脾气,就容易起贪心,处处都不明因果。当我们生气的时候可说我们的欢喜佛、慈悲佛就灭度了。欢喜佛能够常常住世,不起贪嗔痴,常常保持佛在心头,这就是请佛住世的大愿啊!
八、常随佛学:
就是经常跟随佛学习,佛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佛怎么说,我们就怎么说。只要听到一句佛法,就尽心尽力的把它实行出来。“会讲的人,不如会听的人,会听的人不如会做的人,就是做个会认真去做的人,而且做得非常的欢喜。
九、恒顺众生:
每一个人都有对自我的执着,认为自己是对的,是好的,所以不肯顺从别人。恒顺众生就是要转变,消除掉我们自我的坚固执着。有的人虽然能力很好,但是一开口就是拂逆别人的意思,一开口就和人唱反调,好象要唱反调才能够表示自己比别人高一筹,其实只有表现自己的“我执”坚固,没有包容性。菩萨的心很柔软,包容性很大,就象海能够容纳百川,也能够随顺众生,因为随顺就给人欢喜、给人方便就能够随顺众生、教化众生。就要有这样的特色,心地、言语都非常的柔软,让大家都欢喜接受。
十、普皆回向:
就是从第一愿到第九愿所修的功德,完全的回向给众生,希望众生同生极乐国,一起都成就佛道。在生活中,靠着念一句阿弥陀佛,就可以把这些都实行出来。
五戒十善:
五戒者,戒杀、戒盗、戒淫、戒妄、戒酒。十善者,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嗔、不痴。世之修者,如若五戒、十善不能修之、持之,即便念破佛号亦枉然,累劫、累世落入六道轮回,生生世世,求出苦之无期也。
第一、不杀生
凡是有生命的动物,都不能故意杀,教他杀,随喜赞叹杀。当念众生如父母,如同六亲眷属,如同自己身体,等无差别。不但如此,更应对一切众生,常起慈悲爱护之心,常护生,常放生。
第二、不偷盗
对公共财物,私人财物、庙堂之四方财物,不得不给而自取,更不能侵占,或窃取,或诈取,乃至违反世间法令贪污舞弊等。修行者应做到不自盗,不教他盗,不见盗随喜,廉洁自重之操守。
第三、不邪淫
在家居士,除正式配偶外,不可与他人有任何淫秽行为。经云:"生死根本,欲为第一。"此戒可从修不净观着手,并多念佛号,避绝犯缘。
第四、不妄语
妄语有四:一者妄言,谓口是心非,欺诳不实。二者绮语,花言巧语,伤风败俗。三者恶口,骂辱毁谤,恶语伤人。四者两舌,向此说彼,挑拨是非。若是为了自己的私利而说假话,打妄语,应立即忏悔,不可再犯。
第五、不饮酒
修行者除因重病,非酒莫疗者,应滴酒不沾。因为酒易迷人心窍,失人智慧,更有者因酒胆而造杀生、偷盗、邪淫、妄语之事故,甚至犯法丧生。因此,既要修行就应防患未然,持守不饮酒戒及远避一切麻醉性毒品。
戒的精神在于存心之善恶,心若纯善,即入于定的层次,而且是正定的功夫,定力若深厚且持久,便可启发出智能的功能。因此,若能从自心的净化着手努力,让心不受颠倒梦想的烦恼所动,则心既清净,所处的环境亦无处不清净也。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