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4日在京举行的全国文化厅局长会议对今年的文化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不少都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其中提出,2016年,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 步伐将进一步加大,其中之一是继续打造和运用好“欢乐春节”文化品牌,不断扩大覆盖面、着力提高质量和影响力,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1月9日 《贵州日报》) 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确实应该成为一项重要议题和行动。“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春节是中华民族最为隆重的传统节日,在我国先秦时期的文献典籍中,都能找到春节的“蛛丝马迹”。因而不少专家指出,中国春节在世界上也是历史最悠久的节日,也就具有了一定的世界意义。 在地球成了一个“村”的时代,世界各国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我们既要“引进来”也要“走出去”我们既要了解和吸收世界先进科学、文化成果,也要及时把自己的科学技术、人文成果、文化元素,以及世界观与价值观传播出去。推动中国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则有助于我们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民族形象,有助于传播我国的先进文化、核心价值观,提升中国话语权。 从微观层面说,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愚人节等洋节的中国化,且日趋受宠,也在情势急迫地倒逼我们将中国节洋化、全球化。中国节与洋节并不是你死我活、水火不容的关系,洋节的中国化是文化输入,中国节的全球化则是文化输出。春节等中国节走出去,能使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更为流光溢彩。 推动春节成国际性节日已有广泛群众基础。正如加拿大联邦政府一位国会议员所说,“中国春节总是伴随着浓浓的亲情,当然还有热闹的鞭炮声和绚丽的焰火”,“不管时代怎么发展,人类的情感和心灵始终是相通的”。我们相信,当春节成为国际性节日,那种中国式欢乐是一些洋节无法比拟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