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8980|评论: 0

[群众呼声] 春节“恐归”,是什么使然?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6 17: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没逢佳节倍思亲”一到春节,就会有人就不顾一切地往家奔,什么也阻隔不断,却也有人在犹疑恐归,不愿意回家的原因则千奇百状。最近,民政部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公布的一份调查显示,70%的受访者表示“为春节回家而烦恼”:有人说在外面混得不好,回家没面子;有人说回家人情消费压力大,撑不起那么大开销;有人说假期太短,花在路上的时间多于在家待的时间;有人说车票难买;还有人说回家不适应,城里媳妇受不了乡下的简陋卫生条件……估计调查访问得越多,各种理由还会层出不穷。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恐归”情况,是什么使然?是否是我们的乡情发生了变化,还记得小时候学习的《乡愁》,在余光中老师的笔下总是让人泛起泪光,今世的乡愁,却不会有那不可连接的阻隔。要解乡愁,比余先生当年容易得多,何妨就把那些借口甩掉?“常回家看看”

 对于一些人说来,让路遥山隔的游子“望断南归雁”的,是买不到车票。“爬也要爬回去”顶多只是一种信念的宣誓,除此类自己所不能左右的客观情况之外,其他不能不愿不敢回家的理由则顶多只是一种借口。诚然,这些借口也都是很实际的,但归根到底则是乡情淡了。由是,乡情与回家阻隔的天秤发生反向倾斜,诸多借口便生了。

   家是每个人出发的地方,又是每个人灵魂归依的港湾。然而,在许多人离开家之后,自身的各方面条件情况都发生了变化,在外面有了一个可以安身立足的新“家”。彼家便成为故乡,此新家才为家。每个人在第一次离开家的那一刻,家在他的心理情感中是充塞天地的。然而,在外立新家之后,故乡在心理情感中顶多只能充塞一角。有了新的归处,故乡就只是成为了一种念想,往往就会在选择权衡之中被牺牲被舍弃。若果真的在异乡漂泊流浪无温馨归处,在外混得再怎么不好,家还是要回的。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71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