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红包照片」的新功能,又让朋友圈来了一场「狂欢」。
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关注,希望有人对自己好奇,更希望那个你喜欢的人
,可以在这个时候给予你回应。
被关注,被看到,被需要,被喜欢。真的是一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壹心理专栏作者丛非从,曾经撰文说明了我们都有被关注的心理需求:
被关注是人类很深的一个心理需求。很多人似乎只有在被关注的时候,才有存
在感。于是通过各种有意无意的动作来刷存在感,或者放弃了寻找存在感。
于是乎,朋友圈的意义,或许逐渐从拉近朋友距离的平台,变成了刷存在感的
舞台。
今天推荐一篇文章,编辑完了好几天,一直没有好的时机。大概当下正是时候
①
时尚行业,通过广告强调拥有什么你就是高贵的、有气质的,你就能获得别人
欣羡的目光,以此挑拨人们的需求,轻轻松松把成本几百的商品卖到几万。
这类广告之所以有效,是因为它们精准击中了大多数人的弱点:我们太在乎别
人怎么定义自己了。
我们思考的,不是「怎么变优秀」,而是「怎么让别人知道我的优秀」,不是
「怎么变幸福」,而是「怎么让别人知道我很幸福」。
②
我有个很优雅的朋友,她喜欢烹饪、钟情手作,她做出许多让人看着就觉得美
好的干燥花束。朋友将亲手制作的干燥捧花一一拍下,只为了自己留作纪念,
而不是忙于修图发朋友圈等待着点赞和评论。事实上,除了受朋友之托帮忙推
广,她几乎从来不发朋友圈。
有一次,我问她:你生活得那么丰富,不发朋友圈,又怎么让别人知道呢?
她很诧异:我做这些,是因为我喜欢。我凭着自己的心意,把时间花在美好的
事物上,为什么一定要别人知道呢?
我哑口无言,她俏皮地一挑眉:再说了,就算想让人知道,在交往的过程中,
让对方一点一点发现你的好,不也很不错吗?
是啊,她就是那样的人,在相处的过程中,一次一次让我惊艳,原来她有那么
多才能。
而我呢,有一丁点亮点就忍不住在朋友圈里秀,把大把时间花在了打造「别人
眼中的我」上。
获奖了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厉害;
为了项目通宵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努力;
看书画画要发朋友圈,让别人知道我很会生活;
吃了美味的料理要发朋友圈,不然岂不是白吃了?
说到底,我发朋友圈,是为了伪造出一个比「真实的我」更好的人。就拿我舍
不得删掉的某张照片来说吧,恰巧把我拍得很漂亮、还用软件磨皮美白过,虽
然很美,但跟平常生活中别人看到的我已经不怎么像了。
讲真,没人把朋友圈里的东西当回事儿呢。
③
我并非是要劝大家去关了朋友圈,相反,我觉得发发图片和朋友们分享小确幸
、用简单文字记录生活琐屑,是件挺美好的事。
物为我用,朋友圈的出现,本是为了拉近和朋友间的距离。
可是如果有一天,你发现自己反而受制于物、为了发朋友圈而发朋友圈时,就
需要重新审视这件事儿了。
我更希望,我发朋友圈,是因为确实有喜悦或心事,自然而然地表达,而不是
为了凹出一条朋友圈,吃土一周只为去一次可以炫耀的餐厅秀定位。
④
其实,别人远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在意你。
你为了让照片里的下巴稍微尖一点而修图半天,其实别人完全看不出差别;
你觉得自己做了件了不得的事赶紧发朋友圈广而告知,其实别人滑过了就忘了
,根本不记得你发过什么;
或者,有的人跟我一样,压根就不看朋友圈呀。
与其让时间被朋友圈不声不响地吞噬,我更愿意,把光阴浪费在我觉得美好的
事物上。
更多精彩,尽在看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