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012|评论: 1

[热点事件] 国内首款开放式语音识别平台在绵阳诞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2 10: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img03.store.sogou.com/net/a/04/link?appid=100520031&w=800&url=http://mmbiz.qpic.cn/mmbiz/KDEKj5hBAibCiaOibrTD7iba81ny21GnDcqfictgXKKz3kzDLRCfdapoct35iaIbvJTUFbWlxc17QbMbRamLiavy3fJug/0?wx_fmt=jpeg&refer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A4MzI3Mw==&idx=8&mid=401556362&sn=1134ec0e0d0031538e06d601b8dea383
http://img03.store.sogou.com/net/a/04/link?appid=100520031&w=800&url=http://mmbiz.qpic.cn/mmbiz/KDEKj5hBAibCiaOibrTD7iba81ny21GnDcqfhYibCJArMhEpqmIA26LfyjIQEJMCn3VujLrH7UGwP1hcyMibkMT1mdkg/0?wx_fmt=jpeg&referUrl=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3OTA4MzI3Mw==&idx=8&mid=401556362&sn=1134ec0e0d0031538e06d601b8dea383
       1月19日,从绵阳市高新区国家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了解到,国内首款开放式在线语音识别平台开发获得成功。黄博、张国新、敖晓春作为该平台的创业团队,缓缓向记者讲述了“笔杆子”的来历。

       2014年科博会时,身为文字工作者的黄博需要接触大量的文字材料,将领导嘉宾发言记录下来形成文字备案,这工作让当时的他感到万分头痛。在深刻体会到文字工作者的辛劳后,黄博试图开发点应用来减轻自己的工作压力。“思前想后,我考虑如果有一款应用,让语音轻松转化为文字,这样文字工作者的工作也会轻松不少啊。”有了想法,说干就干,黄博立马动用身边资源,集结了有资深技术的张国新和营销思维的敖晓春,开始了科研之旅。

      在现场,张国新向记者演示了“笔杆子”的应用方式。将采访的录音通过USB接口传至电脑上,短短几分钟时间内,采访的录音便能迅速转变成为文字,准确率达96%以上。据介绍,一段1个多小时的录音只需用了十几分钟时间,便能完成了翻译。

     “除了翻译迅速外,这个平台还具备操作简单、使用安全等特点,非常适合机关事业单位、新闻媒体、律师、作家等行业的文字工作者们。”黄博表示说,以前,很多文字工作者最害怕的就是开会,一个会开下来几个小时,长长的录音要花费一天甚至更多时间,非常耗时耗力,现在半个小时的录音电脑几分钟就能搞定,即使两三个小时的录音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翻译成文字,更方便的是,使用者还可以对照每句录音对文字进行编辑、修正,有效避免误译、错译、漏译。

     尽管该语音识别平台被命名为“笔杆子”,却跟笔毫无关系。黄博解释道,由于该平台主要针对文字工作者,团队便商量,“不然我们就叫它笔杆子吧,也是因为跟笔有隐性的联系。”

      目前国内对语音识别平台的要求需要其对语言的识别率达90%以上,才能进入应用层面,而识别率不高则成为很多语音识别平台的老大难问题。“我们的笔杆子对普通话的识别率达96%,还能识别山东话、河南话、粤语等地方方言。”这也让“笔杆子”有机会成为了国内首款语音识别平台。
   
      黄博透露,目前整个团队也只是完成完整的建模过程,而未来的蓝图还等着三人细致规划。“我们正积极努力,跳出办公领域的局限,更着眼于语言学习、游戏娱乐等领域。”
                                                      来源:中国绵阳新闻网讯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12 22: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语音识别平台:o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