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5624|评论: 21

[信息动态] 人去曲终 12年前的《猴年围鼓》成绝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14 1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016年2月12日,国家特级艺术家阎肃在北京逝世,同日去世的,还有《猴年围鼓》中的主角民间川剧艺人薛运鹏。
  至此,《猴年围鼓》中的主要人物已有八人驾鹤西去,三个鼓师全部辞世。12年前,杨晓康拍摄的《猴年围鼓》终于成了绝版!
  此前,汉源有位领导曾争取到三万块钱的经费,试图挽救川剧围鼓,但一万块还没花完,组合起来的班子就垮了。原因很简单,老的要管孙子,年轻的要挣钱养家,小的要读书争前途,锣齐鼓不济,青黄不接,后继无人,在经过多次挣扎后,这个民间艺术,终于静静的倒了下去。
  这个班子垮后不久,薛运鹏也病倒在床,经过多次治疗,终因年岁不饶,油尽灯枯,于两日前悄然离世。
  据说艺术与人一样是有生命的,人的生命有限,艺术的生命也有限,只不过不同艺术的生命有所不同,有些百年千年,有些可能也就几年几十年……

  不管怎样,该纪念的还是要纪念,活着的,总是要为逝去的惋惜!

相关链接:

【一曲深沉的民艺挽歌】━━看杨晓康独立制作的音像作品有感    

杨晓康大作:《猴年围鼓》精彩片花(这个因网站服务器升级可能无法播放)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44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16-2-14 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曲深沉的民艺挽歌】━━看杨晓康独立制作的音像作品有感


                                                  摘自(南方网)


  黎明,一切都处于朦胧之中。随着一声雄鸡的长鸣,天色渐亮。路上渐渐出现行人,山峰、河流、农村、街道。一位老农肩挂着犁铧,牵着老牛慢慢地行进在田间的小路上。街上,是一位敲着“叮叮钢”卖“麻糖”的商贩。随着商贩的手在“叮叮钢”上敲打出的叮铛叮铛的响声,一阵川剧的锣鼓声轰然响起……这是四川成都的摄影艺术家杨晓康花去差不多两年时间才完成的文化纪实音像片《猴年围鼓》中的开场片段。

  公历2006年2月3日,夏历狗年正月初六,当我还在床上之时,老泰山早已从20公里外的县城赶到我的住处,一阵紧似一阵的门铃声摧得我鸡飞狗跳,于是胡乱穿上些衣服,跑去开了门。

  老泰山是来拿川剧行当的。他说:『我们“老年川剧协会”的会员们已经商量好了,一致同意把我们那套行头卖了。算了,再留下去也不是个办法……我这来,就是拿点东西去广汉,看那边的玩友们要不要。』

  我知道,老泰山他们要把这些多年来一直当成心肝宝贝的行头卖了,这的确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老泰山在说这些话的时候,脸上明显地透出一股无奈和悲伤。但是,他还是没忘记问我:『昨天你看见杨晓康拍的片子没有?』

  我说,没看到,制作完成了?在哪放的?

  老泰山说:就在汉源电视台,昨天我刚看到。我说,没关系,今天肯定还要放,我今天就注意监视,到时候一定要看。

  晚上20点20分,电视屏幕上果然出现了几个大字:猴年围鼓

  随着川剧锣鼓的响声,汉源县九襄镇“闲着乐”茶馆里的老人们,时而在高声大喊,时而在轻声吟唱,鼓棒在边鼓上飞舞;锣锤在大锣上滑动;胡琴在伊哩哇啦的叫着;响板在演奏者的手腕处一上一下地嗒嗒着响。此刻,老人们是那样的专注,那样的投入,以致于让人感觉到,在这个世界上,也许最让他们着迷的,就是这“川剧围鼓”了。

  随着有节奏地锣鼓音乐,山间的小溪在流淌;随着音乐节奏的加快,崖边的瀑布在飞泄;随着锣鼓音乐声的加强,河中的波涛在翻滚;随着音乐那进行曲式的板眼,理发师那锋利的刀子在老者顾客的光头上飞舞;最为令人叫绝的,是随着音乐的强弱起伏,卖“榨榨面”的女老板那正在大钢精锅中“扒拉”着尚未烹熟的“荞麦面条”的手和竹筷也同这音乐节奏完全合拍地来回动作!看到这里,我和朋友不得不啧啧称赞,敬佩扬晓康那充满艺术天才、艺术细胞的身手,并因此制作出来的碟子,竟是如此神奇地让人感受到了一个在平常并不十分起眼的“川剧围鼓”这个“民间艺术”,竟有如此强烈的感染力和巨大的魅力。

  但是,无论扬晓康的剪辑技术再好,艺术构思再强,也无法掩盖一个难以回避的事实,那就是“川剧围鼓”这个同“川剧”紧密相关的民间艺术,她━━已经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当然,扬晓康也没有想掩盖这一点,或者可以说,正是这种令人伤感,摧人泪下的现实,让扬晓康尽其一切力量,在这个艺术即将消亡之际,抓紧时间在她还有一口气的时候,为她唱出了一曲悲壮而又凄美的挽歌……

  在《猴年围鼓》片中的旁白里,一个男低音在这样述说:『作为一个带有强烈川剧色彩的民间艺术,“川剧围鼓”不知曾经让多少四川人着迷,也不知曾经让多少人为之倾倒,可是,如今在政治、经济和四川文化中心的成都地区,已经很难再见到其踪影了。为了尽快寻找到这个即将消失的艺术形式,我迈出川西坝子,跨过四川盆地的边缘,翻过四川南面处于交通要道上最高的泥巴山,来到了汉源县的九襄和富林,只有在这里,或许还能看到“川剧围鼓”的踪影……』

  在屏幕上,鼓师薛运鹏说:『没办法了,都是老者老婆子们在整这东西,尽是七十岁左右的人在打。但人老了就要死,一年死一点,几年死下来,就打不起来了。就是现在,也要富林和九襄两镇的人凑起才能打,要不就打不起来,人不够嘛,有啥办法。你要找年轻人学,就是免费教他,他也不干,人家也要去挣钱,要吃饭嘛。年轻人他不喜欢听,你也没办法。现在的娱乐品种太多了,爱听爱看这东西的人也少得多了。』

  在电视上,薛运鹏还说:『总的来看,这个“川剧围鼓”,消失是早晚的事,我看怕是拌不得好几年了。哪个救得了她?就是哪个想救,也救不了,哪个都救不了。一是哪个愿意出钱?二是就算有人出钱,没有观众,没有人愿意学,没有接班人,那也是枉然。』

  事实上,就在扬晓康拍完这个纪实片回成都以后的第二年,即鸡年的春节,汉源的“川剧围鼓”也就息气了。人凑不起来,东走一个,西去一个。如今,就剩下还健在的老头要处理行当了。当初从“新康川剧团”购过来的一整套行当,以及当年制下的一些家当,现在已是灰尘满布。除了衣服和锣鼓,武打道具早已是面目全非。当然,作为纯围鼓来说,是不需要服装和道具的,只有锣鼓胡琴就行了。但是,前些年,“川协”的成员们,除了打围鼓外,有时候还是要穿上衣服,走上台去表演那么几下子的。而今,别说表演,就是敲围鼓,也敲不起来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扬晓康的作品里,还少了这么一样内容:是什么使得“川剧围鼓”消亡得如此之快?答:在破旧的房屋后面,是崭新的高楼大厦;在“围鼓”的旁边,是遍布各家各户的现代音响;在“川剧围鼓”的后面,是遍街道的“电子游戏厅”和“网吧”!在老人们拉着苍老的嗓子歌唱的背后,是酒巴的少男少女们在乱叫。互连网、高清电视、手机短信,各种各样的超男超女们正在拚命地抢夺着观众和用户的眼球,正在魔鬼般地消耗着人们那有限的精力。不管是什么原因,现代社会正在以超常的速度,一波又一波地掀起消灭传统文化的高潮。对此,我们只有无奈,或许只有也只能眼睁睁地由着历史这般残酷,这般无情地吞食掉那些曾经让我们痴迷过的东西。

  在“川剧围鼓”消亡的后面,又是什么艺术形式会遭此厄运?下一个是谁?是“川剧”?甚至还是包括“八大剧种”的所有戏剧?

  围鼓的挽歌,已经唱过了。下一个挽歌又给谁唱?或许,我们现在就该思考这个问题。果真如此,现在就得作好准备。或者再想点办法,救救其它还有点希望的艺术品种。也许还来得及。但愿━━


发表于 2016-2-14 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P

发表于 2016-2-14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
0d338744ebf81a4c314335fbd72a6059252da68b.jpg

2017年川剧奖 2014年度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网友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2-14 2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川剧“围鼓”勾起在下儿时的美好回忆。
近年来,成都地区很少听见了!
九襄,汉源花椒的源产地。老街古镇,40年前我曾数次路过。


流泪两行。.gif

发表于 2016-2-15 1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希望看全片!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长穗太极 发表于 2016-2-14 22:19
川剧“围鼓”勾起在下儿时的美好回忆。
近年来,成都地区很少听见了!
九襄,汉源花椒的源产地。老街古镇 ...

现在周边高楼林立,老街破烂,与四十年前相比,大不一样了。

 楼主| 发表于 2016-2-16 11:54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只有与制片人联系了。

发表于 2016-2-16 12:23 | 显示全部楼层
好贴!一定要顶。遗憾!已成常态。

发表于 2016-2-16 14:48 | 显示全部楼层
:):):)

发表于 2016-2-17 10:49 | 显示全部楼层
《猴年围鼓》全片哪里能看???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2-17 1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想看全片

发表于 2016-2-17 19:09 来自麻辣社区客户端 | 显示全部楼层
思念依然尽在一还说节后到九襄去薜老师`叹、

发表于 2017-1-31 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您好,刚刚浏览了您的贴吧,好多围鼓方面的影像,上面说您住在薛运鹏爷爷家的上隔壁,难道您是郭光泰爷爷的亲人?我的爷爷叫刘建维,是薛、郭二位爷爷在围鼓剧团里的老搭档,但早在2010年驾鹤西去,我叫刘亚祥,我现在正极力找寻着他们相关的影像资料,您若有,烦请不吝共享,我的qq号码是474076815!谢谢您!!

发表于 2017-2-1 10:1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多民间艺术都在悄悄地消失,再也找不回来了……

发表于 2017-2-1 14:13 | 显示全部楼层
川戏囲鼓我们这个地方亦是几近泯灭了唉!

发表于 2017-2-1 20:34 | 显示全部楼层
签约Red 发表于 2017-2-1 14:13
川戏囲鼓我们这个地方亦是几近泯灭了唉!

在江津只有在红白喜事时偶尔能听到点川剧围鼓戏,就是这样也是少之又少。演唱的水平也不敢恭维。听众少得可怜!围鼓这种演唱形式已经淡出人们的视线,渐渐远离人们的眼球。

发表于 2017-2-1 22:08 | 显示全部楼层
自思自叹 发表于 2017-2-1 20:34
在江津只有在红白喜事时偶尔能听到点川剧围鼓戏,就是这样也是少之又少。演唱的水平也不敢恭维。听众少得 ...

94.94.唉!

发表于 2017-2-2 11:0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看一次围鼓,   再流一次眼泪!


发表于 2017-2-3 17:46 | 显示全部楼层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