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楼主: 营山复兴桥

[营山·新闻] 南充一医院拒接临盆孕妇 院方:春节医生不够(图)

[复制链接]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00:31
哈哈哈哈哈哈哈,记者不良,六医院给了记者发挥的空间,正所谓苍蝇不叮无缝的鸡蛋。都是逗逼!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08:37
不管是否有床位?不管是否系统升级?作为医生都应该为患者诊治,而不是推诿,希望医院领导三思!同时也希望媒体客观看待医院的问题,不要放大问题,给医院一个纠错的机会!最后也希望六医院要为营山整个良好的医疗秩序做贡献,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去攻击其他医院,毕竟所有医院团结起来共同维护良好的医疗秩序才是营山医院的共同福音!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2-23 10:48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71.213.116.x 发表于 2016-2-23 08:37
不管是否有床位?不管是否系统升级?作为医生都应该为患者诊治,而不是推诿,希望医院领导三思!同时也希望媒 ...

在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17:44
经常听到说这家医院不收病人,晚上不收,节假日不收,恼火的不收,还喜欢自吹自擂!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20:49
肯定是记者乱报道,川北医院一直都受老百姓信任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21:22
做错 了就要勇敢的承认、别东怪西怪的。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3 21:51
持续关注此事,等待官方回复!
发表于 2016-2-24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医院是没有任何权利和任何理由拒绝收病人的,任何一家医院像这样的话,医院的领导和拒绝的医生就立马下课了。医院还要被卫生局罚款
发表于 2016-2-24 09:14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71.213.116.x 发表于 2016-2-23 08:37
不管是否有床位?不管是否系统升级?作为医生都应该为患者诊治,而不是推诿,希望医院领导三思!同时也希望媒 ...

在理
发表于 2016-2-24 09:15 | 显示全部楼层
手机用户 171.91.152.x 发表于 2016-2-23 20:49
肯定是记者乱报道,川北医院一直都受老百姓信任

这个事是真的哦,不是记者乱报道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14:07
无良媒体死光光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14:09
明眼人一看就是同行倒鬼,业务做不赢背后捅刀,不要脸!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20:25
错就是错了,承认错误有那么困难吗?犯错很正常,但是要勇于承认面对犯的错,有错就要改正,而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中伤无辜。其他的不多说,省略了!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22:16
不管记者黑不黑你这家医院,你就说说贴子讲述的是不是事实!?持续关注,给大众一个说法!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22:44
唉,口碑好的六医院!!!

发表于 2016-2-24 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路过,看看。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22:59
中医院为了给自己立牌坊,,坑爹呀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4 23:29
医院拒收患者道歉就行了吗
2016年02月23日 来源:京华时报
    4月至5月怀孕,预产期就是春节前后。对于孕妇来说,除了临产前的紧张害怕,还可能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过年期间医生不够无法手术,医院电脑系统升级无法录入信息而被拒收……猴年春节,四川省营山县25岁孕妇周红就真的亲历了此遭遇。对此,南充市第六人民医院妇产科主任表示“春节医生不够,很抱歉”,医院副院长则回应“缺少应急预案,要改进”。
    医疗是特殊的行业,人命关天,容不得半点犹豫与懈怠,这也决定了只要医院大门是打开的,便不得拒收病人,特别是急重病人。比如,该个案中孕妇临产,随时都有可能面临危险,因为“拒收”耽误了救治时间,便有可能发生悲剧。“拒收”行为舍弃了医疗机构和医生的职责,是对医疗伦理和医疗公益的最大伤害。
    当然,医院电脑系统升级无法录入信息,乃至春节医生人手不够,或许都是事实,但这绝不是不去救治病人的理由。电脑系统不能录入信息,与医生救治病人没有丝毫关系,关联的就医手续完全可以等升级后再行补办,并不妨碍及时治疗。至于人手不够,临时通知医生做手术也并非不可行,事实上,该孕妇被拒后转到另一家医院,也只有一名值班医生,通过电话叫来另4名医生完成了手术。因此,此事归根到底不是不能,而是不为。
    我以为,“拒收”应为医疗职业行为的禁区,面对患者,医院没有任何“拒收”的理由。否则,“拒收”就会找到N种借口,系统升级、医生休假、没有药品、无钱垫付……而“拒收”现象一旦泛滥,便会成为损害医患关系的又一扇“破窗”。事实上,从媒体的公开报道来看,类似“拒收”现象并不鲜见。这些案例,要么是医院害怕风险,不愿意收治,要么是医生不愿意作为,有意推诿,但都是把小集体的利益、个人的私利,摆在了公共利益前面,漠视了患者的切身利益,无视了医疗的公益使命。
    从这个意义来说,对医院“拒收”患者,止于道德褒贬层面,作用注定微小。譬如该个案,孕妇被拒,医院道歉仅限于“说法”意义,自罚一杯不能替代医院、医生对“拒收”行为应担负的代价。这也从一定程度折射出捍卫医疗伦理法规底线的缺失。一方面,医疗法治约束还显得很软,医院“拒收”患者,只有造成较严重的后果时,才可能因为构成侵权,而承担民事责任,不仅成本低,追责的主体也还只是医疗机构而非医生,这无助于对“拒收”现象的刚性约束;另一方面,当前患者投诉与维权以及评价渠道的欠缺,行政监管的疲软,都难以倒逼监管力量从医生从业资质、医疗机构利益等作出匹配的成本处罚。
    一句话,医院“拒收患者”不能简单道歉了事,不仅行政的监管要介入,问责要跟上,个案之外还要及时完善法规制度。     □木须虫
手机网友  发表于 2016-2-26 09:45
路过,中医院躺着中枪了,委屈了!

发表于 2016-2-27 20:28 | 显示全部楼层
:L:L有惊有险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