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成都与麻将
凡是到过成都的游客,最深刻的印象可能除杜甫草堂、武候祠等名胜古迹外,也许就是遍地开花的搓麻将了。在我周边的人群中,每家每户家里,都备有麻将,而且不只一付,好似喝茶离不开茶盅一样。
麻将馆、麻将摊、麻将室、麻将厅遍布大街小巷各个角落。可以说有人的地方就有麻将,没人的地方也有麻将,因为卖冥具寿衣处,也卖有陪葬变鬼用的纸麻将。每天到底有多少人搓麻将?谁也说不清楚,总之不少。
四川,特别是成都地区,历来就是麻将盛行之地。上世纪二十年代军阀混战时期,就有两个战场:一是抡地盘真刀真枪干,用士兵的血去赌;二是在麻将桌二赌。过去的不说了,太遥远了,还是说眼前的吧!
各个公园,最闹热的是麻将室,什么老同学聚会,退休人员团聚,人一到就围在桌上搓起。当然这是低下层人士,也是老年人居多,中午一盒饭,十元钱耍一天。在各小区,有不少人将自已底楼开辟成低档茶房,其实就是麻将馆,全是机麻或包间。较富裕居住地社区,打一场收四十到五十元,如需续打晚场则代客做饭,另收饭钱。贫困社区的打一场只收二十元费用。如五桌麻将客,一天也收入一百元了,完全生活无忧了。这些一般赌的较小或中等,不会弄的倾家荡产的。但有一种专共赌慱的,动则输赢几大千或上万,它抽头也凶,每天进帐两三千元。不过这是很少很少,而且也是偷偷摸摸的。在一个地方租房摆几个月又换地方,怕遭警察逮到。
还有大街小巷的茶楼,有的装饰十分豪华包间,喝茶的人不多,但打麻将的人不少,一般是有点身份的人耍的,按时收费,每小时二十到三十元。还有高档歺厅,包房内就设有机麻,就歺打牌一条龙。
什么结婚呀,做寿呀,死人呀,更是麻将当家。特别是死了人办丧事,麻将更闹热,守灵的人一个个全在麻将桌上熬通宵。
四川电视四台曾经报道:为了宣扬成都就是一个来了就不想走的休闲城市。不知那个创意专家,挖空心思,设计一场别生面的麻将比赛。比赛场地既不在舞台,也不在大厅,更不在街头。而是在公交车上,在一辆行驶在主干道上的公交车上。那是一辆双层客车,顶上那层是敞栅观光座席。比赛组织者将观光坐位全部拆除,安上了三桌麻将桌凳。
参赛的人员有男有女,比赛规则按成都通常血战到底打法。公交车按原定路线行驶,到站也上下乘客。有的乘客也登上顶层观战,但不许言语议论。幸运那天太阳不大,但围观者太多,行驶的汽车,仍密不透风,斗士们一个个汗流夾背。虽说街上行人看不这热烈场面,可沿街阳台窗户上却伸出许多脑壳。电视台的随“军”记者,一会儿拉长镜头来个全景,一会儿来个特写,清一色自摸。到了终点站一盘点,一个中年女士,得了冠军,获了一千元奖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