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绝大多数人的印象中,作家始终是跟书联系在一起了,图书出版对于作家而言,是非常特别的饭碗之一;之所以用“之一”,这是由于在现实生活中,绝大部分作家,如果指望作品的图书出版那点版税收入,是很难养活自己,更别说养家糊口了!写作对于很多作家而言,一生都有可能处于理想与现实的纠结之中。
以前想要把作家当作自己的职业,难度确实有些大,然而,到了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更难了!网络技术普及之前,人们对信息的获取能力,或许还是非常有限,对于知识渴望和需求是巨大的,作家作为某种信息的传播者,收益可以说是良多的。对于普罗大众来说,作家依然是神秘的、或是说有些敬畏的。
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普通人的信息权得以充分的实现,人们的信息选择权被大大地提升了;日常生活中,图书的信息传播载体的作用,已经日益弱化了,这是不争的事实。现如今一本书能发行上万册,就已经是畅销书了,何况这种畅销书的数量,每年也就几千种。要知道这个数据背后,是每年新书出版数量多达数十万种呀!
可以想象,今天的作家是多么的无助!无比残酷的市场竞争,极其微薄的版税收入;作品出版对于绝大部分作家而言,已经成为某种副业。当然,如今的市面上,也不乏百万级的作家,也有年年都佳作推出的畅销书王,就整体作家群体而言,收益是偏低的,这其中有传统图书市场体制的问题,也作家自身的因素。
一直以来,国内作家的成长生态一直处于某种混沌的阶段。专业作家有国家供着,草根作家一般是自食其力地活着。出版商与作家之间的关系,完全是赤裸裸的交易关系。出版商希望作家能拿出好作品,有一定的影响力;作家则指望出版商能大力推广自己和作品。现实是,出版商和作家各自都有点小九九,由于只是出于某部作品的合作,而非长期而稳定的合作关系,双方的目的,其实都不太可能实现。作品的市场收益,大多数都是靠天吃饭。
出版商和作家之间的关系,很多时候仅靠人与人信任关系在维持,而非严格的商业合同。这跟影视产业中,影视公司跟旗下明星的合作关系有非常大的不同,影视公司和明星通过商业合同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影视公司为明星包装营销和宣传推广,明星为公司卖力演出,利益共享。这在出版圈是不可能出现的,出版商跟作家的这种合作模式,对于作家新人是特别的不利,在现有体制下,作家新人若能横空出世,可能性更多的是机遇或跨界突围。
文人轻商,似乎是作家们的一种通病。闭门奋笔疾书,出手就似经典巨著。读者是谁?读者在哪里?谁会买单?这从来都不是作家想要考虑的问题,这应该是出版商应该考虑的。这可能是出版圈很常见的想象。如此一来问题就出来了,出版商不管怎么修饰,骨子里还是商人本色,图书出版对于出版商来说,就是买卖。书生与商人之间的关系,天生就注定不会有太美满的结局。
作家群体们,缺的就是“营销”这根筋!作家的作品要实现其价值,变身为商品就必须有商品的市场属性,这是作品可销售最为基础的部分。作家作为作品的生产者或者说是出品方,如果没有市场意识,营销概念,仅仅是把作品推给出版商,却又指望出版商给自己带来丰厚的效益,这可能就是文人的理想化生活了吧!
说到底,出版商不过是作家作品的总经销商,作品对于出版商而言,不过是一个个商品而言,如果出版商觉得能卖,就出版;不好卖就拒绝出版。作家和出版商之间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和谐。出版商根本不会为每一个作家做更多的市场推广和宣传,就这个层面而言,出版商也不可能为每个作家摇旗呐喊,大家想想也就理解了;随便一家出版机构,每年都会推出几十,甚至是几百本作品,如此巨大的营销成本,又有几家出版商会愿意付出,更何况,今天的图书生意又如此之不给力!
用这么的文字做铺垫,今天的文章就一个宗旨,让作家们把自己和自己的作品当作一件商来运作。作家和作家作品要实现自身应有的价值,说破天去,也都要实现商品化,没读者买单,说什么都是浮云。读者要买作者的帐,市场要认作家的作品,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营销”这把钥匙!
作家,其实跟影视明星本质上有什么区别,都是靠作品吃饭!明星平日里要跑通告、要商演,要做一系列营销工作,明星的粉丝也不是白拣的;作家凭什么想躲在幕后,就等大作出来,就会有一呼百应的效果,这就要求作家们的日常营销工作要特别加强呀!文字是作家的武器,互联网时代,缺的就是优质的文字内容,这对作家们来说,绝对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别再天真地想着自己的读者粉丝会自然生长,没有平日里好好的培育和维护,大作出来那会有众星捧月的盛况。
说到作品,作家就不得不严肃地对待了。作品的价值需求规模有多大?谁才是作品的受益者?读者资源会在什么地方?很多时候作家的创作灵感跟现实的市场需求是严重脱节的,不试图了解读者消费需求的,不清楚图书的销售渠道的属性,其实就是没有营销概念的表现。天时地利人和,这对于作家的作品出世绝非一句空言,背后有着非常严谨的商业逻辑在里面。
既然作家的作品需要通过市场这一商业形态来实现自身价值的转变,了解和掌握其一定的商业逻辑和属性,对于作家们来说,意义是非常重大的。要不然,作家呕心沥血奉献出来的作品,更多是作家们自我安慰的精神产物,是很难有足够的商业空间。
综上所述,认识和掌握“营销”的价值和意义,对于作家们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特别是身处互联网时代的今天,作家的自营销有了更多可能和途径,作家更应好好把握。
(作者蒋卫民简介:中国互联网书业专家,图书试用网主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