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家长,怎么培养优秀的孩子?
作为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成就卓越?
作为学生,又该掌握哪些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前期,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开设了“我说树德博瑞”系列报道,以图文形式,定期分享和倾听本校部分家长、教师、学生的真实故事。
上一期,推出了学校家长的《从这里走向麻省理工的孩子》,获得了广泛关注和好评。
本期,又会有什么优秀的育子心得,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人物介绍:
钱姼(shí),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优秀毕业学生。
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初中,一直在都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就读。中考时,由于成绩优秀直升树德中学本部。
高考中发挥出色,考入香港城市大学商学院,并在大三学期,被选派前往瑞典的斯德歌尔摩大学进行交流学习。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
钱姼的爸爸:钱卫
作为钱姼的父亲,我一直觉得她都是普普通通的,从来不算同龄孩子里面最优秀最突出的人,但是一直规规矩矩,踏踏实实。她在树德中学博瑞实验学校度过了十年的光阴。从幼稚园,到小学,再到初中。她的认知、性格、习惯,都是在那里培养形成的。因为一直住校,所以她的童年和少年的大部分时光都是在树德博瑞校园度过的,对于她来说,那里是一个充满温馨回忆的温暖地方。
当初为了给孩子选择一个合适的学校,我们花费了很多精力,考察比较了成都周边的很多学校。我们认为,学校对于孩子的成长发展会起到很关键的作用。之所以选择树德博瑞学校,是奔着它与树德中学之间的关系,能完全共享树德中学教育资源的优势去的。当然,学校也没让我们失望,真的为孩子提供了一个比较好的生活和成长环境。老师尽心的教育,让孩子在生活、学习、性格上都得到了全面发展。而我的孩子也非常幸运,在树德博瑞的十年,一直都有幸遇上很好的老师。
从幼儿园开始,孩子就养成了很好的生活习惯。老师教孩子穿衣服、叠被子,让孩子从小就能学会了生活自理。饭前洗手,吃饭时不能说话,饭后自己收拾餐盘……这些细小的习惯,从小就得到了培养,也正是这些生活上的细节,让孩子变得更加完善。我的孩子从小就对钢琴感兴趣,从幼稚园开始学习,因为每周回家一次,所以只有周末才能到老师那里上课,学校的一位老师知道之后,每天让自己会钢琴的丈夫抽出休息时间,辅导孩子练习钢琴,这种无私的奉献对孩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小学之后,树德博瑞的另外一位老师也是每天陪着孩子练习钢琴。正是这些老师的无私举动,让孩子长大后也成为了乐于助人、懂得感恩的人。
小学时,我的孩子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这要感谢她在树德博瑞小学部的班主任陈老师,在孩子的习惯培养上尽心尽力。我的孩子小时候比较活泼,上课喜欢说话,老师一直耐心教育,让孩子慢慢开始能够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讲,认真写笔记。一直到高中,进入成都树德中学本部学习,她的笔记都写得很好,很多同学会借去参考。陈老师也给了孩子很多锻炼的机会,鼓励孩子竞选班长,让她在学习的同时,也培养她做事的能力以及责任心。这些从小培养的能力和习惯,在她之后的高中以及大学生活中都给了她很多帮助。从小,老师就教育孩子要懂礼貌,遇到老师,家长还有学校员工时都要打招呼,要做一个善良的人。所以,孩子在学校遇到人都是笑脸相迎,不管对方是老师,还是学校食堂的厨师。一直到现在,孩子都保持着这个习惯,对人友善。作为家长,看到自己的孩子这样无疑是非常欣慰的,我们不期望她能多出众多优秀,但是希望她是一个拥有良好习惯的人。
初中的时候,孩子的思维模式得到了训练。她的班主任赵老师是一位非常用心尽职的老师,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教给学生知识,同时也注重在学习生活中,锻炼孩子的思维模式。赵老师是一名数学老师,在周末并不要求学生做太多数学作业,而是鼓励他们抽出时间阅读名著,锻炼思维能力。因为从小学开始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孩子在整个初中的学习比较轻松。学校并没有给学生太多压力,他们都是在一个轻松有序,愉快活泼的环境中学习、成长。非常感谢学校老师对孩子的信任,让她在初中继续担任班长的职务,进一步锻炼了她的能力。
我们家里对孩子其实一直没有给予多少压力,就希望她能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里从来没有逼着她去做课外补习,从小学习钢琴是她自己要求的。我们认为语言能力是非常重要的,掌握英语对她来说会是很好的优势,从幼稚园开始,学校就开始教孩子简单的单词与字母,她从五年级开始在校外补习英文,当然,这也是在她自己愿意的前提下进行。孩子从小兴趣广泛,学校组织的体育、音乐、书法活动,她都非常积极地参加。初中时,她还是学校篮球队队员。而在生活方面,从幼稚园养成的良好习惯让她很小开始就能自理,在家里也会主动帮忙分担家务活。青春期的孩子都是叛逆的,她也不例外。初中的时候,她一度认为现在学的东西在以后毫无用处,出现厌学情绪。我们立刻开始疏导她,带她去爬山,对这个问题进行交流,没有逼她做什么选择,而是让她思考,现在不读书的话,她能做些什么。家里对孩子一直是“放养式”的教育,从小让她和大自然亲密接触,经常带着她到处旅游。我们一直坚信,行万里路胜读万卷书,让她在游玩的过程中,去体验、去学习课堂之外的东西,也锻炼了她的胆识。这些经历,让她在大学之后,敢一个人拿着行李,去世界各地游历。
孩子高中考进了树德中学本部,刚进去的时候成绩并不突出,因为那里真得汇集了很多成绩优异的孩子。我们也没有给她压力,只是给她精神上的鼓励,告诉她自己尽力就好,不管以后得到怎样的结果,都不要有遗憾。她还是很认真很努力,竭尽全力做到最好。小学初中养成的良好学习习惯,以及从小的独立,让她很快适应了新环境,学习成绩也很快提升,对于自己薄弱的科目她更是主动提出要在外补习。最终,孩子在高考中发挥不错,如愿考到了香港,开始她的大学生活。
选择到香港念大学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定。学校提供给她的,不仅仅是一个学习专业知识的地方,也给了她一个更高、更好的平台,让她拥有更多的机会。在进入大学之后,除了认真学习,她也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她一直是一个善良的人,在大一大二的时候,参与学校学生会City Youth Empowerment Project,每周会去做义工,辅导香港的初中生课业,帮助香港低收入家庭的儿童。在大二暑期,她申请了到西班牙的海外实习,在马德里的一家公司做了六个星期的实习工作,在实习的过程中充分运用了在大学学到的知识。在新的陌生的环境里面,孩子依然能很快适应,并且她的人际交流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得到了提升。大三的下学期,孩子到了瑞典的斯德歌尔摩大学进行了一个学期的交流学习。从大二实习到大三交换,让她在欧洲待了很长时间,这个也给了她机会在欧洲好好游玩。我们一直支持她到处走走看看,并叫她把一路的体会记录下来。她告诉我们,世界很大,每个城市,在书上读过和自己亲自走过真的是不一样的体验。而马德里和斯德歌尔摩,那两个她真正住过、生活过的地方,更是让她有较深的了解。在实习、交流和旅游当中,她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吃了各种各样的美食,了解了不一样的文化,也体会到了文化差异导致的待人接物的种种不同,她也遇到过各种不同的困难,但都自己很好地解决了。这些经历都让她变得更加成熟自信。
她在香港选择的商学专业。香港每年都会有很多比赛,特别是商学院。QP,ACCA还有各种机构都会组织不同类型的case analysis(案列分析)比赛。她积极参加,每次的参与都会带给她很多收获。在大学的学习中,她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香港,GPA(绩点)上了3.7(4.3是满分,对应A+)的,会获得学院院长的表彰,也就是上Dean List(院长名单),她的GPA达到3.88(top 5%),于是成功登上了商学院的Dean List。她也因为成绩优异而获得奖学金。
看着孩子一路走来,我们作为家长非常欣慰。在对孩子的教育中,家长不能太强势,要站在孩子的角度思考,和孩子做朋友,平等的交流与沟通。要去聆听孩子的想法,不能把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每个个体都是不一样的存在,孩子并不是父母人生的延续,给孩子一个自由的发展空间,孩子才能真正走出属于他们自己的精彩人生。作为家长能做的,就是在孩子的成长道路上陪伴、鼓励,纠正他们不好的习惯,给予一些正确的引导。因为每个孩子的性格不同,父母的教育方式也就不同。最重要的还是给自己的孩子一个适合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