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1801abbcccaca李白和义工联合会志愿者给养老院老人理发
3月5 日是第53 个学雷锋纪念日,也是第17 个“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当我们把目光投向生活的这座城市,其实会看到“雷锋”一直在身边。环中国、创文、登高等大型活动中都能看到他们的身影,他们关爱留守儿童、慰问孤寡老人、整治城市卫生……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志愿者。目前,我市志愿者群体人数已经达到了6万余人。
现状
注册志愿者达6 万余人
志愿服务组织达256 个
3 月3 日,晚报记者从市文明办了解到,目前,我市注册志愿者人数达6 万余人,各类志愿服务组织达到256 个,巴中全市共建志愿者服务支队100 支,志愿服务大队350支,专业化、规范化志愿服务队伍30 支,形成了较为完善稳定的志愿服务体系。
市文明办工作人员魏和平介绍,今年3 月5 日是第53个学雷锋纪念日,我市将在3月开展以“传承雷锋精神创建文明城市”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每逢重大赛事或大型活动,都少不了志愿者忙碌的身影。据统计,参与此次志愿服务活动的巴中志愿者共计8000 余人。
2015 年,随着我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在巴城各主要交通要道,市民们都能看到交通文明劝导志愿者,这些志愿者都是巴中各企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
今年正月十六登高,巴中各志愿服务支队2000 余名志愿者分别在望王山、南龛山、塔子山、西龛山、义阳山等处开展志愿服务活动。
创新
志愿服务实行积分制
http://p3.pstatp.com/large/2f3000181d689f1d83e志愿者为留守儿童过生日
登录巴中市志愿者公益积分管理系统,可以查到注册志愿者的志愿服务积分。这个积分有什么用呢?
魏和平介绍,根据市文明办的规定,公益积分累计达20 分以上的志愿者,各类企业在招工、录用、选聘员工时,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自主创业的可优先享受创业扶持政策。对公益积分累计达100 分以上的志愿者,巴中市志愿者服务总队授予“ 二星级志愿者”称号,可享受就医免收挂号费、银行办理业务VIP 服务等,还可以享受保险公司提供的一份金额为50 万元的意外伤害保险。
据悉,志愿者计分分值券有1 分、2 分、3 分、4 分、5分五种面额。每次活动结束后,分值券会下发至每名志愿者。各志愿者及时登录志愿者信息平台点击“ 积分充值”即可。
“ 志愿服务积分和授予星级志愿者是巴中市志愿服务上的一次探索,通过服务互助的方式,倡导‘好人有好报’的价值导向,调动更多人参与志愿服务。”魏和平说。
魏和平介绍,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志愿者的培训,志愿者的服务记录(积分),志愿者的回馈(积分兑换),这些都是一个探索的过程,还有待政府的规范,需要进一步加强志愿服务制度化建设,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巴城庞大的志愿者群体中,既有机关干部,也有普通群众;既有耄耋老人,也有在校学生;既有本地居民,也有外来务工者。他们成为了巴中市民心中的活雷锋。他们在付出汗水的同时有何收获?在3 月5日“学习雷锋日”来临之际,晚报记者走近我市志愿者代表,分享他们的心路历程。
http://p1.pstatp.com/large/2f400018096bcbad95a
马丹和女子法律志愿团帮助农民秋收
巴城志愿者:帮助他人就是快乐自己
李白
成立义工组织 坚持每周末做志愿服务
李白是巴中市义工联合会会长,这个社团创建于2011 年9 月,去年年底正式在市民政局注册,从最开始的20 多人发展到现在的600 余人。5 年间,他带领成员为300 余位老人提供了理发、洗脚、剪指甲、陪聊天等服务。
谈起自己成立志愿者团队的初衷,李白说,2008 年5·12 地震让他深知,能够活下来是一件多么幸运的事,他希望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一年后,李白在成都成立了“ 成都仁爱义工服务中心”。2011 年,李白回到家乡巴中,当年9 月,他成立了巴中市义工联合会,发动了更多巴中本地义工到敬老院去关爱老人,同时向社会爱心人士发起了长期为老人募捐衣物等物品的活动。
从去年5 月开始,李白坚持每个周末都和义工们到敬老院帮忙,他说,这已经是他自己的“事业”了。
马丹
帮忙干农活送法到田间
巴州区司法局有一支女子法律服务志愿团,从2013 年至今,马丹作为副团长一共做了37 次志愿活动。2014 年5 月7 日,她和该团的志愿者到枣林镇牌坊梁村帮助农民秋收,“割麦子,收玉米,说老实话, 我们团里好多人的都没有做过农活,但去帮农民秋收,大家都不怕苦,干得很起劲。”马丹说。
让她印象深刻的是牌坊梁村的一位母亲,“她有一个脑瘫的儿子,老公身体也很差。她一人挑起家庭的重担,家里条件十分困难。”后来,她与市残联取得联系,帮这位母亲的儿子办了残疾证明。2014 年2 月,巴州区玉山镇巨龙村有位90 多岁的老人需要进行遗产公证,因为年迈,出行不便,马丹和志愿者进行了上门服务。马丹介绍,一般涉及遗产工作需要本人在场,程序严谨,考虑到老人年纪大了,不方面出行,专门去上门给他做公证。
农忙时节,她们主动到农村缺少劳动力的家庭帮忙干农活,同时将《农民工维权知识汇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农村土地承包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印制成册带给村民,为老百姓提供法律帮助。
“要不是法律志愿者们的帮助,我的血汗钱一分都拿不到。”凌云乡印山坪村民老王深有感触,他在城里某建筑工地上干了一年,完工后老板多次找各种理由不支付工资。志愿者们运用法律手段多次协调,最终让他拿到了工资。
谭冬
坚持做好三件事
谭冬是巴中市供电服务支队的一名志愿者,他被评为四川省2014 年度优秀志愿者。在谭冬看来,这几年他只是坚持做了一些“小事”。
第一件事是连续三年主动对接巴中市特殊学校,将该校作为重点帮扶对象,为学生们购买作业本、铅笔、羽毛球、乒乓球等,组织志愿者为该校义务检修用电设备、室内照明线路等。
第二件事是长期坚持义务献血,每年不低于一次,每次不低于400ml 的献血量,并积极动员符合条件的员工踊跃参加义务献血。
第三件事是自2010 年以来,长期坚持每年不低于100 元的捐款为孤寡老人缴纳电费。为身患白血病等重大疾病和家庭突发自然灾害的员工捐款捐物,每次捐款不低于200 元。
“我们只是做了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却收获了无限的快乐,真的是帮助他人快乐自己。”谭冬说。
(来源:巴中晚报 记者 唐霞)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巴中晚报官方微信:巴中全搜索(bzwb2013),新浪微博:@巴中晚报,腾讯微博:@巴中晚报,QQ读者群:246884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