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百日红西路“成都市志愿者服务中心”召开了“成都市社会力量有序参与未成年人保护培训会”。成都市民政局、成都市文明办、成都市人民检察院、成都市慈善总会、共青团成都市委、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办公室、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都市救助管理站、成都市SOS儿童村、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成都益中未成年人关爱中心等相关领导、工作人员、国内儿童保护专家、社会组织代表、媒体等近百人参会。
本次培训是儿童保护,社会管理创新和慈善工作中,政府与民间互动的一大创新;是国家政策和地方经验互动结合,落地行动的一大创新。
成都市慈善总会秘书长,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副会长荣道清首先介绍了本次培训会的背景和目的——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推进,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导致部分与父母长期分离的留守儿童因缺乏亲情关爱和有效监护,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甚至极端行为,遭受意外伤害甚至不法侵害。这些问题严重影响儿童健康成长,影响社会和谐稳定,各方高度关注,社会反响强烈。
进一步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为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健康成长创造更好的环境,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为此2016年2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2016年2月民政部正式成立未成年人(留守儿童)保护处。在此之前,2015年5月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检察机关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八项措施》,并于2015年12月正式成立了最高人民检察院未成年人检察工作办公室。这些都是国家层面加强对未成年人保护的重大举措。
儿童保护,目前国内还处于摸索中前行,围绕《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的发布以及结合成都多年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取得的成果经验,如果在成都能有一定的落实探讨,会大大有助于这方面工作的具体推动。于是我们有幸请来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国内儿童保护专家杨海宇和相关政府职能机构、从事儿童保护的社会组织、爱心人士以“研讨+培训”,“互动+行动”的方式,期望这次培训能借鉴国际儿童保护相关领域的经验,结合成都实际,让成都儿童保护与国际接轨,同时又更加有效地落地执行。
成都市民政局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促进处副处长向竞对《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的实施意见》进行了解读,《意见》要求相关部门要增强责任意识、协作意识,主动参与做好困境儿童服务保障工作;市级有关部门要协助做好困境儿童分类保障政策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困境儿童成长的良好氛围。
成都市人民检察院王亮检察官以“从民政部成立未保处展开,看国家亲权理论”为题,介绍了成都检察机关未保工作的开展情况。通过去年未检工作引入社会力量的合作尝试后,今年,成都市检察机关未检工作会已经召开,会议提出要全面加强与云公益等社会组织的合作,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将社会调查、合适成年人参与未成年人刑事诉讼、心理疏导、观护帮教、附条件不起诉监督考察、强制亲职教育等工作,交由专业社会力量承担,提高未成年人权益保护和犯罪预防的专业水平,逐步建立司法借助社会专业力量的长效机制。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成都救助管理站、SOS儿童村、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等儿童保护相关单位也分享了儿童保护工作的经验和对下一步工作的展望。成都市慈善总会分享了儿童保护工作、基金建设及与儿童保护相关项目的成果。
【留守儿童志愿者分享】我能帮助到和我一样的孩子
她叫小花(化名),今年13岁,读小学六年级,是金堂的一名留守儿童。小花的爸爸常年在广东打工,很少回家;她没有见过妈妈,所有关于妈妈的好与不好都是从年逾八旬的爷爷奶奶口中听到的。小花每天凌晨5点就要起床,因为从家到学校要走1个半小时的山路。在家的时候,她还要帮爷爷奶奶种地……
我们的志愿者团队“公益故事人”常年服务于金堂的困境儿童,小花所在的学校是典型的留守儿童就读的学校,志愿者了解到,这所学校100多个学生,有30多个孩子从来没有见过妈妈,有30多个孩子父母离异,还有30多个孩子的父母都常年在外打工。
小花的情况引起了志愿者的关注,他们不仅对小花给予了经济上的帮助,还带小花多次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农村孩子募集图书。
小花说她很喜欢做志愿者,这样她可以帮助到和她一样情况的孩子。小花的理想是当老师,因为“老师很好,可以天天和同学们在一起。”
【政策解读】杨海宇:国家政策越来越与国际接轨
杨海宇——前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项目官员、儿童保护专家。2005年10月毕业于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人类学系,理学硕士学位,国际资深儿童保护与社会服务领域专家。
小花的故事其实是很多留守儿童的故事,他们年幼,家庭经济条件不太好,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放学后要干农活……但是小花与普通的留守儿童又不一样,她是一名小小志愿者,通过志愿活动在帮助和她情况一样的留守儿童。正如儿童保护专家杨海宇老师所说:“除了成年人关爱儿童,通过儿童去帮助儿童,往往能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很重要的同伴给予的支持。儿童也是关爱支持体系中的能动一员。”
《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中很多内容正在与国际接轨,比如其中强调实现儿童全力的责任主体是政府和家长及监护人,以及以儿童服务为己任的组织;《意见》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建立健全了包括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等环节在内的救助保护机制,规定了强制报告情形,确定了强制报告主体和受理主体,细化了应急处置措施,明确了评估帮扶主体,强化了监护干预措施。儿童保护体系建设的格局已经初现,这个体系将造福的不仅仅是留守儿童,而是整个中国的儿童。
杨海宇老师还与参会人员分享了儿童工作核心理念——儿童保护、儿童发展、儿童参与。并带领大家做“解手链”游戏,让大家分享在这个过程中的感受。通过好玩的游戏,大家思维更活跃了。这时,杨海宇老师通过分组,让每组人员讨论留守儿童案例——孩子的现状是什么?遇到哪些困难和挑战?不同的社会力量如何有效参与儿童保护?
儿童保护体系构建的国际视角
(1) 公众意识提升和宣传:针对儿童和育儿的观念和行为是影响儿童保护和生活幸福度的重要因素。最有效的儿童保护是预防!
(2) 儿童福利和保护机制的建立和运作:专业组织和专业人士,预防、预警、报告、应对机制和程序(相关指南)、跨部门多学科合作。
(3) 保护儿童的相关法规体系:《未成年人保护法》、《反家暴法》、《儿童发展纲要》、《国务院关于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的意见》等。
明天,杨海宇老师将带领大家制定具体行动计划;西南财经大学社会工作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韦克难教授将对留守儿童及儿童社会保护的理论与实践(成都经验)进行分享。
【指导单位】
成都市民政局
成都市检察院
成都市文明办
共青团成都市委
【主办单位】
成都市慈善总会
成都市慈善事业发展办公室
成都云公益发展促进会
成都公益慈善联合会
【协办单位】
成都市儿童福利院
成都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成都市救助管理站
成都市第五十二中学
成都市SOS儿童村
成都市双流县安康家园
【承办团队】
成都市慈善总会—儿童保护专项基金
成都益中未成年人关爱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