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门口上名校?我却不敢这样子认为,一个新兴行业至少也要三五年的市场维护也许才能在优胜劣汰中得以生存,它不是买东西,可以马上知晓它的质量如何,它是一个教育机构,至少需要三年才能看出成效,这三年,谁家的孩子敢送去做试验田?反正我不敢,我不敢奢望一个刚刚建立的新学校能把孩子教育成出类拔萃的人才,更不敢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给一个新成立的教育机构,因为这关键的三年说不定就毁了娃娃的一生,你不可能三年上完了再去一中二中回个炉。三年的青春谁也不敢负责,随着平昌的发展日益繁荣,商机便也多了起来,教育也逐渐商业化,就因为穿了件绵实外国语学校的外衣,你觉得会是本部调兵遣将来平昌的吗?是不是中国的肯得基,麦当劳都是外国人开的?倘若哪天再来个七中,九中,南山分校大家更兴奋了?我几乎可以预见,这家学校刚开学时去参考的家长一定会是没上一中或者二中分数线的家长,因为他们会觉得比上白衣,元山,响滩,驷马中学近一些,仅此而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