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紫房沟居士

[文学.历史] 诗话两则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8 12:04 | 显示全部楼层
拜读了,问居士老先生好!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5:31 | 显示全部楼层
伊斯玛尔 发表于 2016-3-18 12:04
拜读了,问居士老先生好!

谢谢朋友的赏贴!虽未谋面,但神交已久。向你致以新春的问候!
 楼主| 发表于 2016-3-20 16:44 | 显示全部楼层
       其实,写诗并不是文人们的专利,古代农民起义的领袖黄巢的两首咏菊花诗就在许多文人之上,不但咏出了菊花的形神,更把自己的抱负宣告于天下,实在是咏菊之中的出类拔萃之作。照录如下: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桃花一处开。
                          ——《题菊花》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不第后赋菊》
 楼主| 发表于 2016-3-21 16:0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诗的认识,应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三百年前的一场两个诗坛大伽的诗歌之争就很说明问题。
       事情是这样的:康熙二十一年,洪升、王士祯两个诗坛大伽在王士祯家碰面了,谈起了做诗的原则。洪升说:诗的内容描写要完整,就像画龙一样,首尾鳞爪无一不备,才是龙。而王士祯恰恰相反,他说;龙出没于云间,难见全体,仅露一鳞一爪而已。诗也和龙一样,兴会所至,一点印象、一个片断,拈出即可,不必反映出事物的全貌。洪升强调诗歌的完整性,王士祯强调描写的精粹性,各有一定道理而又各执一端,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王士祯的外甥女婿赵执信出来打园场了,他说:虽然神龙只露一鳞一爪,但它本身却是个首尾完好的整体,要从这一鳞一爪看到它的全貌。写诗固然不能事事不漏,须毫毕现地描写对象,但在描写事物的某些片断、侧面的时候,诗人胸中一定要有一个整体,一定要从中透现出事物的完整面貌。这才结束了这一场诗歌之争。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