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16|评论: 7

留住历史的印迹之:闻名遐迩松安桥……凡丁 鹤影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4 19: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闻名遐迩松安桥
                                                                                                  凡丁 鹤影
     在临邛城西7公里处的南河小支流松安溪上,有四道修建于不同时期风格各异的石桥,被笼统地称为松安桥。在新松安桥东头河边有一块1998年立的三角形界碑,界碑临南河,南面标示孔明乡,西北面标示马湖乡(现划归水口镇),东南面标示白鹤乡(现划归临邛镇),由此可知,松安桥已成为邛崃一处地理域名。(见界碑彩照)
001Hvggbgy706WsX7ID13&690.jpg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19 | 显示全部楼层
     让松安桥成为域名并闻名遐迩的,是那一座形如马鞍的单拱小桥,这道如今看来只不过是南河一条小支流上的小拱桥的驰名,不只在于它的古老和别具风格,还有它承载的历史。
     这一座始称的松安桥建造时为了节省成本,设计师将桥址上移至离松安溪入南河处上游约100米处较窄的河段上,行人客商若去马湖,还非得迂回一截像火夹子形的路不可,但这毕竟实现了一次桥和路的跨越,因为在未建此桥以前,过往的行人、客商只能依靠摆渡。(见松安桥彩照)
001Hvggbgy706WzfBVD81&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1 | 显示全部楼层
     此松安桥长约10米,宽3.7米,两端各四阶,平顶,高约3米,红砂石料采自本处,据说当初建桥时,卷洞桥石块的安放就像摆积木一样非常轻松应手,故而被命名为松安桥。但这正好说明了设计师的高超水平,以及工匠们的精湛手艺,因为用于卷洞的每一块楔子形石的使用位置不同,故对石料的六个斜面、角度、弧度、大小的要求皆各不相同,要做到一次性地精加工到位并“松安”成桥是颇不容易的。
     随着年代的推移,如今松安桥除了桥面有些缺损显得沧桑以外,卷洞石契合处却越来越紧密、规整而丝毫不显“松安”的痕迹,相信它会像赵州桥一样历千年而不毁。
     松安桥西头原有一通建桥碑,高约2.5尺,宽约2尺,碑面上凿有松安桥名并修建日期,背面是捐资人姓名、款额。
     2011年,一户徐姓人在此修建房屋,将桥碑处圈作屋基,并将整页碑石掩埋进土中。据房主说,碑面上松安桥三字清晰可见,但碑体下部因长期被泥土壅塞掩埋而字迹模糊。由于未见到桥碑,综合其它采访到的情况和参考桥的古貌程度,此松安桥的建成应在清早期。
     离松安桥下游约七十米的地方,又有一道红砂石平桥,这道桥建成后,行人和客商到马湖时少绕了一大截冤枉路。虽然这道桥也颇具特色,但由于松安桥早已名声在外,故很少有人提到它的真名——福康桥,却被广义地称为松安桥,甚至本地也有人认为这座桥就是松安桥。(见福康桥彩照)
001Hvggbgy706WL3zjn55&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4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康桥亦采用本地红砂石料,该桥双孔、平面、无引桥,长7.8米,桥墩宽4.52米,桥心2.42米,桥边各约0.21米,高约1.35米。在这道桥上,也能找到解读“松安”的另一个含义:
     福康桥整体粗犷、厚重、简约,六块桥面石各长3.80至3.94米,宽0.77至0.87米、厚约0.53米,特别是桥面合拢处中间那块楔形的封孔石,加工尤显随意,除了表面与桥平外,其于四个斜面和底面均与桥孔相去甚远而五面悬空,宽度竟然窄了约8公分。
     但福康桥无疑是结实而适用的,尽管桥面经鸡公车长期碾压后形成又宽又深的凹槽,但现代人只要不刻意地破坏或遭受地质灾害,估摸数百上千年后仍然会保持这副模样。(见鸡公车长期碾压后形成凹槽彩照)
001Hvggbgy706WCpL9Nf3&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25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康桥西头原建有一道三通页面,高近3的路桥碑,镌刻有《新修福康桥并十里长途记》云:邛州之西原有松安桥年深日久,溪流冲蚀,桥危路险,行人艰涉,道光甲申(1824年)春,有义绅王三伦首倡,义举酒坊之力,捐钱八十千文新修斯桥,并修十里长途,上至马湖营,下至横山煸(土旁,与扁同音。现称环山子),皆用坚石垒成,道宽丈余,桥长二丈三尺,至此桥宽路稳,道途康庄,是名福康桥。兹以捐赀诸君姓氏一并记之。咸丰三1853年仲夏日之吉。”按照碑记,此桥从筹备到建成,耗时竟长达29年。
     两边碑首各刻:“西来”、“胜境”四字。另有两副对联:
     一曰:
     一派幽清时对山花评画景;两间稳固闲听水鸟语天溪。
     二曰:
     十里羊肠成坦途;千秋雁齿压横波。
     此三通路桥碑,系由清名士——“郡人吴江”书写,由于“其高、宽、厚、立向及大小字、字数和字占面积皆符合鲁班尺寸要求”而庄重、      大气、俊朗、古朴,动物雕饰生动传神,因其石材、题字、撰联、镌刻皆佳成为珍贵文物。
     此碑于2011年被王三伦后人——卧龙川谷酒厂老板王建强收藏,并移入该厂大门内位置用玻璃罩陈列。(见彩照)
001Hvggbgy706WT42ie02&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19:31 | 显示全部楼层
      福康桥西原先还有一座祭祀木匠和石匠祖师鲁班的鲁班庙,此庙的建成,鲁班的大名非但没能取代松安桥的域名,反于1945年夏季的某一个晚上,被庙子旁悬岩上掉落的石块砸毁而几乎被遗忘。
     距福康桥下游约40处,即上世纪50年代为方便宜宾纸厂从火井、大窖运输造纸原料竹子时,由劳改队修建的单拱石桥,此桥长约20,宽约5,亦称为松安桥。
     离福康桥下游约30处,即1984年修建的邛芦公路桥,也采用本地红砂石料卷成单孔,为便于汽车通行,将两头路基抬至与桥心等高,桥面用混泥土浇注,两边加装红砂石护栏,这样的卷石桥在现代桥梁中难得一见。该桥长约33,宽8.4,仍旧沿用松安桥名。
上述四道广义的松安桥并排在约100长的河沟上,亦属难得一见,可以说是邛崃路桥发展史上的里程碑和缩影。
     而松安桥和福康桥还见证过丝绸之路昔日的繁荣:
     南方丝绸之路从邛崃出发时,既可以经:磐陀寺、大柏树、小柏树(花置寺)、王石磐、保胜场、水口、彭家营、桅杆槽、至芦山大川镇;亦可从大柏树经:皂角庙、松安桥、马湖、油榨、火井、高何至芦山太平场;同时还可从松安桥经保胜场、水口、彭家营、至大川镇。
     清以后又可经:梁机房、鹤林寺、松安桥、马湖、油榨(或者水口)以远;
     从十方堂来的南线客商,也可经鹤林寺,或者葫芦湾至松安桥去往马湖以远。
     由于松安桥位处通往马湖和保胜场去水口的三岔路口,丝绸之路客商源源不断,故松安桥西头旧时有两家徐姓人开的客栈,可同时接待数十个客商。以西约200处还有一处不知何时开凿石料后遗留的岩窟,也成为过往客商的歇宿点,但店主每天会前往收取一定的费用,提供的是在岩壁上凿孔后搭建的简易棚和简易床架,并凿有若干牛鼻子型的拴马孔。(见彩照)
001Hvggbgy706ZMO8cx79&690.jpg

 楼主| 发表于 2016-3-14 20:20 | 显示全部楼层
     需加以说明的是,1984至1994的十年间,此处曾修建过一户住房,据徐姓房主说,岩壁上也有少量他凿的孔,用于搭棚建猪圈。
     其实,最让松安桥名声远播的是此处的特产——红砂石料器。松安桥出产的红砂石料器略发白色,质地细密坚硬,耐水性好,不会风化,是各式房屋柱石、石板、铺路石、牌坊、碑刻、猪槽、水缸、鱼缸、香炉等器的上乘原料,更是桥梁修建的首选用材。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修建川南第一大桥和老南桥时,皆选用的是松安桥石料,这更让松安桥地名名声大噪而远近闻名,以至于松安桥三字成了红砂石材中的一个著名品牌,凡是松安桥出产的红砂石产品,价格皆会高一个挡次。所产品除满足本县而外,还船运至新津码头散布供应到川西平原地区。
     在此不能不提到一支杨姓石匠先祖的发家史:
     松安桥以西,如今还有三户世代以石匠为业的杨姓。时年86岁的杨婆婆爽快地谈起杨姓先祖迁来松安桥时的传奇故事,她说迁到松安桥的杨姓一世祖距今已有十好几代,最早可追诉到明.崇祯年间。
     松安桥杨姓原籍新津县杨庙子,此位杨公因二房争宠与大房不睦,便携长子外出从事丝绸之路的贩运,从新津背着红糖、盐巴、生姜,准备前往芦山贩卖,行至松安桥时天色已晚,便在河边一个洞窟内歇息,准备次早再走。
     夜间其子感觉地下似有空洞并发出叮咚声响,父子俩觉得奇怪,便连夜挖掘出一坛窖藏银子,同时父子俩又发现,此处不知从何时起,便有人开凿红砂石料,而且材质很好,便不再前往芦山,用掘得的银子盖房后,又从遂宁、安岳招聘石匠进行开采,数代后生意愈来愈好,业务越做越大,便于清.道光年间正式成立了一家石材厂,取名新盛厂,专门生产各式红砂石器材,并且用自己置业的船只运销新津等地,另外还开了一家饭店。
     然而,杨家的致富却常招致棒客(邛崃人对强盗的称谓)抢劫,为防不测,只得在百尺危岩上凿孔建造阁楼,将财物束之高阁。
     在临松安沟一面开凿过老南桥石料的岩壁下,十多年前尚立有一块冠形石碑,用石灰刷写“新修南桥”四字,记载新修老南桥时曾在此处取石,属于商业运作的广告形式,此碑后被开凿为它料后贩卖;
     稍上一处的岩壁上亦有石灰刷写的“新修南桥”四字并纪年,记载川南第一大桥在此取石,如今已被泥石掩埋。
     如今在临南河一面杨姓人居室的后边,开凿过石料的百尺危岩上,除有建高阁留下的凿孔而外,尚有用石灰刷写的“新盛厂”三个大字和数行小字,记录建厂简史,以及发出:“南桥工,血顺江流”之兴叹。
    此外还有杨姓人在不同时期刻记下的文字、纪年、符号、类似族徽的刀形图标、以及造反派用石灰刷写的文革标语,若大的几堵岩壁,已然成为记载和研究松安桥地区历史的墙。(见新盛厂三字和文革标语照片)
                                                                                                                                2014-8-27初稿
                                                                                                                                2016/3/2修订
001Hvggbgy70709xohfd5&690.jpg
001Hvggbgy7070b2UhH89&690.jpg
001Hvggbgy707073VvAa2&690.jpg

发表于 2016-3-16 09: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图文并茂,这种形式很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