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3752|评论: 34

[原创]政府如何走出百姓上访、告状的怪圈

[复制链接]

2015年优秀版主 2016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7-7 13: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访,如果用法官的嘴来说就是信访,如果用百姓的嘴来讲就是告状。

所称信访,是指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采用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向各级人民政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作部门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依法由有关行政机关处理的活动。
  采用前款规定的形式,反映情况,提出建议、意见或者投诉请求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称信访人。

但是就目前笔者所了解到的一些上访户归纳了这几类:

一是在南江县遭受了“5.12”大地震后的震后地震款的领取问题。有的百姓认为,南江县也是重灾县,既然是重灾县每个人就应该分杯羹,不管自己有没有损失,都要一视同仁,这样就加剧了有灾户的资金领取得少,无灾的也领取。地方领导在处理老百姓这样的“平均思想”上,也没有具体的可操作步骤。要么按照规章制度来办,要么和稀泥。因此就产生了反正这钱是国家的,我没有得到实惠我就要上访的心态。

二是在大的政策面前,经营业主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不顾政策条文,反正我要生存、我要活命、我要养活一家老小,你既然取消了我的经营资格、我的生活来源我就要找你政府不干。因此,在这些利益群体中共同的思维方式统一起来,便成了群体上访事件的发生。

三是在灾后重建中的规划、撤迁里往往自己的利益没有理想最大化,加之一些部门的推诿、空中楼阁的许诺最终没有实现,因此百姓对有的问题用一种激化的心态来阻挠撤迁、施工。最终的结果地可以不种、房可以不看、钱可以不赚,整天背上行囊找有关单位解决问题。

四是以前的遗留问题的没有得到解决。这样的问题在南江上访的比例中也占据很大一部分。

五是实实在在的一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这些上访者有的称之为专业上访户,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是部门、政府根本无法解决的问题,这样的上访人整天无所事事的纠缠着问题不放。

一旦百姓上访,各个相关部门的神经都高度紧张,抽调人员来倾听上访人的诉求、派人安排上访人的吃喝拉撒。这不仅仅在南江乃至全国都是如此;甚至有的上访人坐车北上。最终结果是地方政府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时间又把上访者接回。毕竟什么地方发生的就在什么地方解决。

不难看出,真正需要解决的上访者往往多数时间都被一些无理取闹的上访者占据了大量的时间。而他们的上访对基层领导来说是上访户就是老大,自己的亲爹亲娘。话不敢言重、美酒陪起、车子找起、房子开起。什么地方做得不对,越级上访后,地方政府官员就要被上级点名批评。一句话,各级在处理上访者的问题上,日子都不好过。

维稳,这是全国最基本的政策方针,地方也是如此。但是这样维稳对地方政府的负担是否过大?南江县正在以脱胎换骨的速度发展着。不可否认的是发展中就有问题的出现,这些问题如何解决、如何面对也是摆在当前政府面前的一大问题。是腾出手来抓发展,还是整天与上访者打交道?是用怀柔政策还是用强势?恐怕这不仅仅是南江县的问题。

这里,我要说明的是,对于有理有节的上访者,政府应该立即解决,对于不与大局为重无理取闹的上访户政府应该拿出自己有效的措施杜绝。

可以说,一种病态的“告状”已经成蔓延的趋势。

 

欢迎网友理性探讨!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7 1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所列的“一、二、三”中的上访对象是需要解释说服或政府作出适当让步的对象,如果解释说服不了,或政府作适当让步而达不成一致意见的,他们最终也会成为第“五种”对象。对于第四种因“遗留”问题产生的上访对象又分为两种情况:一是纯粹无理取闹的;另种是的确是“冤假错案”,需要政策出面维护其合法权益的。

    总之,我认为,上访对象分为三种类型:

    一种类型,是纯粹无理取闹的,必须严惩重罚,严厉打击,绳之以法,绝不手软。

    二种类型,见别人上访有利可图,报着试以试的态度进行上访。他们上访事因借口中,有历史的遗留问题,有现在的惠农政策兑现中出现的问题。对这种人,要分步见机行事,教育说服为主,能息则息,避免事态扩大。实在不行,也要绳之以法。

    三种类型,的确因个别(包括以前和现在)干部或部门,工作作风不实等造成的“冤假错案”。对这类,查证属实,该还利于民的必须还利于民,同时,也要追究相关人中的一些责任。

发表于 2009-7-7 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这确实一个现实的问题,南江的发展不光是领导和政府能做到的,需要全县人民共同的努力,领导在处理某些事上肯定做得欠缺,希望领导公平公正对待,但也得为老百姓想想,换位思考下。只有我心中有老百姓,真正为老百姓办实事的,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卑。就像南江王英同志,虽她人不在,但她的人品和工作作风永留在老百姓心中,因她没有领导的架子,确确实实在为老百姓办事,把老百姓当成自己的父母一样对待。当着面说你有多么的好,那不是好,而是在背后别人说你是多么的好那才是好。

2014年度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09-7-7 13:29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根本性原因在:人心不足。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涉及我们生活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人反而不满足了,认为我是否还可以获得更多一点?法律健全了,有时候反而为其提供了一些索取的“理由”,成为增加自己所谓“收入”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

发表于 2009-7-7 13:2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顶起!

发表于 2009-7-7 13:1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顶!

发表于 2009-7-7 15: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上访,如果用法官的嘴来说就是信访",果真如此?“信访”是从法官嘴里崩出来的?

“而他们的上访对基层领导来说是上访户就是老大,自己的亲爹亲娘”,干吗这样评价,基层领导不但要解决问题,还要当儿子不成?

发表于 2009-7-7 15:08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问题的关键的关键,就是哪级政策敢于真正对无理上访者逗硬落实“绳之以法”的问题。

      村上:他们不怕乡镇对他们说“按辖区负责,出了问题就免职”,因为他们本就是一介平民。但是他们没这个“绳之以法”的能力。

      乡镇:一方面他们不具有足够的能够“一步到位”的执法能力;另一方面他们也“不敢逗硬”,因为,他们怕“上访户”越级操作。既影响乡镇的考核,也影响自己的“位子”。

      县上:出了一些文件和通知要打击非法上访等,但没有付诸实施。因为,他们一方面可以把鞭子打到乡镇“凡出现.........等,按辖区负责制,一律就地免职”;另一方面,他们也怕“上访户”再越到更高一级上访。

  市上:可能同县上差不多了景况吧..........

      总之,遭孽恼火的乡镇了........我有个亲戚就是个乡镇干部,仿佛还有个一官半职,他天天就在念道“上访户”的事!

发表于 2009-7-7 15:32 | 显示全部楼层
[em57]大家都来顶起!!!!!!!!!!

发表于 2009-7-7 15:27 | 显示全部楼层

版主的贴子我看了,很好!

各位朋友的发言我也看了,非常好!

总之,我们乡镇干部都要用“心”去工作,用“良心”去工作,才能用心无愧!!

反之,我们的“上访户”们,也要用一颗平常心、一颗善良心、一颗纯正的心来对待自己、对待周边朋友、对待你所谓的“你要去告的人”。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时间“告状”,不如用此时间去挣钱,用此时间来持家兴业!

发表于 2009-7-7 14: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过现在还有一点就是,有些人点点小事也要去找领导理论,这的确给政府带来了麻烦,办事效率得不到提高,应该分为轻重在上访吧。

发表于 2009-7-7 14:57 | 显示全部楼层
N小鱼儿,说话是否有些偏颇。有些事情主要是个别公仆不作为吧

发表于 2009-7-7 14:56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顶起!
发表于 2009-7-7 15:54 | 显示全部楼层

1、楼主敢于把这个问题提出来讲,勇气可嘉;根据分析可以看出,楼主是作了比较充分的功课的,有理有据;

2、既然有人提,有人跟,说明这个问题也确实该摆在桌面上研究了;既是研究,就允许各抒己见,允许合理争论;

3、对于这样一个涉及利益面广,涉及执政方略和民生,现实矛盾又很突出的问题,当然不是简单的几条可以概括和解决的;

4、要想集思广益找到好的解决办法,利于执政,利于民生(所谓利国利民),就不能只站在个人或者小集团利益的角度看待和分析问题。必须象楼主最后一句所说,理性探讨!

5、最后,就“上访”发表点个人意见

(1)首先,任何信访、上访都要认真查实,虽然过程会很艰难,但是这是原则,不可动摇。也是做后面工作的必要基础!

(2)其次,在查实的基础上,政府或者部门错了就必须态度鲜明地纠——还利与民并且依法赔偿不要犹豫,这是该付出的代价;严厉惩处责任人以儆效尤不得护犊子,这是态度和决心的体现。毕竟这个帐单是明的,不象现在处理上访过程中政府打掉牙往肚子里吞,买了很多无法报帐的暗单!

(3)在查实的基础上,恶意上访,无故缠访甚至为个人不正当的私利煽动、鼓吹群众集体闹访,必须旗帜鲜明地惩——在猴子上窜下跳的时候,该杀的鸡还得大刀阔斧地杀。

(4)风正船则平!合理渠道被堵,水满则溢,走不太正常的渠道流出去也不能全怪水;渠道畅通,还要煽风鼓浪,这样的鱼虾不红烧天理不容。有理能够走遍天下,无理付出高昂代价,这个逻辑成立了,大家把帐一算,风自然就正了,社会和谐的船也就平了。

 

发表于 2009-7-7 16:42 | 显示全部楼层
^_^   信访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作,要达到减少或杜绝重复信访、越级信访的目的,除了针对信访中有理上访者按政策和法律妥善解决问题外,还应针对信访者不同的心理特征,做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和矫正工作,方能奏效。
       1.因人而异,对症下药。信访者到党和政府的信访部门和执法机关信访,均抱有不同目的和心态来反映情况,请求解决某个问题。信访工作人员应根据不同对象、不同问题、不同目的,甚至不同心态,因人因事因心态而异,采取不同的疏导方法、不同的矫治措施,方能取得实效。
       2.信访工作者要依据“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诉之以法、明之以路”的原则进行疏导。对思想不通、期望值过高、认识上有差距的上访者,要作耐心细致的解释,以理服人;对于不懂法、漫无目的、四处递交上访材料的信访人要依法说理,提供咨询,以减少重复信访。对信访者,尤其是弱势群体、孤寡老幼要有爱心、同情心,体现接待中的人文关怀。对信访者的问题解决方式应态度鲜明,不要回避或用其他言语推塞,使其不存在非分之想。
       总之,信访工作者要有良好的心态,较高的政策法律水平和较强的言语表达能力,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与来访人员顺利沟通,有针对性地做好各种来访人员的工作。

发表于 2009-7-7 22:34 | 显示全部楼层
顶起

发表于 2009-7-7 23:16 | 显示全部楼层

     楼主说这是一个怪圈,其实则不然,不能说是怪圈,自古"民告官"的案例比比皆是,不胜枚举.然"民胜官败"者有几许?就是在当今社会下的"民告官",这是多么艰辛的一条路?大家可以在网上查一下,当今的"民告官"案例,"民"的胜算有多少例呢?甚至有的"民"在这条道路上走了三十多年之久的艰辛的告状之路!虽然有的"民"胜诉,但也是倾家荡产,穷毕生精力来走这条路.一个人一生的青春年华都耗在这条道路上了.

 

    那这条路为什么会这么难走呢?一是"民告官",证据难以搜集.二是官官相护,三是个别官吏不思进取,在其位,不谋其政,一心钻营夺巧,根本就没有那种"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心态.把"以人为本"\"执政为民"这些当歌唱的内涵根本当作了耳旁风.四是官吏们相互之间有一张看不见的网,这张网如铜墙铁壁,任凭你有通天彻地的本事,也无法冲破这张网,到头来往往是"民"会头破血流.血溅五步.

  还好!今天中午看了中国法制报道中,国家已经对"民告官"的管理规定即将出台.相信以后这条路不会是老百姓的"不归路".

发表于 2009-7-7 22:06 | 显示全部楼层

信访制度是中国特色。目前应该弱化信访制度...

 

若果放任发展不对越级乱访的依法治理,中国将出问题..

发表于 2009-7-7 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我觉得根本性原因在:人心不足。

      现在国家政策越来越好,涉及我们生活领域也越来越广,很多人反而不满足了,认为我是否还可以获得更多一点?法律健全了,有时候反而为其提供了一些索取的“理由”,成为增加自己所谓“收入”的一种途径。这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状态。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