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1657|评论: 1

成 竹 在 胸 创 新 体,诗 书 满腹启后坤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3-17 1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注:此文刊登于2011年第一期的《邛崃经纬》上
成 竹 在 胸 创 新 体,诗 书 满腹启后坤
------浅谈北宋重要的文人画家文同
                                    唐文栋(独卧文园)
现今我们日常生活中常常会提到的“胸有成竹”或者“成竹在胸”,大概没有多少人会想到,这会跟我们临邛的宋代知州文同有关吧!其实这两句成语,皆出自于文同的一段绘画高论“画竹先得成竹于胸中…….”。
文同(公元1018-----1079),字与可,自号笑笑先生,锦江道人,世称石室先生、文湖州,苏轼从表兄。梓州永泰人(今四川盐亭东人)。
文同出生于三代不做官的士族之家,自幼发奋读书。宋仁宗元年登进士第,以官司封外郎密阁校理。善诗文书画,尤工墨竹,系北宋时期承上启下的,最为重要的文人画家之一。他所首任的邛州(前后共计在任七年之多),地有芦沟、寨沟,多竹,因而画竹益精进。后任洋州(今陕西省洋县),地有筼筜谷法,多竹,时往观察,对他的艺术写生有很大帮助,画竹遂益精。元丰初年,知湖州(今浙江吴兴),未到任而卒。后世称“文湖州”。著有《丹渊集》。
一.              虽非“始墨竹”第一人,确系文人画中的创新代表
据考证,中国画发展到唐代:山水、人物和花鸟已经相对独立地成为一种画种、一种题材。当然画竹艺术发展到了唐代,虽是高手云集,但大多数人,仍沿用严谨、工整的双钩填色法,着青绿色。此时纯粹用墨来作画的画家,也慢慢开始盛行。查史料考证为:始创于唐明皇或王维,或五代的郭崇韬夫人李氏。此后,五代的李颇、李煜、黄筌、徐熙等皆有墨竹之作的记录。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巻十说:唐“萧悦,协律郎,工竹,一色,有雅趣。”唐白居易更有《画竹歌》赞誉萧悦的作品。诗云:“不根而生从意生,不笋而成又笔成”,进而叹曰:“举头忽看不似画,低耳静听凝有声。”但至今都未见到其作品流传,无法考证。
到了北宋期间,正值王安石厉行新法,文同时任邛州知州,对党派之争话毫无无兴趣。虽身居官场,却自求田园之乐。他有诗证曰:“三圃绕秋色,林亭近晚清,······排石铺衣坐,看云缓带行,官闲惟此乐,与世欲无营”。当然并非是他无谓的闲逛,那时的临邛古城,就以“气候温和、四季分明”著称,本身就是“茂林修竹之地”,城内外遍地都是翠竹浓荫,这给他对竹观察和写生,是大有裨益的。风中赏竹可得婆娑之势,雨中品味可得酣畅淋漓之态,月白风清之时可得碧影之形,晴空万里时可辩老嫩,竹之神韵尽纳于胸中。
文同一方面不仅强调“胸有成竹”、“振笔直遂”,另一方面更加重视客观对象的真实形态。正所谓:“露润雨垂,风翻雪压,反正低昂”是耶。他后任的洋州时,发现城中少竹,又命人“广栽竹木”。足见他爱竹早已成癖。其居室住所也常常取名为“墨君堂”、“竹坞”、“此君庵”等爱竹的雅号。
我们可以这样说,文同的一生:由爱竹种竹,进而赏竹,再到动情时咏竹、画竹,以至于情感深处早已“身于竹化”了。我们可从他的“胸有成竹”一论得出:他不仅以竹为喻人,同时更深刻地揭示了主体对客观主动把握的认识规律,因而上升再到“文化理论”的高度来指导人们的行动和实践。
今试举文同流传至今的名画《墨竹图》为例作说明:该《墨竹图》轴画面清淡空灵,一株秀竹斜垂而下,生意盎然。画面以书法般挥洒点画的技法,运用墨的浓淡、笔的轻重塑造形象;以水墨在绢上渗漏的偶然性造成墨色的层次,浓淡参差,轻重错落,枝叶的向背、折旋各具姿态。虽是一幅单色画,却有色彩的幻觉。将文人士大夫所感知的“虚心有节”、“洒然清风”和“飘逸淡泊”的韵律巧妙地展现出来。详观其图,其笔法于严谨、遒劲中多有潇洒之致,是中国绘画史上,迄今为止所见最早的一幅免去双钩的(勾勒)手法的文人画作品。其画法,据米芾《画史》说:“画竹叶以深墨为面,淡墨为背,至与可(文同)始”,这种以“淡墨挥扫”来代替“丹青朱黄铅粉之工”的水墨画法,到了文同的笔下又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高度。应该这样说,文同的墨竹绘画成就就是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墨”的作用,创造地写出了竹的性格和神韵。
宋元之后的众多文人雅士,皆渊源与文同,尤以元人柯九思、李衎、吴镇等二十五人最为有名,世称“湖州画派”。以吴镇撰写《文湖州竹派》一书就此给了一个定论,充分肯定其在中国绘画史上的高度和对后世文人画的真正影响。
二.因画生悟,累叠画论的高度
纵观几千年来文人们的心路历程,大抵与竹子的精神是密不可分的。仅单看写意墨竹的发生与发展,其实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几乎所有文人心态轨迹的真实反映。文同画竹不仅是时常赏竹、种竹和画竹,他也较全面地对画竹的全过程进行思考,不仅企盼在形式感与技法上有别于前人,更多的是从思想的高度与情感来诠释一种新的文人画的意趣,或者说一种相对于,宋代以前传统文化的另外一种表达。
文同曾与表兄弟苏轼一道探讨写意墨竹的方法:“竹之始生,一寸之萌耳,而节叶具焉。…… 今画者乃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故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执笔熟视,乃见其所欲画者,急起从之,振笔直遂,以追其所见,如兔起鹘落,少纵则逝矣”。
此论虽讲画竹,却表达了一个深刻而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艺术见解和美学原理,对当时正在蓬勃兴起的“文人画”潮流,无疑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着重强调绘画的主客观因素的统一:即画竹比作一个事物的整体,如果凭着抽象的创造动机和支离破碎的印象,“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一枝一叶的去拼凑,其作品必然达不到“神似”的境界。这与文同倡导的“见而悦之”、“勃然而兴”其实就是一个道理。特别强调艺术家的创造激情和灵感,反对冷冰冰的,支离破碎的简短去描摹对象。
文同笔下的墨竹,竹叶附枝善于选取潇洒的姿态,正所谓:“潇洒之姿,逼檀栾之秀,疑风可动,不笋而成者也。”而力促其势。文同之墨竹堪用:“持将一段鹅溪绢,扫取寒梢万尺长”作喻,实不为过也。也如苏轼题文同墨竹赞云:“此竹数尺耳,而有万尺之势”。苏轼又尝题赞与可《梅竹石》图云:"梅寒而秀,竹瘦而寿,石文而丑,是为三益之友"。
文同画竹,正是兴之所至,托墨消遣之乐。苏轼说他:“见精练良纸辄愤笔挥洒,不能自己。”世人都喜爱其画,纷纷求之。就连从表兄一代文豪的苏轼的绘画都深受其影响。求教、唱和、合作两人的交流碰撞,火花四溅。就流传至今的,两人曾经合作绘画《苏轼枯木竹石、文同墨竹合卷》,即可窥见一般。
三.文同的文人画对当今画坛的启示
文同不仅是当时的著名的诗人和文人,同时他又是“著名的书法家”,擅长篆、隶、行、草各体书法。他的诗、书、画和画论等等诸多方面的高度不仅影响了未来成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等人,也为苏轼真正建立完整的“文人画”理论体系奠定了最为坚实的基础。
这或许又给我们当下的画坛太多的感悟和启示吧!
试看文同画作的创新过程:完全是凭着自己对物像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和感悟后发自内心的一种创作的冲动,才信笔挥洒的,洋溢着他极大的、饱满的创作激情,真正表达个体内心的一种感悟吧!正如《宣和画谱》所评:“与可工墨竹之画,非天资颖异而胸中有渭川千亩,气压十万丈夫,何以至于此哉!也正如苏轼所言:“文同的墨竹是‘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的”。  
因此文同笔下的墨竹,绝不是我们当代的一些个所谓的“文人画家们”,那种信手涂抹的所谓“墨戏”之作。但凡熟知中国画历史进程的人都深深知道一点:我们不可想象一个创作者,在还没有真正:“明白物理,体会物情,观察物态”的情况下的那种随意涂抹、任笔为体的所谓创新之作。这种所谓的创新时尚之作,一定不是我们这个时代,正在进行的社会变革进程中,最终所要呈现出来的高峰之作和大众审美的精神需求。
时下的众多“大师们”、“著名画家”们,或者说像笔者一样的更多的绘画爱好者们,面对近三十年来,一浪高过一浪的创新求变的热潮,难道我们不应该共同来静心思考过这样一些个命题:我们胸中的“文化成竹”究竟有多少;我们的笔下“三重境界”究竟如何得来;如何在继承与发展“与古人争一席之地”;如何在面貌相同、大众审美趋俗中自成一体,别开生面;如何真正理解文人画的深刻含义和外延;如何在躁动的各色画展中把握千古不变的艺术之规律;如何在中西调和中拿捏好笔墨当随时代这个主旨;临邛画家们如何研习前贤文同的衣钵传承,又如何近水楼台先得月更胜人一筹。
笔者以为,正当我们重新回归传统、深入经典和梳理认识自我,敞开心胸海纳百川之时,才会重构新的“经典”,产生新的绘画体系和语言。正如古言:正本方能清源,悟道才能登高。
笔者今天简单分析了文同绘画的成因,其实就是在试着理性靠拢那些,曾经在中国绘画中打下深刻烙印的精神内涵。就让我们一同来重新阅读经典,重新建立起对经典的“敬畏之心”吧!
文同不仅是中国画历史进程中影响了当时和后代的著名画家,又是临邛文化中继“卓文君”对临邛文化影响最大的、最为深刻的一位。临邛文化是蜀文化的重要代表。临邛文化正是因为有着像文同这样的人的辉煌,才得以更加源远流长,才会如此的厚重和灿烂。
主要参考资料:《美术》
《中国美术史》
《132名中国著名画家》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17年优秀版主 2019年优秀版主 2020年优秀版主 2021年优秀版主 2022年优秀版主 2023年优秀版主

发表于 2016-3-17 14:1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有这段故事嗦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