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川县优先发展强化发展教育事业走笔
2015年,青川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县创建工作顺利通过各级验收,四川省政府教育督导团进行督导评估时认定,青川县公众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高达98%,青川县县小作为大、人少经验多。
“近年来,青川县变化最大的当数全县中小学校园环境,自信而充满活力的莫过于广大教职员工,快乐而幸福的当数在校的中小学生。”3月7日,已工作40多年的老教育工作者杨玉龙谈及青川教育发生的变化,欣喜之情溢于言表。
让硬件真正“硬起来”
行走在青川各中小学校内,随处可见宽敞、洁净、明亮的教室,宽阔、平坦、标准的运动场,绿树成阴、花香四溢、整洁卫生的校园环境,城乡一体,别无二致……这是青川多年来强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取得的成果。如今,青川教育发展均衡,学校布局合理,教师队伍稳定,培养出许多成绩优异的莘莘学子,全县教育呈现出一派桃李芬芳的喜人景象。
“再穷不能穷教育!”青川县委书记罗云掷地有声,“抓教育就是抓民生、抓发展。”
近年来,青川县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持续加大财政投入,强化教育发展的基础支撑,累计投入资金3056万元,大力推进项目建设,新建、改建公办幼儿园3所,新增学前教育学位480个,改造义务教育学校教学用房4421平方米、学生宿舍1240平方米、运动场8600平方米、其他功能室1244平方米,添置教仪设备120多万件,办学条件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着力提高经费保障水平,在足额兑现国家规定的各项教育配套资金外,县财政投入资金1527万元解决教育工作经费不足的问题,2015年县级财政用于义务教育学校正常运转的经费就占上级拨付生均公用经费总额的50%。
让教鞭真正“舞起来”
“路太远太难走,干一段时间一定要调走。”从小在城市长大的刘广华去年考取房石镇学校化学老师岗位,当坐了几个小时客车沿着崎岖蜿蜒的山路到学校报到时,她萌发了想调走的念头。
当她工作一段时间后,改变了“一定要走”的想法。孩子们对于知识的渴望,学校领导也像朋友一样,在生活上关心她,工作上支持她,让她很快融入了新环境,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她说,“每当看到孩子们认认真真听课,眼里流露出那种对知识强烈渴望的神情时,我就舍不得走了,我已经把学校当成第二个家了!同时,教师的待遇也非常不错,消除了后顾之忧,老师们就可以把更多的时间与精力放到教学上了。”
“我们以优厚的条件吸引人才,同时打好待遇牌、感情牌,用感情留住人才,让优秀人才愿意来,来了能留得住。”县教育局长唐德锦说。
青川县制定教育优秀人才引进政策,对引进的优秀人才,按每人8万元标准提供安置补贴和每月400元生活补助,近年来引进硕士研究生4人;出台《青川县教育质量奖励办法》,每年开展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表彰奖励活动,奖励资金均在100万元以上;对农村义务教育学校教师按每月400-600元的标准兑现生活补助,对农村其他学校教职工按每月200元的标准兑现工作补贴。同时,加大社会资金争取力度,仅2015年就向社会各界争取奖励、救助教师资金103万元,惠及教师227人次。
让教育真正“活起来”
“几天的岗位培训,使我在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受益匪浅,这将会为我今后更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当好一名合格教师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刚刚结束教师培训的蒿溪乡小学教师文玥玥说。
近年来,青川县坚持严格落实教师教育优先发展战略,把教师队伍建设放在改革和发展的优先位置,通过教师队伍建设工程,进一步提高全县教师整体素质,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持续发展能力。
“在注重教师培养的同时,也着力激发教师自身的潜力与干劲,让老师由‘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县长刘自强向记者讲述了青川教育的“活水之源”。
从2014年开始,青川县有序开展“名教师”“名校长”“名学校”评选工作,并建立“名教师”“名校长”工作室,每年为每个工作室安排工作经费1万元。对评选认定的“青川县名教师”“青川县名校长”在学年度专项考核中获得优秀等次的,分别给予2万元工作奖励;年度考核为合格等次的,分别给予1.2万元工作奖励。对评选认定的“青川县名学校”一次性给予10万元奖励。同时,凡到青川从事教育工作的名优校长和教师,工作6年以上给予安置补贴10万元,在职教师取得硕士及以上学位的,其学费由县财政和单位各解决50%。
一道道批示,一份份文件……字里行间,记录着教育事业的发展;一笔笔投入,一个个账本……换来的是青川教育领跑的出色成绩单:2015年普通高考获得历史性突破,文考本科和艺体本科双上线人数达214人,在青川历史上可谓“破天荒”。同时,职业教育的校企合作、校校合作、“现代学徒制”教学、“订单式”培养等模式也得到进一步完善。(广元日报 记者刘保刚 何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