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286|评论: 14

[转帖] 周孝正:誓死捍卫说话的权利

[复制链接]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3-18 15: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学者不是拍马屁的,批判是知识分子的本职,他不批判谁批判?个人分工不同,难道要推给工人农民吗?他们每天已经很累了,而且也不从事研究。当然,他们也可以批判,知识分子的职责就是批判。即便引来骂声也很正常,都相同了才可怕,还是那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3-18 16:01 | 显示全部楼层
  来源丨北京晨报


  “我就是中国人民大学教师周孝正,简称人民教师周孝正”。每次提到身份问题,周孝正都要说一次这句标志性话。虽然在更多的时候,他名字之前被冠以“社会学家”、“京城名嘴”等头衔,但周孝正并不认可,他说:“那些都是虚拟的称呼,没有人在乎。”

  很多年来,周孝正以批评辛辣、尖锐著称,少有说好话的时候,对此,他也不否认,他说:“学者本来就不是拍马屁的,知识分子必须批判社会,至于宣传,有宣传平台,知识分子的职责是批判,他不批判谁批判,难道要推给工人农民去批判吗?他们本来每天工作就够累了,而且也不是专业从事研究的。”

  我曾经是粮农

  周孝正是北京人,高中毕业赶上知识青年下乡,去了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一去就是十年。

  周孝正说:“十年,如果说农时,从播种到收割算一个周期,整整八个周期,就是种地,没别的事情,当时我们有200多名职工,100多名知识青年,种两万亩地,就种粮食,小麦、玉米、大豆,所以我们有个名字,叫做粮农。”

  十年种地之后,周孝正回到北京,赶上恢复高考,参加了第一届高考,他说:“那时候高考是秋季,后来改成春季。我参加了1977年考试,1978年上大学,1982年春季毕业。然后就是教书。刚开始在中学,后来调到人大。”

  周孝正的大学专业是物理,而不是社会学。他说:“1988年我调到人大,在社会学系任教,就这么进入了这个领域。”

  二十多年过去,周孝正已经成了社会学领域中赫赫有名的学者,不过周孝正并不喜欢那些头衔和光环,这往往让他不得不强调自己的身份,比如,他是一个农民,以前是,现在依旧是,他是一个教师,人民大学教师,简称“人民教师”,他说:“我最主要的任务是教书,传道授业解惑,是职责也是事业。”

  社会学家是虚拟的称呼

  从事社会学教学和研究几十年,对于社会学这个普通人仍旧还有些模糊的学科,周孝正愿意解释得更清楚一点儿。

  什么是社会学?周孝正说:“社会学,自然就是研究社会的,研究社会的什么呢?第一,社会结构,社会是如何构成的。当今社会的分层与流动是什么样的,按照马克思·韦伯的财富、权力、声望的理论,中国当前的社会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上中下,各是什么样,互相之间如何流动。第二,社会的变迁,社会变迁有6种形式:改良、改革、革命、造反、动乱、乱动(骚乱)。清朝末年、民国初年的情况就是革命,改良和改革都失败,所以就革命了。第三是解决社会中的问题。社会学把社会看成病的社会,问题的社会,研究的是病社会、问题社会,而不是社会病,社会问题,是整体层面的问题。”

  作为一个研究社会学和教社会学的老师,周孝正并不认为自己是社会学家,他说:“其实没有社会学家,那是虚拟的称呼,本质上,我是老师,教书的。”

  批判是知识分子的本职

  周孝正的生活圈子,不仅仅是在校园里,同时也是媒体中知名的知识分子。他的言论,往往尖锐、辛辣,而且一语中的,为此,还曾有谣传称他因为针砭时弊而被人民大学停课。而实际的情况是,周孝正四年前已经退休,后又被返聘,也并无停课的事情。

  周孝正批评的领域非常广泛,经济、社会、文化等俱有,周孝正说:“其实社会学本身就很广泛,研究社会学,研究社会的构成、变迁、问题,自然需要全方位地了解社会的变化,而且要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本是社会学要研究的,并非涉猎广泛与否的问题。”

  而对于为什么批评多而同少的问题,则涉及到知识分子的本职,他说:“学者不是拍马屁的,批判是知识分子的本职。”

  批评社会问题,让周孝正被称为“名嘴”,但也引来许多骂声,对此,周孝正说:“不同意见很正常,都相同了才可怕,还是那句话,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面对黑暗从不屈服

  虽然名满天下,但是周孝正的生活很简单,讲课、读书、运动,就是他主要的活动,虽然已经六十四岁,但仍旧坚持打篮球。他说:“打得好不好不说,总要运动,运动才能健康。”

  作为一个社会学的研究者,尽管每次在媒体上发言,大多都是批评,但周孝正本身,却是一个很阳光的人,他也以此为傲,他说:“社会有黑暗,但人要阳光。我自己充满阳光,也希望我的学生充满阳光。”

  然而,这并不容易,可能更多的人面对阴暗的时候选择的是屈从,而不是改变阴暗,周孝正说:“正是因为有黑暗,所以要用光明去驱散它。教师是干什么的?就是传道授业解惑,道是什么,就是道德,就是正道,不是教学生适应社会中的阴暗,我从来不教学生这些东西。”

  不仅仅是学生,整个社会都如此,不能因为有阴暗,便望风而从,周孝正说:“正如哲人所说,中国从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集权社会变成一个现代化的民主社会,需要200年,从1840年算起,要到2040年,还要30年,但是这30年是等不来的,要是光等,那300年也不行,所以,第一要有耐心,不要激进,第二要努力。社会有很多问题,这需要人们努力去解决它,推动社会向现代化的民主社会发展,而不是随波逐流甚至同流合污。”

发表于 2016-3-18 17:24 | 显示全部楼层
:victory:

发表于 2016-3-18 2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周先生是知识分子中的良心之一

发表于 2016-3-18 23:32 | 显示全部楼层
爱听周先生的演讲。

最佳新人

发表于 2016-3-19 09:13 | 显示全部楼层
  当一个社会连说话和批评的权力都要用生命去捍卫,说明这个社会病的有多重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2:53 | 显示全部楼层
草书 发表于 2016-3-18 23:01
  周先生是知识分子中的良心之一

:lol:P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yangwen47 发表于 2016-3-18 23:32
爱听周先生的演讲。

:lol:P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3-19 18:0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四川阆中别说公判农民工,即便是公判杀人犯强奸犯,也是在践踏人权

       2016-03-19 凤凰评论部 谢作诗

文:凤凰网评论部,来源:凤凰评论

       说穿了,这不是“法治”,而是典型的“人治”。法院根据自身或者当地党政领导的意图,选择要接受教育的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选择“杀什么鸡儆什么猴”。


        又见“公判大会”。

        最近,四川省阆中市人民法院公开审判一起妨害公务案,8名被告讨薪农民工分别被判处6至8个月不等有期徒刑,其中两名宣告缓刑。

         这个当地媒体所谓的“一堂法治教育”,在互联网上却被普遍视为“一堂违法教育”。且不说《宪法》早已明确的“人格尊严”,“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尊重和保障人权”早已写入《刑事诉讼法》,无视当事人隐私权和人格权的公审,本身即有违法之嫌,是对法律的无知,对法制的无知,对人权的漠视。

         “公判大会”之所以引起极大反弹,有人们同情讨薪民工的因素。他们讨薪过程中有过激违法行为,被正当制裁本也无可厚非。问题在于,他们为什么被欠薪,被欠薪时若求助司法渠道,能不能被妥善对待,避免最后闹大的悲剧呢?若正常讨薪渠道不畅,被逼“过激”后还要被“公判”来教育,这是何等悲凉?放任讨薪、监管不力的部门,不更该被“教育”吗?

        对“公判大会”的反感,还因为很多人在现实中、新闻中,都耳闻目睹过类似“公判”场景,事实上中国也有过很疯狂的一段“公判”记忆。经验证明,那些所谓“公判”收获的效果往往不是教育,恰恰相反,因其对人权的肆意践踏,常常引发的是潜在恐慌甚至混乱。

         要警惕这样的“公判大会”,其背后的逻辑是反法治、反人权。不少地方法院偏爱“公判大会”,将之当成是对不法分子的威慑、是对社会的“法治教育”,但细究起来本质是一种越位。法院用政治思维取代了法治思维,把审判当成了实现所谓“法治教育”的手段。但这样的“教育”又是选择性的,受教育的往往是社会弱势群体。

        正如网友质疑的,讨薪民工被公判,为何不见贪官被公判?朴素追问之后,是对人权保护不均、保护不力的担忧。本应平等视之的人权,常常依附于权力的意志而定。有权者的人权在无形中更被保护,而像讨薪民工这样的弱势者,人权则被弃之如敝屣。于是,拿弱势者开刀的“公判大会”,与其说是教育,还不如说是威慑、恐吓,让普通人对自身权益产生更强烈的焦虑。

         说穿了,这不是“法治”,而是典型的“人治”。法院根据自身或者当地党政领导的意图,选择要接受教育的人群,选择有代表性的案件,选择“杀什么鸡儆什么猴”。从“公判大会”大会中,国人隐隐看到的不是公正,只是现实中哪个群体弱势、哪个群体强势,只是官方当下的喜好爱憎。这是“官本位”、“权本位”的展示,更是一出法治悲剧。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权面前人人平等。法院“教育”民众的最好办法,是通过独立、公正的审判,是敬畏法治、敬畏人权,而不是推行有违法之嫌的“公判大会”。在一个法治文明的社会,不对犯罪嫌疑人进行游街示众和公捕公判,应成为司法共识,进而成为禁区。而一旦法治成为地方政治考量的工具,就失去了其应有的独立和尊严。

       司法应是社会稳定器,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要起到这样的良性作用,就必须保持谦抑、中立、被动,只在审判中展现自己的公正和权威,而不是越俎代庖,去行使其他党政机构的功能、去贯彻其他地方官员的意图。“公判大会”,早该休矣!



-----------------------------

      将讨薪民工判刑示众突破了人类底线!
         作者:渔人,来源:中国博客
      
        这是个武松为西门庆看家护院的时代,秦桧骂岳飞卖国的时代,这是个妓女骂贞女淫荡的时代,这是个喜儿急着嫁给黄世仁的时代……!
        以上是网络上的一个段子,今天看到一则奇闻,直接印证该段子的真实性,请看标题,《四川阆中8名讨薪民工被公开审判曾围堵景点》。审也审了判也判了,将这件事遮掩过去,在奇闻异事日新月异的今天,也没人多关注,但是当地政府与司法机关不这么想,让这些刁民隐于幕后,不能以儆效尤,还会引得更多刁民加入讨薪行列。为防止讨薪妨碍公务,影响和谐,用最古老的示众方法,将他们曝于光天化日之下,让那些拿不到薪水的人死了讨薪之心,从此河清海晏,天下太平,一举突破人类底线,成神成圣!
       《圣经》旧约中,上帝告诫人类:“你不可欺压邻舍,也不可抢夺他的财物。工人的工钱不可在你那里过夜,留到早晨”,人类历史上,及时结清工钱是做人底线,如果哪位主家拖欠工人工钱,就会被人戳脊梁骨,假如哪个人敢恶意欠薪,就会青史留名,不过是臭名。象中国现在出现大规模欠薪现象,古今中外难觅第二。
        在大规模欠薪潮中,背后多有政府的影子。这几年,地方政府为了GDP,为了提升所谓地方形象,有钱,上项目,没钱也要上项目。前些年,为了拉动中国经济,大搞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资金越来越紧张,以致于到了无钱可用的地步。工程建设有个潜规则,就是分包,一包二包三包,层层扒皮,到了施工队手中,几乎成了没油水的骨头,多数情况还得垫资,如果政府资金充足,包工头就能及时给民工结薪,一旦政府拖欠工程款,包工头无钱为民工结薪。中国上世纪九十中至今经历了一次房产大跃进,政府、银行、开发商赚了个盆满钵平,到现在,房产严重过剩,拖欠民工工资成了常态。改革开放后,中国出现大量劳动密集型企业,目前这些企业能量释放殆尽,面临艰难转型,甚至出现破产潮,企业生意好时,政府从中获取大量税收,企业破产,拖欠民工工资时,政府却想做甩手掌柜,天下哪有这样好事?现在农村种地不花算,农民负担很重,一家生活开资全靠打工补贴,一旦拿不到工资,整个家庭就会陷入困顿之中,可以说工资是他们的命根子,及时给他们发工资,于理于法于情都是应该的。因此,拖欠农民工工资看似包工头所为,实则最大的根源在于政府。
        政府应量入为出,有钱就上项目,无钱就不要大兴土木,既然上了工程,就应及时结清工程款,此外政府还有维护社会秩序之责,对于恶意拖欠民工工资的老赖,要加大打击力度,或将他们绳之以法。现在政府自己是欠薪的始作俑者,却文过饰非,掩耳盗铃,将欠薪的责任推给施工单位推给包工头,包工头拿不到工程款,拿什么给民工结工资?
       我有位朋友,在某县揽了一些绿化工程,几年下来,县里拖欠工程款达二百多万,要了几次,上访几次,没用。他说,还有一位老板,为县里架了一座桥,县里欠了一千多万,到现在才结几十万,目前那个老板处于破产状态。我一位堂弟在某市消防工程施工队打工,到现在还有一万多元工钱讨不出来等等。
        民工拿不到工资,家里几乎开不了锅,他们找施工单位找包工头,政府不给工程款,施工单位或包工头自然没办法给民工工资,民工急了,找政府,政府当然一推三阻,最后,不得不走极端,这时政府大义凌然地站出来,先是出台了恶意讨薪罪,后来又将一顶妨碍公务罪戴在他们头上,将他们抓起来,抓起来还不过瘾,还要让他们在光天化日下接受众人唾骂,那些拿着牌子围观的所谓群众,你们良心被狗吃了?
        该接受审判的是某些地方政府、某些官员,法官应是被欠薪的农民工与民众,现在可好,欠债的不但不还钱,还将债主抓起来,置于大庭广众之下进行审批,古今中外有这个理没?这真是个秦桧骂岳飞卖国的时代,这真是妓女骂贞女淫荡的时代,该接受审判的是欠债不还老赖,但现实却是老赖将债主抓起来进行审批!
        现在留给农民工的唯一出路就是打工不要工钱,奴隶社会的奴隶有这么惨么?

2021年优秀网友 2017年优秀网友

 楼主| 发表于 2016-3-19 20:30 | 显示全部楼层
wert999 发表于 2016-3-19 09:13
  当一个社会连说话和批评的权力都要用生命去捍卫,说明这个社会病的有多重

:o:P

2022年优秀网友 2021年优秀网友 2020年优秀网友 2015年优秀版主团队 2016年优秀网友

发表于 2016-3-19 22:5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句话微评 :这个动作并不优雅 社区不能把删帖当成一种习惯

        网民对热点事件进行评说是网民的一项基本权利,任何力量也不能阻止百姓觉醒的脚步,互联网时代,请多为苍生说人话,多为网民开绿灯,只要是在法律允许范围内应当给予支持。
        全川网民朋友们,让我们大家一起来抵制社区的删帖行为,对此极不优雅的动作说不。http://www.mala.cn/forum.php?mod ... ;extra=#pid61732033
发表于 2016-3-19 23:12 | 显示全部楼层
:@:@:@!不说话要死啊!找不到做的就喝酒抽烟嘛!!!

发表于 2016-3-19 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公民意识!

发表于 2016-3-20 01:00 | 显示全部楼层
江山一品闲 发表于 2016-3-19 23:12
!不说话要死啊!找不到做的就喝酒抽烟嘛!!!

      高见!记得叶帅说过,文革中广大人民群众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是看在眼里,恨在心头。叶帅的这句话是一个成熟政治家的肺腑之言,没事抽抽烟喝喝酒赏赏花打打麻将,不要妄议国家大事。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