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自闭症孩子,你能为他做的】
1、超过一半的自闭症孩子曾走失过,如果你在街上看见这样的孩子,请拨打110将他交给警察;
2、如果你是正常孩子的家长,遇到班上来了自闭症儿童,请接受他们加入到你孩子的群体中,对于自闭症孩子来说,融入社会的最佳方式是在真实的社会环境里与同龄人共同成长,而对于正常孩子来说,从小接受不同的生命形态,尊重生命的多样性,学会关爱;
3、他们敏感,不知道怎么表达心里的感受,看见他们害怕时,可以轻抚他们的头,给他们安全感;
4、当外在环境变化太快时,他们会来不及适应,如果情绪上有波动,请多给他们一点时间调整;
5、转发此文传递关爱,让星星的孩子不孤单。
昨日晚,一场名为“为星星点灯”的音乐会在成都顺利举办。22岁姑娘丁丁的钢琴演奏引得无数掌声。和她一样,现场的“星星们”,用自己阳光无邪的笑容,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表面上看,这群“星星”和常人无异,但他们的内心距离我们却如另外一个星球那样遥远,他们被称为“自闭症患儿”。今日(4月2日),是第9个“世界自闭症日”,请跟着四川手机报,一起走近他们。
【走近自病症】
自闭症,也叫孤独症,被医学界定义只有70多年的历史。自闭症不是心理问题,也不是智力障碍,不是电影里的天才人格,更不是个性孤僻不愿与人打交道,而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自闭症患者没有与生俱来的社交能力,他们虽然可以说话,但无法与人正常交流,他们不知道如何使用表情和肢体语言表达自己的情绪和感受,甚至无法直视你的眼睛。
美国疾控中心统计,每68个新生儿中就有一例自闭症。而我国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据保守推测,100个孩子中至少有一例自闭症患者。有公开报道称,中国目前自闭症患儿数量已经超过200万例,自闭症患者更是多达1000万。
成都成华区爱慧特殊儿童关爱中心主任余奕告诉我们,有超过一半的自闭症儿童都是非常闹腾的,就好像一颗很难停止的陀螺或者发条。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固执和狭窄的爱好,比如极其迷恋转动晃动的物品,就一个旋转腕关节的动作,就可以做一天,而这些行为没有原因。有一个患有自闭症儿子的余奕向我们强调,许多人谈起自闭症,要么不知道,要么会联想到影视剧中那些沉默的天才。然而,绝大多数的自闭症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骗局的手,伸向苦难家庭】
自闭症一旦确诊,需要整个家庭来背负沉重的命运。自闭症的原因至今是个谜,没有有效治疗手段,终生无法治愈。但现实生活中,却有不少医疗机构宣称“能治好自闭症”。而这些医院提供的“微创生物”、“控神调序技术”、“超级神经修复”……名字一个比一个吓人。
余奕也曾有病急乱投医的过程,她认为,很多自闭症家长“不试不死心”的心态,让这些医疗机构有了可乘之机。我们在锦江区心爱星自闭症儿童康复中心遇到一些家长,他们承认也曾到北京、上海、深圳求医,回过头来看,那些确实是骗局,“孩子自闭症,我们很难接受,哪怕有一丝希望,宁可信其有”,家长如是说。
而一位自闭症患儿家庭提供的一份缴费记录显示,他们在成都某医院做的两次检查,一共花费了4万余元。缴费后,收到的还是POS收据,并非医疗发票。这些检查包括网络成瘾问卷测试、脑功能分析等。还有一对来自农村家庭的患儿父母,靠着借贷,带着孩子也在这家医院做了检查和治疗,共计花费8万余元。
在3月31日一场义诊中,成都三医院儿科专家谢江表示,一般情况,经过早期的干预,自闭症患者的某些症状还是会有明显好转。谢江告诫家长,不规范的治疗,不仅耗费精力和财力,对孩子康复更是毫无帮助,还会耽误最佳治疗期,遗憾终生。
【社会关爱,孩子演奏出奇迹】
上文提到的丁丁,早在16岁时,就在金沙剧场举办了“生命的礼赞-琴键上的奇迹”钢琴演奏会。两年后,她的成人献礼钢琴演奏会在东区音乐公园举行。她的故事,鼓励了很多自闭症患儿家长,也让更多的人对自闭症有了正确的认识。
虽然对女儿付出了很多的心血,但在两小时的畅谈中,丁丁妈妈蓝阿姨绝口不提自己的辛苦,一遍一遍感谢丁丁的老师们。蓝阿姨说,十年来,在丁丁各位钢琴老师、形体老师、舞蹈老师和社会各界的帮助下,丁丁从不说话到主动与人打招呼,从坐不住到能够控制自己的行为,正是一双双温暖有力的手,托起了女儿,让女儿成为了她的骄傲。
和蓝阿姨一样,作为母亲,余奕希望自闭症儿童的父母,能够树立信心,自闭症虽然不能治愈,但及早的干预治疗,孩子的行为能够得到改善,哪怕是用半年学会使用筷子,用三年学会与人握手,用五年记住回家的路……
她们更希望,社会更多地去理解、关注自闭症这个群体,期望有一天,自闭症孩子可以走出家门去上学,去音乐厅,去上班……一个关爱、包容、接纳的社会,永远是自闭症孩子最好的家。
本文H5连接:
http://j.maka.im/pcviewer/9U8M3LB9
=以下是2013年6月四川手机报采写稿件=
“我是一个孩子的妈妈,我很想认识乐乐的母亲,与她共勉,因为我也有和她一样的心伤。”6月6日晚22时,四川手机报互动平台收到这样一条短信,这是否又是一位患有自闭症孩子的母亲,在独自啜泣?家中有自闭症孩子,难道只能由家庭担起照顾孩子的重担?我们的社会,是不是该对自闭症儿童更宽容?
【她的故事】
这位母亲来自简阳,孩子一岁的时候,她离开孩子,与丈夫一起到成都高新区工作。孩子一岁半时,她发现孩子与其他娃娃有点不一样。等孩子三岁时,她愈发觉得孩子固执、偏执,说着让人听不懂的语言,她认为这是“被爷爷、奶奶、外婆惯坏了”。如今孩子已在她身边待了5个月,她觉得孩子的语言和行为都比以前有很大的改进,但依然不喊她“妈妈”,“可能是我太严厉了”。
去医院检查,孩子有自闭症倾向,但医生并没有说孩子患的就是自闭症。目前孩子在一所早教中心做治疗,工作人员对孩子的妈妈说,孩子只是语言功能发育迟缓,并不是自闭症,她相信了。
从这位母亲的表述中,能感受到她对“自闭症”的抗拒。同时,她也担心若孩子真是自闭症,那治疗的费用会不会很高,她这样一个普通家庭能不能承受得了?这些疑问,也正是其他有自闭症孩子家庭的集体忧虑。(补:2014年春节刚过,这位母亲又给我打来电话,情绪低落,她的孩子已确认患有自闭症,她已接受事实。)
【她们的故事】
她们是自闭症孩子的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们带着自己的孩子,打着一场没有尽头的战争;他们的无奈和痛苦,甚至还会引来质疑和误会;他们有的孩子6岁才开口喊第一声爸爸妈妈;他们本来一帆风顺的人生,因为孩子的到来,改变了方向,尝尽了酸苦辣……他们用心血和汗水谱写了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他们的付出、执着与艰辛,让我感受到了母爱、父爱的伟大。
>>乐乐妈妈
儿童节前,四川手机报收到乐乐妈妈招募“爱心爸爸”陪乐乐过六一的愿望,随后,经过报道,上百名爱心男士积极报名参加。乐乐妈妈由此走进公众视野。
起初,乐乐妈妈也不相信乐乐患有自闭症,可乐乐越来越多的表现证明他就是一个轻微自闭症患者。而乐乐的爸爸却依然不相信,夫妻俩为这个问题有了矛盾,最后导致分手。
乐乐妈妈原来在一所幼儿园任教,拿着主管级的高收入,但代价是很少有时间陪乐乐。自从乐乐被确认为轻微自闭症后,乐乐妈妈便离开了幼儿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换了一家能有更多业余时间的学校,“钱虽然少了,但和乐乐在一起的时间多了,值得!”
>>杉杉外婆
杉杉7岁,和乐乐一样,在成都市青羊区同辉(国际)学校读一年级。不同的是,杉杉患有中度自闭症,不能跟班就读。杉杉扎着马尾,有一双美丽明亮的眼睛,鹅蛋小脸,人见人爱。可不到三分钟,你便会发现她的与众不同:爱做鬼脸、停不下来、不听话,甚至有暴力倾向。当她对人“动武”时,你马着脸训斥她,她会条件反射地说“我错了我错了”,可立马会在你放松警惕之时,呼你一拳,或者从你鼻梁上一把抓下眼镜,狠狠丢在地上。
杉杉越来越爱动,外婆已经架不住她了。这学期开始,家里花高价为她请了专职陪读阿姨。而上学放学,仍由杉杉外婆接送。即便这样,外婆也显得力不从心。外婆不到60岁,却已满头白发,脸上写着疲惫,不时唉声叹气。不仅是杉杉,外婆也担心杉杉父母的关系,因为杉杉的自闭症,以及康复训练的高昂费用,父母几乎每天吵架,婚姻濒临破碎。外婆把自己的苦与累,吞进肚子,不给家里任何人诉说。她觉得,自己是唯一能让家庭安静的人,她不能再让这个家庭经受一丁点打击。不抱怨,是她的生活准则。
>>洋洋奶奶
5月31日,我在青羊实验中学附属小学第一次见到洋洋奶奶。当时她画着大浓妆,与同辉(国际)学校特教部一年级的孩子们在台上随着音乐节奏跳舞。这是青羊区教育局为庆祝六一儿童节,举办的一场艺术表演活动。但在我看来,所有的节目中,由洋洋奶奶和其他自闭症儿童家长带着特教班孩子一起完成的舞蹈,更打动台下的观众,因为他们收获了最彻底的掌声。
节目表演完毕,奶奶抱着洋洋下台,马不停蹄地帮洋洋卸妆。洋洋闹,咬自己,奶奶伸出手臂,说:“咬奶奶!”洋洋于是在奶奶的手臂上狠狠咬了一口,继而沉侵在自己的世界中,感受不到周围欢天喜地、五彩斑斓的氛围。奶奶介绍,洋洋上幼儿园的时候被发现患有自闭症,家人带着洋洋到处求医,去过佳木斯、青岛、北京、上海……可没有起多大的作用。现在,由奶奶24小时陪着洋洋。奶奶说:“一定要活得很好,活得很健康,才能陪他更久。”
【精神癌症】
关于自闭症儿童群体,以上仅仅是沧海一粟。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有自闭症儿童170万名左右。未被发现和有自闭症倾向的,可能会更多。全国残疾人普查结果显示,儿童自闭症已占我国精神残疾首位。
青羊区特教中心负责人卞蓉介绍,自闭症是一种严重的儿童生长发育障碍,主要表现为社会交往、语言交流障碍和刻板的行为举止。通常,他们语言发育迟滞、情绪暴躁并可能有自残、自伤的状况发生,有社会交往困难和情感表达障碍,兴趣爱好狭窄单一,并显得怪异。
患有自闭症的儿童,他们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对周围的一切缺乏应有的正常反应。他们目光清澈透明,却不愿与人对视;有语言,却说着让人难以捉摸的话;有听力,却对周边的声响充耳不闻;有行为,却常常让人抓狂不已。他们一人一世界,他们的世界我们摸不到,也不了解,他们被称作是“星星的孩子”。
自闭症与其他各类精神疾患有着明显不同,它发病于儿童3-4岁,一般都需要终生康复和照顾。因为病因不明,现在还找不到治疗自闭症的有效方法,因此,自闭症又被称作“精神癌症”。
【社会误解】
杉杉喜欢与同龄孩子一起玩耍,但她总是不得要领。遇到喜欢的人,她会热情地走上去,乖乖巧巧叫一声“姐姐”,摸摸姐姐的胳膊。之后,她便不知道怎么与人交流。急躁时,她甚至会扯下姐姐戴在脖子上的钥匙,把别人弄疼。有时候,杉杉会被认为没有教养;有时候,别人并不理会杉杉是一个病孩子,对照顾杉杉的外婆破口大骂……
“对不起”,成了许多自闭症儿童家长挂在嘴边频率最高的一句话。由于行为难以控制,自闭症孩子常常给别人带去困扰,给家人带来尴尬。目前,社会仍然对于自闭症有许多的误解,很多人甚至简单地将自闭症等同于抑郁症或者某种后天的精神疾病。
杉杉的外婆说,希望每一个人都不要对孩子有偏见,“辛苦我、委屈我、骂我,我都不怕,最怕别人用歧视的眼光看我的孩子!”
【他们的未来不是梦】
近几年,新闻也时常报道一些自闭症孩子被学校或者其他学生家长“赶”出学校的事。
社会对于自闭症儿童的理解不够,针对自闭症儿童的教育资源又十分稀少,大大减少了自闭症儿童获得社会理解的机会。
2003年,我国规定,轻度自闭症儿童可随班就读。成都也早已开展融合教育实践——一些患有轻微自闭症的孩子,能够到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并且家长能够进课堂陪读。当自闭症孩子行为失控的时候,陪读家长可以带孩子离开课堂,不至于更大程度地影响教学,减少自闭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的矛盾。
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的医生透露,我国针对特殊儿童治疗的医生仅数百人,完全不能满足需要。除此之外,国家相关政策的缺失,更是令自闭症患者家属感到忧心忡忡。
李连杰、文章主演的电影《海洋天堂》,曾引起了社会对自闭症儿童的高度关注。影片中,李连杰扮演的父亲在剧中发问:我在世养育孩子还行,我过世后谁来照顾我的孩子?这也是绝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家长的共同担忧。
一位专职照顾自闭症孩子的母亲说,等孩子长大了,如得不到适当的教育,孩子就只能待在家里,容易越来越自闭,越来越需要家长照顾。时间一长,家长老了,自然没有能力照顾他们。她希望国家建立类似于福利院或养老院一样的机构,“如果我们不在了,总有地方收留他们,不然,我一定会死不瞑目。”
“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为1560名自闭症儿童提供每年人均1.2万元的康复救助。这让一些孩子家长看到了希望的曙光。家长们希望国家能有针对自闭症家庭的相关福利或津贴,社会能多关注自闭群体,对他们多一些关爱,接受并包容自闭症患者,帮助他们快乐成长、融入社会。我们也希望,通过媒体报道,让自闭症孩子的家长,能觉得自己不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