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昌县信用社澌岸分社
信用社澌岸分社为袁某开具的证明
贷款单据复印件 近日,平昌县澌岸乡一村民反映称,在自己不知情的情况下,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在平昌县信用联社澌岸分社贷款,且逾期未还款导致个人信用记录不良,无法进行购房按揭贷款。对此,平昌县信用联社审计经理傅爱明称,该村民不良征信记录已处理,至于何文军违规放贷致村民信用不良,类似事件还有很多;涉及哪些人贷款,目前暂不清楚。 未贷款银行却显示不良征信,村民买房遇难处 近日,平昌县澌岸乡村民袁某拨打巴中新闻网热线电话0827—5222111反映称,自己身份信息被他人冒用在信用社贷款,逾期未还款造成自己征信记录不良,无法办理其购房贷款。 4月5日,记者联系到当事人袁某。据袁某介绍,去年,他在购买房屋办理贷款时,被银行工作人员告知自己在平昌县信用联社澌岸分社尚有贷款一直未还款,已造成信用不良记录。 “当时我大吃一惊,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在信用社贷过款。而且个人信用记录单显示,期间一直未还款造成信用不良记录。我压根儿就没有贷过款,这叫什么事?自己购房也遇到困难,很是郁闷。”袁某说。 住院期间身份信息泄露,新农合工作人员冒用贷款 袁某告诉记者,他拿着自己的个人征信证明找到平昌县农村信用联社澌岸分社的负责人。该负责人遂帮其找到当时的借贷单据。其借款单据显示,袁某在2010年2月9日向信用联社澌岸分社借款5000元,上面并有袁某的身份证号码、签字和私章,经办人显示为何某,“后来我找到经办人何某,才发现利用我的身份信息向信用社贷款的是澌岸乡卫生院的新农合工作人员徐健。” 针对此事,澌岸乡卫生院徐健向记者称,他2010年在澌岸乡卫生院新农合上班时,确实利用病人信息先后向当地信用社办理过几次贷款。“那个时候需要钱,袁某刚好生病在医院治疗,于是我将袁某的身份信息提供给当时的经办人员何某。”徐健说,他与何某私交甚好,办理贷款相对方便,不需要按照严格的流程执行,“把办理贷款所需要的资料给他,贷款很快就下来了。” “当时信用社管理相对混乱,我也想多贷点款,后来用其他人的信息相续办了几笔贷款。但后面的这些贷款,都是经本人同意后办理的。由于时间较长,用了哪些人的信息向信用社澌岸分社贷了多少钱,具体情况也记不清楚了。”徐健说,后来因为没有钱,也就没有还上自己冒用袁某借的贷款。 回应:类似违规放贷很多,数量暂不清楚 据平昌县信用联社澌岸分社主任沈奇俊介绍,袁某反映的情况正在处理,目前袁某的征信不良记录已得到了处理。当记者问及到是否还有类似的情况,他表示,自己刚到澌岸来任职不久,之前的事情自己不清楚。 平昌信用联社审计经理傅爱明告诉记者,过去科技手段比较落后,身份证没有联网,无法核查身份信息的准确性。“以前,在办理业务时,不是那么严格;另一方面为了抓任务,甚至有些贷款、存款都没有身份信息,随着实行18位身份证后,便开始补录身份信息。” “在核查过程中,接到的投诉也比较多,有些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导致信息录错,还有人员不坚守制度,违规放贷。这期间也不排除有些人员讲感情等其他行为违规放贷。每年有内外审查核定,但还是依托于下面分社执行,核查难度大。”傅爱明说。 针对该信用分社工作人员何某违规办理该业务,傅爱明表示,主要是因为监管手段不到位。这起事件澌岸分社正在处理,具体情况还未上报,“类似事件还有很多,涉及哪些人贷款,目前暂不清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