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979|评论: 0

[转帖] 时隔一月,再聊“峰回路转”的山东疫苗案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10 08: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月前,朋友圈曾被山东疫苗案刷爆了屏,“疫苗”成为那几天茶余饭后人们必谈之词。然而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大家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再次疯狂的房价”“清明小长假爆堵的高速公路”等所吸引转移。包括笔者在内,大家似乎把“疫苗”忘得一干二净。
就在昨日,广播中主持人无意中提及的一句“也不知山东疫苗案的犯罪嫌疑人都抓获归案了吗?”让笔者又想起这个案件,但是遗憾的是,上网搜索一圈,后续报道少之又少,山东疫苗案果真成为“昨日黄花”。不过好奇心还是趋势笔者细细梳理了案件经过,也在没有真真假假新闻的影响下,冷静思考了几个问题。在此记录下来,与大家分享。
第一个问题,山东疫苗案的300余人都归案了吗?搜索结果显示,截至3月底,山东全部37名非法疫苗涉案人员已被控制。而内蒙古、河南、河北等地破案21起,逮捕犯罪嫌疑人6人、刑拘10人。然而剩余200余人依然没有消息显示是否归案。细细想来,新闻可以成为过眼云烟,然而对于违法犯罪人员,特别是在医药行业这种关乎生命安全的犯罪行为,绝不能因为大众不再关注而放松破案力度。而是以百分百的精力、持之以恒的态度严肃查处,直至全部侦破,用法律的武器和法律的公正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第二个问题,山东疫苗案怎么会瞬间刷爆朋友圈?仔细梳理,其实山东疫苗案的主犯在2015年就已经被缉拿归案,之所以一年后又再次刷爆朋友圈,起因是澎湃的一条题为《数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或影响人命,山东广发协查函》的新闻,而数小时后,澎湃就撤掉了这条新闻。时候证明,这又是一起“标题党”印发的全民关注。笔者不禁思考,新闻爆炸时代,媒体生存环境十分恶劣,“用标题博眼球”成为各家媒体争相采取、屡试不爽的法宝,然而新闻媒体是否在“博眼球”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顾及到新闻素养、职业操守和行业准则?是不是也应该考虑到自己的有意传播甚至恶意传播有时会造成一定的社会混乱呢?
第三个问题,山东疫苗到底有多大危害?疫苗到底该打不该打?北京的疫苗安全吗?这一组问题其实是笔者最关心的,可能也是所有关注这件事的网民最关心的。仔细查了一下,山东疫苗案发生后,警方和食药监部门就立即启动了回收工作,涉案疫苗在一年的时间里已经基本全部回收,所以现在注射的疫苗基本不会是涉案疫苗。同时,从人类开始接种牛痘疫苗进而消灭天花开始,接种疫苗就为人类治愈消除各类疾病立下了大功。而且人类群体接种疫苗要达到一定比例,才能形成人群免疫力预防传染病大规模流行,所以打疫苗还是应该坚持的。此外,笔者生活的北京,虽然也曾有涉案疫苗流入,但作为首善之区,北京对于接种疫苗有着一系列法规保障和严格的审查检疫程序,笔者相信,只要在正规医疗机构接种疫苗,一定会是放心的、安全的疫苗。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