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891|评论: 26

[求助]农村退职村干部的养老问题为何迟迟不落实?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7-14 1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被阳光遗忘的老村支书  (请问通江县委组织部)

  一个年过七旬的老村支书,从十八岁起就在村上工作,一直到58岁,任村支书长达28年,工作期间任劳任怨,两袖清风,业绩突出。由于把自己毕生的精力都放在农村基层工作上,家庭十分具体,送子女读书也使家庭债台高筑,甚至三个子女因贫困缀学,退职后,依然固守清贫,从不向组织伸手。可到如今,眼看着党的许多养老政策得到了很好的落实,自己已经年迈体衰,而却始终没有关于他们这种为共产党默默奉献毕生精力的老基层工作者的春光,心中总是郁郁寡欢,常常莫明哎叹。特别是春节期间见到他的一席话,真让我心中五味杂陈,不知用什么样的语言来开导他老人家才觉得有力。当谈到如今的生活时,他老人家慨叹:如今党的农村政策好啦,生活水平提高了,家庭亲人什么都好。唯一让人遗憾的是:“我一生心中都有共产党,而共产党心中已经没有我啦”。说着竟然老泪纵横。

  我想问问,象这种一生都在基层工作的农村基层村干部的养老政策什么时候能落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发表于 2009-7-14 12:12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通江每个行政村都有付出一生精力的老村支书,他们那个年代为党和人民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自己的家庭往往没有得到应有的照顾。现在已经退居在家了,有的因为年迈体弱生活的十分困难,我们应该呼吁县委组织部能给予那些老党员、老支书适当的补助,或者考虑养老保险,我们十分关注。

发表于 2009-7-14 11:22 | 显示全部楼层
前些日子听人说以后国家有政策要解决农村干部的养老保险问题.
 楼主| 发表于 2009-7-14 1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基层村干部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而到了年老体弱时,就只能指望子女养老了,这真的是共产党养老政策的严重遗失,我在农村工作过,我知道村干部作的工作远远大于脱产的乡干部,很多乡干部在具体的农村工作中都只起了一个传言带信的作用,带到村干部家,就算完事,而具体工作全靠村干部去一一落实。他们所付出的精力和代价远远大于大多数乡干部,然而待遇就是天壤之别了。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一级政府也是不应该把这一批人抛之脑后特别是老有所养的问题应该切实解决

发表于 2009-7-14 17:03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农村退职村干部的养老问题为何迟迟不落实?  


春风不渡老支书:

      亲爱的网友,首先请允许我就您给予通江基层组织工作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的确,像您所说的这些卸职村干部,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尊重和回报!

      关于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非常重视。通江县委、县政府在全省没有明确政策的情况下,采取慰问、结对联系、定期走访、特别贫困的纳入低保等多种途径对卸职村干部予以关爱和帮扶,目前正在从制度层面探索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长效机制。

      通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非常脆弱,要从根本上解决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难度很大,也必然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凡是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人们,就一定不会被党和人民忘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通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学习广大卸职村干部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好美好新家园!

      再次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发表于 2009-7-14 17: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农村退职村干部的养老问题为何迟迟不落实?  


春风不渡老支书:

      亲爱的网友,首先请允许我就您给予通江基层组织工作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的确,像您所说的这些卸职村干部,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尊重和回报!

      关于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非常重视。通江县委、县政府在全省没有明确政策的情况下,采取慰问、结对联系、定期走访、特别贫困的纳入低保等多种途径对卸职村干部予以关爱和帮扶,目前正在从制度层面探索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长效机制。

      通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非常脆弱,要从根本上解决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难度很大,也必然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凡是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人们,就一定不会被党和人民忘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通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学习广大卸职村干部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好美好新家园!

      再次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发表于 2009-7-14 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风不渡老支书:

   亲爱的网友,首先请允许我就您给予通江基层组织工作和农村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的关心、关注表示衷心的感谢!

   的确,像您所说的这些卸职村干部,他们把人生最宝贵的时光都献给了党和人民的事业,他们的付出理应得到尊重和回报!

   关于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组织都非常重视。通江县委、县政府在全省没有明确政策的情况下,采取慰问、结对联系、定期走访、特别贫困的纳入低保等多种途径对卸职村干部予以关爱和帮扶,目前正在从制度层面探索解决他们“老有所养”的长效机制。

   通江是国家级贫困县,经济基础非常脆弱,要从根本上解决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难度很大,也必然有一个过程。但是,我们坚信:凡是为党和人民做出了贡献的人们,就一定不会被党和人民忘记。在党中央的领导下,卸职村干部“老有所养”的问题一定会得到妥善的解决。

   通江是我家,建设靠大家。让我们学习广大卸职村干部乐于吃苦、甘于奉献的精神,在县委、县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群策群力,共同建设好美好新家园!

   再次感谢您的理解和支持!


发表于 2009-7-14 1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钱不在于多而在于情,意不在于形而在于爱!应该关心农村退职干部!也给后来者以慰藉!

发表于 2009-7-14 17:26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农村退职干部的心声,也是在职干部的忧患。我建议:财政可以拿一点预算,在年关时节通过乡镇党委以慰问的方式表达组织的关爱!钱不在多而在于情,意不在形而在于爱!

发表于 2009-7-14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关注

 

发表于 2009-7-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em57][em57][em57][em57][em57][em57][em57][em57]

发表于 2009-7-14 22:3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是个难题,怎么破解呢?

发表于 2009-7-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7-14 22: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发表于 2009-7-15 11:08 | 显示全部楼层
的确是个社会遗忘的角落,他们为我县的发展贡献了一生的心血,到年迈体衰时又没有国家政策的照顾,值得关注。
 楼主| 发表于 2009-7-15 15: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上各位理解支持!

发表于 2009-7-23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密切关注中、、、、、、

发表于 2009-7-24 16:14 | 显示全部楼层
引用笑口常开2009-7-20 16:16:07的发言:    的确是个社会遗忘的角落,他们为我县的发展贡献了一生的心血,到年迈体衰时又没有国家政策的照顾,值得关注。

发表于 2009-7-26 22:52 | 显示全部楼层

无语。。。。

发表于 2009-7-27 00:17 | 显示全部楼层
 

  农村基层村干部把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党,而到了年老体弱时,就只能指望子女养老了,这真的是共产党养老政策的严重遗失,我在农村工作过,我知道村干部作的工作远远大于脱产的乡干部,很多乡干部在具体的农村工作中都只起了一个传言带信的作用,带到村干部家,就算完事,而具体工作全靠村干部去一一落实。他们所付出的精力和代价远远大于大多数乡干部,然而待遇就是天壤之别了。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情,作为一级政府也是不应该把这一批人抛之脑后特别是老有所养的问题应该切实解决和尽快得到落实。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