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端下载
四川手机报读者讨论区
请
[登录]
或
[注册]
[去市州]
阿坝
巴中
成都
重庆
达州
德阳
甘孜
广安
广元
乐山
凉山
泸州
眉山
绵阳
南充
内江
攀枝花
遂宁
雅安
宜宾
资阳
自贡
搜索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首页
Portal
论坛
教育观察
问政
5G
网红四川
版务
四川手机报
本版
用户
管理日志
社区银行
版务
最新主题
最新回复
管理日志
最新图片
社区银行
积分商城
问卷调查
活动中心
群众呼声
麻辣杂谈
新 时 代
生态环保
律师在线
舆情监测
成都
绵阳
德阳
巴中
南充
乐山
内江
达州
广安
广元
遂宁
泸州
宜宾
凉山
资阳
眉山
雅安
自贡
营山
南江
新都
南部
摄影
楼市
旅游
川剧
汽车
桌游
招聘
教育
航拍
彩铃
健康
装修
美食
租房
论坛
›
麻辣生活论坛
›
中国川剧
›
【荐文】“川剧皇后”沈铁梅:执念于心砥砺前行(光明日 ...
麻辣社区小程序
麻辣社区APP
相机扫一扫 下载APP
麻辣社区微博号
微博扫一扫 关注微博号
群众呼声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 发布留言帖
返回列表
阅读:
2743
|
评论:
3
[信息动态]
【荐文】“川剧皇后”沈铁梅:执念于心砥砺前行(光明日报 )
【荐文】“川剧皇后”沈铁梅:执念于心砥砺前行(光明日报 )
[复制链接]
abcdefg杨荥
abcdefg杨荥
当前离线
积分
21155
发表于 2016-4-16 16:13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川剧皇后”沈铁梅:执念于心 砥砺前行
来源:光明日报
2016-04-16 00:00:00
http://epaper.gmw.cn/gmrb/images/2016-04/16/09/res04_attpic_brief.jpg
沈铁梅
重庆市川剧院院长、中国剧协副主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川剧历史上第一个拥有戏曲表演研究生学位的艺术家,三获中国戏剧梅花奖,代表作有《金子》《思凡》《李亚仙》等,被誉为“川剧皇后”。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作为人大代表的川剧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重庆市川剧院院长沈铁梅,总是利用每一个可能的机会为川剧的传承与保护、创新与发展进行呼吁。慷慨激昂的言辞,流露出这位“川剧皇后”对
川剧艺术
的挚爱。
时间往前推几十年,当时的沈铁梅绝对想不到,传承川剧的重担会落到自己的肩上。对于川剧,沈铁梅当时非但不喜欢甚至还有点讨厌。她受不了川剧那高亢的嘶吼声,也不喜欢那震天响的锣鼓。沈铁梅喜欢京剧——那圆润的声腔、优雅的程式让她十分着迷。很小的时候,她就经常趴在照相馆橱窗外看京剧人物海报,总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够穿上那华丽漂亮的戏服。而每次看父亲的京剧演出,在台下的沈铁梅都忍不住要跟着唱出声来。
父亲沈福存发现了大女儿沈铁梅的天分,并有意让其继承衣钵。因此,上小学的沈铁梅每天放学回家,都被父亲要求学戏,“唱不好不准吃饭”。沈铁梅清脆圆润的嗓音,陪伴着左邻右舍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傍晚。十来岁时,她就已学会了所有的样板戏。
当沈铁梅打算在京剧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时,命运给她开了一个小玩笑。那年,沈铁梅中学毕业要报考戏校,可偏偏所有戏校的京剧专业都不招生。怎么办?思前想后,她只能遵父母命改考川剧专业。为应付考试,从未学过川剧的沈铁梅临时抱佛脚,跟身为
川剧演员
的母亲突击学了一段川剧《双拜月》,最后竟然考上了四川省川剧学校。可沈铁梅心有不甘,未去学校报到,希望来年再考京剧专业。可第二年,京剧专业仍不招生。无奈之下,沈铁梅只能选择川剧专业。从此,沈铁梅跟她喜爱的京剧作别,在她“本来不喜欢”的川剧领域,开始了新的艺术人生。
刚进学校,沈铁梅经常一个人躲在蚊帐里哭泣。她实在不愿意去唱连她自己都不愿意听的“粗犷难听”的川剧。不得不面对现实时,她又暗下决心:如果非要我唱川剧,我一定不要把川剧唱得那么难听。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改良创新川剧的种子在沈铁梅心里萌芽。
半年后的一次校园演出中,沈铁梅用她清脆的嗓音唱了一段高亢中不乏圆润、粗犷中不乏柔美的川剧《桂英打雁》,后来又用同样的方式表演了《贵妃醉酒》。几十年后,沈铁梅对当时的情景记忆犹新。老师们、同学们听她唱罢,纷纷感叹:从没听过如此好听的川剧!沈铁梅唱的是川剧,可唱腔里分明还有些
京剧
、昆曲的韵味。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人们知道,原来川剧还可以这么唱!那次表演给了沈铁梅极大的信心,让她认识到了自己创新的价值。
从
川剧学校
毕业后,沈铁梅一脚踏进重庆川剧院,一干就是31年,从普通演员一直干到院长。在这31年中,尤其是担任院长后,她对川剧的改良进入了快车道。
在创作《金子》时,按照常规,本应该运用民族乐传统的
配器方式
。可是在跟作曲家郭文景交流后,沈铁梅认为,传统的配器方式,表现力过于单一,于是她大胆借鉴西方交响乐的经验,用室内乐的配器方式配置民族乐器,结果让人耳目一新,从此开创了在川剧音乐表现上的新方式。这种新的配器方式,在交响乐的躯壳内,装进了川剧的灵魂,乐队的伴奏、指挥的指挥棒,都根据川剧演员的演唱走,演员的声腔成了整个舞台上的主角。此外,传统的川剧唱腔大都以高腔为主——也就是沈铁梅小时候十分不喜欢的那种嘶吼声——而作为《金子》的女主角,沈铁梅大胆运用了低腔和下行腔的唱法,在她的浅吟低唱中,主人公内心的矛盾、纠结、忧愁一一流露出来。她以独特的声腔神韵以及“腔中有人,人活腔中”的声腔艺术,实现了川剧声腔的重大突破,正如观众所言,通过沈铁梅的表演,人们看到,川剧除了粗犷,原来还可以那么妩媚柔美。
有人说沈铁梅是川剧的“
造反派
”,可沈铁梅并不接受这顶“大帽子”。她认为,无论川剧还是其他中国戏曲,创新是应该的,但创新并非抛弃一切,该坚持的东西一定要坚持。比如,近年来的舞台艺术创作流行起了“大制作”,演员越来越多,甚至达到数百人,华丽的灯光道具甚至特效也被运到了舞台上,总之,“越来越像拍电影”。对于这些所谓的“创新”,沈铁梅十分反感。
“什么是中国传统戏曲的魅力?虚拟、简洁、象征!”沈铁梅说:“不把心思放在唱腔、程式的设计创新上,却搞人海战术,是典型的‘戏不够,人来凑’。搞华丽的服装、灯光、道具,更是浮躁和急功近利的表现。”在创作中,沈铁梅坚持传统戏曲“大道至简”的理念,比如《
金子
》的乐队从22人被缩减至12人,演员更是只有6人。人数虽然少了,可是通过创造性地化用传统表演程式和声腔创新,沈铁梅探索出了传统川剧在当代的审美表达之路,赋予了传统川剧在现代背景下新的生命和意义。有一种坚持叫执念于心,有一种奋进叫砥砺前行。童年时“让川剧更好听”的心愿,催促着沈铁梅一直走在并且继续走在川剧传承与创新的路上。
赞
打赏
下载APP打赏
打赏列表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回复本楼
举报
全部评论
按赞排序
渝津塘戏迷
渝津塘戏迷
当前离线
积分
5028
发表于 2016-4-16 21:57
|
显示全部楼层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老戏痴
老戏痴
当前离线
积分
5979
发表于 2016-4-17 15:07
|
显示全部楼层
好文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dinyuanshanren
dinyuanshanren
当前在线
积分
44064
发表于 2016-4-17 19:37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是四川人,也爱听京剧和川剧,但我反感部分演员拉警报唱法。川剧特别是髙腔必须改革,否则,不仅年轻人不喜欢,就连我这样七十左右的人也只有听胡琴戏和盖板戏,不爱听干吼呐叫!
评论
赞同
反对
举报
返回列表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
详情请点击此处>>
浏览过的版块
麻辣龙门阵
麻辣摄影
营山论坛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