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酒文化,博大精深,在世界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酒坛更是代表了中华酒文化的形象!陶瓷坚硬不易变形,是做酒坛的绝佳材料。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隆昌土陶以其特有的风韵独领酒容器市场第一。
在隆昌县石燕桥镇境内,陶土、石英砂、煤炭、石灰石等储量丰富,由于泥质好,理化指标独具特色,因此所生产的陶瓷产品具有结构紧密、不渗漏,耐酸碱,无毒无害等特点。素有“前山矿石后山炭,中间泥土做陶罐”的美誉,虽然隆昌土陶缸外表看上去朴实无华,但仍然远销国内各省市及港、澳、台地区和韩国、朝鲜、日本等国家,年总产值达15亿元,出口创汇100多万元,占据全国同类产品80%的市场份额。贵州茅台、宜宾五粮液酒厂等知名白酒企业囤酒的吨缸也主要来自石燕桥镇。
隆昌土陶已有六百多年历史,被列入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实隆昌土陶不仅仅只是酒缸,只是在不断做‘大’的过程中,传统釉色、花色以及一些工艺技艺等审美需求被忽略了。在隆昌传统手工土陶制作历史中,向来不乏工艺精品。现在,隆昌石牌坊旅游区的隆昌陶展馆内,放置着不少精美的陶制品,但几乎没有一件出自现代隆昌陶厂。陈列柜里,造型各异、小巧而精致的土陶艺术品被擦得一尘不染,透过那些失传已久的精美纹饰,历史静静诉说着曾经的辉煌,也流露出传统文化没落的无奈。
“为了重塑隆昌陶文化,我们将首先复原传统精细活。”隆昌县石燕桥镇镇长李晓佳说,如今,石燕桥镇境内建起了隆昌玻陶产业园区。按照规划,园区未来发展将以生产、研发、交易、体验为一体,产品将向陶瓷酒瓶、茶具、花瓶、工艺美术品等领域进军。
但在隆昌县非遗办主任兰廷波看来,解决缺人问题是复原传统精细活的第一步。“现在,会传统工艺的人越来越少了,这一趋势还在加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