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过去的3月,上海楼市的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都位于高位。在一批批的成交中,记者发现,投资客的身影不时涌现在购房人中。他们在政策夹缝中辗转腾挪,不过,专家认为钻空子也会为购房人带来很大风险。 三月上海新房成交环比翻番! 对于房地产经理而言,今年的3月淡季不淡。来自市住建委和中介机构的数据显示:3月上海新房成交9189套,环比上涨了206%;上海二手房成交环比上涨111.3%,达到32009套这是继2013年3月43780套的成交量之后的第二高纪录。 二手房的高位成交,为经纪人带来了不俗的业绩和佣金。清明节的三天假期,记者看到,不少小型中介机构的经纪人也流行起了放假。昨天下午,在中山公园附近,记者就看到有三家小型中介机构都是大门紧闭。在上海中原的一家门店,记者就看到,只有2名经纪人站在门口聊着天。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先假离婚,再买房! “谁买走了这些房?”面对上扬得离谱的价格,很多人都会发出这样的疑问。因为严格执行外地人五年社保、本市户籍家庭至多买两套的“限购”政策,过去的两三年间,投资客在上海的购房市场少了很多。不过,多家中介表示,今年投资客再度入市,为了能够符合“限购”的政策而辗转腾挪。 购房人李红(化名)就属于此类。她和丈夫名下原本有两套房,若卖一买一的话,需要把现有一套房的贷款全部还清,否则再买就得视为二套房,首付得要6成。 近期楼市的火热,刺激了李红购买上海二手房的决心。为了最大化节约成本,李红和丈夫实施了“假离婚”。小两口先把结婚证换成了离婚证,两套房产按协议一人一套。紧接着,李红把自己名下的那套房子卖掉,按照首套重新买了套大房子。 假离婚后不受法律保护,风险很大 上海中原房产中介市场总监张大伟表示,“假离婚”虽然叫“假”,但从法律角度看,实际上是夫妻双方已结束了婚姻关系。 为消除房产记录,“假离婚”双方往往会协议将房产划归一方所有。因另一方当事人往往无法举证否定协议的效力,在离婚后,拥有财产的一方若私自将房产出售,另一方无法要求偿还、索赔。 此外,根据法律的规定,在离婚后复婚,结婚前双方各自拥有的财产属于个人财产,不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如果拥有房产的一方不同意变更登记,另一方只能吃“哑巴亏”。此前也出现过不少“假离婚”弄假成真的案例。 借用家人指标钻空子,投资买房 已拥有两套房的老张(化名)最近又拿下了外环外一个新开盘的楼盘,秘诀是征用亲戚的指标。 从普通人的眼光看,老张并不属于缺房或者需要改善的人群,住着一套四居室的大房子外,还有一套老房子正在上海低价租房。买房的念想,是产生于去年年底,因为手里正好有笔闲钱,却找不到合适的投资渠道。 不过因为没有购房资格,老张也曾犯过犹豫。就在那期间,身边的一位朋友买了套新房,转头过了春节后,单价就涨了好几千元。这让老张心动不已。打听一圈,正好有个亲戚还剩一个购房指标,而亲戚近一年又没有购房计划,他就把指标“借用”了过来。 新开盘的这个楼盘,最近也是卖得火热,排号者众多。为了能够拥有一个选房资格,老张没少费劲,紧密联系销售员不说,也四处打听寻找关系,总算买上了一套房。 “在高点追涨,不怕投资砸手里吗?”面对提问,老张反问记者:“你看那些早期入手的投资客,最终不都是赚了吗?我的运气不至于这么差,买到历史高位吧。” 风险提示:亲情作为赌注真值得吗 借名买房真的是保赚不赔吗?房展组委会秘书长郑向东表示,从程序上看,最终签订在合同上的买房人确实拥有购房指标,确实是不违背“限购”政策的。但从道德上看,如果将来房产实现了大幅升值,朋友亲戚不愿意将房屋权益“归还”给实际出钱的购房人,从法律上看,借名的购房人确实无法主张权利。“有可能为了一套房子,最终让亲情变淡、甚至撕裂,这个代价可就太大了。Shhuang44s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