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辣社区-四川第一网络社区

校外培训 高考 中考 择校 房产税 贸易战
阅读: 2955|评论: 0

[雅安·新闻] 芦山地震三周年 航拍美丽新家园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4-20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芦山地震三周年 航拍美丽新家园

三年前,芦山地震,突如其来的灾难,多少人的家园毁于一旦。

转眼三年已经过去,坚强勤劳的芦山人民用双手告诉我们:

这是极不平凡的三年,也是奋发实干的三年。

在四川芦山“4·20”地震三周年来临之际,四川日报记者重返地震中受灾曾经受灾的地区。曾经满目疮痍的大地,一栋栋别致的新房、一座座各具特色的美丽新村拔地而起,与青山绿水共同形成一幅幅美丽的画卷。

让我们跟随记者的镜头来看看现在的芦山——一个幸福美丽的新家园。


重建后的芦山


(宝兴县大溪乡曹家村)
























(荥经县新添乡庙岗新村)



重建后的他们


抗癌村支书:“今后我们这里要建成县城后花园。”

(袁超每天骑着摩托车为乡亲们服务,摩托车后座的箱子里装着各种便民手册、种植技术资料。)

4月11日, 55岁的村支书袁超站在芦山县清仁乡大同村的广场间,指着不远处的青山:“今后我们这里要建成县城后花园。”说到将来,这个患食道癌4年,被称为“抗癌村支书”的汉子,语气明显多了几分欢快。

(袁超(右)作为一名村支书,一心扑在工作上,因为没有什么事能比为群众做实事、做好事来得重要。)

“我们村总户数是712户,倒房户是397户。“4·20”地震发生后,大多数乡亲都在原址上重建了住房。2014年底,全村397户重建户全部竣工入住新家。”袁超表示,芦山地震马上满3年了。村里变化最大的,除了农房,道路等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很大改善。

(袁超的房子是原址重建,新房花了二十几万。1岁大的孙子更为新房增添了快乐。)

谈及病情,袁超很乐观,“我恢复得比较好,地震前我150多斤,地震过后只有108斤。现在身体慢慢恢复到120斤了。”


残疾夫妻:“开工到最后装修完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

(李志强、洋仁香夫妇悉心经营着自家的超市。)

4月12日,雅安市天全县老场乡共和村2组村民洋仁香正打理家里的卫生,见有顾客光临自家超市,洋仁香笑盈盈地迎上去。

矿泉水、方便面……干净整洁的货架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各种商品。洋仁香个头不足1米,丈夫李志强左手高位截肢。“4·20”芦山强烈地震后,李志强、洋仁香夫妇不沮丧、不灰心,齐心协力建起了幸福家园。

(如今,李志强、洋仁香夫妇住在宽敞明亮的新房里。)

2014年7月,新房建好后,李志强一家在没有装修的情况下就搬进了新家。李志强说,房子建起来后,他们夫妻最先考虑开超市。经过一年多的努力,去年年底夫妇俩将新房进行了简单装修。“开工到最后装修完成,我们用了两年多时间。”对于现在的居住条件,洋仁香很满意。

(李志强、洋仁香夫妇一起在田地里干活,期待着更好的生活。)

“家里有不少田地,还喂了几头猪。”洋仁香介绍,她负责经营超市和喂猪,李志强负责种地,还打算就近打一些零工,多挣点钱尽快把债还清。

7旬老人:“参加环卫队,就是要为新村建设出一点力”

(天全县始阳镇凤翔新民小区,高志荣和同事一起认真工作)

高志荣今年69岁,是天全县始阳镇凤翔新民小区的村民。芦山“4·20”地震时,家园损毁,无法居住。灾后重建后,随着新居的建设完工,他和家人搬进了新村,欢欢喜喜地住进新房子,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居住条件改善了,以前的村庄变成了现代化的小区住宅,这让高志荣满心欢喜。新村自建委员会转变为自管委员会,村民的生活重心也慢慢由“重建家园”转变为基础设施之外的“社区建设”。于是高志荣,相应“自管委”的号召,报名参加了新村环卫队,这一干,已经一年多了。

(清洁工作完成后,高志荣在新村中进行巡视)

“我干了一辈子农活,现在有了这个‘正式’的工作觉得很珍惜。”高志荣下班之后,在自家的新厨房里倒满一杯水,说道:“现在我们新村建设得这么漂亮,作为居民,我特别自豪。参加环卫队,就是要为新村建设出一点力,我觉得自己还年轻,让我们的小区更干净,就是不给工资,我也愿意干。”

(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高志荣在重建的新家中看电视)

除了环卫工,老人还兼任了社区安全员的职务。每天早上做完清洁工作之后,高志荣就在新村中巡视,眼前环境优美的新居,时常让自己感慨:这生活,让人有冲劲儿。


全家回芦山:“新家园这么美,我没有理由不回来建设它。”

(王艳在白伙的店中品尝厨师儿子炒的菜)

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是王艳的故乡,一家人本来在成都买了房子,也有不错的事业。2016年春节,王艳一家人回芦山县龙门乡白伙新村过年,看着眼前一座座新村从灾区崛起,优美的环境和家乡的变化让王艳看到了希望和商机,她跟丈夫商量,打算回老家,开个农家乐。

“这样美的地方,一定会有很多人来旅游的。”此前,王艳的话得到了验证,随着灾后重建的全面结束,芦山县也将依靠当地特色旅游优势,集居住、观光、休闲、旅游为一体,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2016年2月,王艳租下白伙新村位置最好的一间房子,学厨师的儿子也主动帮忙,就这样农家乐终于开张了。仅仅两个月,小店生意也越来越红火。但做生意多年的王艳并不轻松,她熟知新媒体推广在当今这个时代的重要性。每逢闲暇时,42岁的王艳便开始学习用互联网的方式经营自己的农家乐,她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有更多的推广方式。从她的口中,经常可以听到“转型”、“互联网经济”、“电子商务”等词汇。

(王艳与儿子认真学习用互联网的方式经营农家乐)

之所以要选择自己的家乡重新创业,王艳很有感触。地震的当天,她独自一人搭乘各种交通工具回到震中龙门乡与家人和邻居共同度过难关,这让王艳觉得家乡的就是家乡,哪里都无法取代。“三年前,我的家乡受了灾,我回来建设它,现在,灾后重建结束了,新家园这么美,我没有理由不回来建设它。”王艳说。


经过三年的重建,芦山这片曾被称作“站立的废墟”,有了喜人的改变和收获。

地震灾区涅槃重生,户户安居有业、民生保障提升、产业创新发展、生态文明进步、同步奔康致富,坚韧不拔、自强不息的灾区人民,正从灾难中奋起,走向美好未来!

四川,一个永不放弃、创造奇迹的地方!

为芦山点赞,为四川点赞!


打赏

微信扫一扫,转发朋友圈

已有 0 人转发至微信朋友圈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本贴仅代表作者观点,与麻辣社区立场无关。  麻辣社区平台所有图文、视频,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当前版块2016年12月1日之前所发主题贴不支持回复!详情请点击此处>>
复制链接 微信分享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