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共有402 座图书馆1031.3 万册图书 中学生最喜欢文学书籍
学生在图书馆看书 走访 文学书籍受欢迎
4 月19 日上午10 点,在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原巴五中)学校办公楼二楼的图书馆内,两名图书管理员正登记着借书情况。图书馆负责人张文琼介绍,目前该校图书馆藏书6000 多本,大部分是新书,学生借书要付10 元到20 元的押金,每天上午课间操和下午课外活动来看书的人较多,平均算下来一天约20 余人,“ 基本都是老面孔,爱读书的学生会天天来,有时一周借三四本。从书的种类来说,写作、作文、艺术类书籍受欢迎,法律、哲学类基本没人借。” 在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图书馆管理员李英俊介绍,学校图书馆藏书10 万余册,共两层楼,旧书基本无人借,新书借阅的人多一些,“借阅量多的有两三百本,少的有四五十本。文学类书籍借的较多,如《鬼吹灯》《十宗罪》等都被翻烂了。” 在龙泉外国语学校,该校图书馆2006 年建成投入使用。学校相关负责人介绍,由于图书馆离教学楼太远,学生课间时间不够去图书馆看书,学校已把部分书籍搬到离教学楼近的阅览室,图书馆只在周五开放,“ 学校正在考虑整体搬迁图书馆,但要等高考结束,对教室进行调整以后才能进行。” 该校阅览室管理员何兰英说,阅览室的开放时间是每天早上8 点到晚上8 点,一般来说,下午放学后来阅览室看书的学生较多。 学生 学习紧张看书时间少
对于去图书馆看书,龙泉外国语学校高一学生何熙说,他常去学校阅览室看军事杂志,但课业多一周去一两次。 “ 我爱看励志类的书,也喜欢去借书,调节下紧张的生活,但时间很有限,毕竟学习很紧张。”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高一学生肖婧媛说。 “学生来图书馆看书的时间少,一是时间紧,二是图书更新换代慢,学生喜欢看的书不多,久而久之,就不愿意来图书馆了。”巴中中学龙湖校区图书馆管理员李英俊说,她当图书馆管理员10 多年了,随着学生增多,借书的人也增多了,但借书率却降低了,“ 龙湖校区内都是高二高三的学生,高三学生课业任务重,基本上没有时间来图书馆,高二的学生也只有上体育课或放学后才有时间来,此外,图书馆人手少,借书人多了也忙不过来,所以也很少开展活动吸引学生读书,多方面的原因导致目前图书馆比较冷清。” 学校 图书进教室让学生爱看书
针对学校图书馆冷清的现状,有学校采用“ 设立班级图书角,让图书进教室“ 的办法。在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高一教室门口,张贴了许多读书心得,通过这种互相学习、互相竞争的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阅读。 该校高一学生卢大安是学校图书馆常客,“ 每学期有阅读任务,还要按时交阅读心得,刚开始是为了完成任务,但后来就喜欢上了,我阅读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一个月要借20 本书。”卢大安说,看书打开了视野,看问题的角度也不同了,解题思路也特别清晰。 在西华师范大学附属巴中实验中学高一各教室前面,都有个小书架,书架里放着学生捐赠或班费购买的书,想要看书的学生随时都可翻看,也会定期更新。 在龙泉外国语学校也有这种图书角。该校高一学生邓颖说,她很喜欢班上的图书角,书是同学投票选出来的,下课了随时都可以看,也很方便。 部门 全市学校有一千多万册图书利用率低
晚报记者从市教育局了解到,截至2015 年底,全市有各级各类学校639 所,其中小学203所(不含村小)、初中46所、九年一贯制学校123所、普通高中45 所。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共有图书馆(室)402 座,图书1031.3 万册。市教供站站长王华介绍,我市学校图书馆覆盖率较高,但在面积、种类方面还有差距,按小学每人15本,初中每人25 本,高中每人35 本的要求,不少学校还有一定差距。但从另一方面来说,有的学校图书种类多,藏书全但学生没有养成阅读习惯,导致利用率低下,学校也不愿意有更多的资金投入。 建议
老师引导学生阅读 开展活动评先奖优
2003 年5 月,教育部修订颁布了《中小学图书馆(室)规程》,将中学图书馆定位为素质教育“不可替代的阵地”。经费投入增加了,但部分教育工作者对其作用的认识并没有随之提高。王华建议,教师不仅要做学生的读书榜样,更须对学生的阅读加以引导。对于不同的学生,要选择什么样的书最有益,什么样的书值得反复咀嚼,什么样的书可浅尝辄止等。另外,要从制度上对图书馆的管理进行规范。学校图书馆在建立健全借阅制度后,对能按时归还爱护有加的师生,要给予奖励。学校还要适时组织开展多种读书活动,评先奖优。利用校园橱窗等多宣传阅读故事,以此激发更多学生阅读的热情。 (来源 巴中晚报 记者 唐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