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苏省泰州市向“懒政怠政”亮剑,公布首批“蜗牛奖”获得者名单,12个部门(单位)被公开曝光。这种别具一格的创新举措,吸引媒体广泛关注,也引发了网友热议。 推出这类严肃中带点“戏谑”味道的奖项,既是吸收民间智慧创新考核激励干部的好思路,也显示出地方政府治理懒政怠政的决心和勇气。政府来发“蜗牛奖”,类似于“黄牌警告”,是要让慵政懒政怠政者感到难堪、羞愧、没面子,让领奖人“入脑入心”,让机关干部“步步惊心”,真正改变不良作风,力行三严三实提升服务水平。(人民网) 网友认为:激励机制始终是促进干部干事创业、推动社会发展的有力保障。当前,干部队伍的积极性总体是高的,但也有少数干部信念动摇、状态低迷、作风漂浮,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有欠缺,影响和制约了科学发展的大局。因此,笔者认为要调动广大干部工作积极性,亟需建立干部正向激励机制。 网友热议:综合考核是激励干部的重要方法。党员干部管理的目标是选准与用好干部,而选准用好干部的前提是把好干部的考核关。 2015年3月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对 “懒政怠政”与“为官不为”的治理理念,并明确要完善干部的政绩考核评价机制,对为官不为要公开曝光、坚决追责,把治理庸官懒政从“口头强调”上升到国家治理层面,顺应了改革发展需要,回应了人民群众的期盼。完善干部综合考核激励机制,也有利于按照德才兼备、注重实绩、群众公认的基本原则来选拔任用好干部,有利于提高领导干部选人用人的公信度与激发干部干事动力。网友热议:突出民主、重视民意、扩大民生。将民意指向纳入制度化的干部考核体系,是干部管理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表现,其实质是以人民为本。扩大综合考核的民主性和增加考核的透明度,需要落实人民群众对各级领班班子和干部工作情况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以此“倒逼”党员干部认真抓好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做群众满意的实事。强化党内外干部群众的政策参与和监督作用,把民生改善、环境保护、治安良好、社会和谐等群众直观感受到的实绩纳入到地方党政领导班子以及干部个人的民意调查中来,深度把握领导干部在群众中的信任度与公认度,加大群众满意度指标在综合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